《李充传》注释译文

朝代:两汉诗人:范晔文言文:李充传更新时间:2018-09-06
李充,字太逊,陈留人。李充家中贫困,弟兄六人同在一块吃饭,交替穿一套衣服。妻子私下对李充说:“现在生活贫困到如此地步,很难长期安定,我个人有些财物,希望你考虑分家。”李充表面应酬说:“如果想分开来过,应当酿酒准备宴会,请来同乡人和亲戚,一同商量此事。”妻子照着他的话准备酒宴请客人。李充在酒席上跪在母亲面前禀告说:“这妇人行为不端,竟然教我离开母亲和兄弟,她的罪够得上休弃了。”接着大声呵斥妻子,(把她)逐出家门,妻子含着泪水走了。酒席上的人全都震惊肃然,因而罢席散去。李充后来遭遇母亲去世,他住在墓旁服丧,有人偷盗他母亲坟上的树,李充亲手杀了他。服丧期满以后,李充建讲堂讲学。
太守鲁平请他暂任功曹,他不去。鲁平发怒,就抓来李充把他丢到水沟里面,接着将他降为县里的都亭长。李充迫不得已,出来理事。后来孝和帝公车征召他,他不去。延平年间,天子下诏要公卿和中二千石官员各自举荐隐士和学问高深的儒者,一定要选取品行高尚的人,用来鼓励后辈,特地征召李充担任博士。这时鲁平也任博士,每次与他集会,经常赞赏佩服他。
李充升任侍中。大将军邓骘身为贵戚,权倾当代,无需有所凭藉,但因为李充节操高,总是对他卑下恭敬。邓骘曾经设酒宴请李充,满堂都是宾客,酒喝得正兴,邓骘跪着说:“有幸凭借后妃,当上大将军,将军府刚刚设置,想用天下奇异杰出的人,用以匡正不到之处,希望各位广泛寻求这样的人才。”李充于是为邓骘列举天下隐居而又身怀道术的人,其中不少人不投合邓骘的口味。邓骘不想让他说下去,拿肉给他吃。李充将肉扔到地上,说:“游说之士还会满足于吃肉!”接着走出门,径直离去。邓骘对他很怨恨。当时也在座的汝南人张孟举去责备李充说:“昨天听到足下与邓将军谈论士人没说完,就当面激烈指责,不遵循中庸平和之道,说出口的话所造成的后果,不能用来为子孙增辉造福。”李充说:“大丈夫活在世上,贵在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哪里能够考虑子孙长远的事情呢!”自此李充受到贵戚的非议。
李充调任左中郎将,八十八岁时,为国三老。安帝经常特意召见他,赐给他几案和手杖。李充在家中去世。
刘隆字元伯,南阳安众侯宗室也。王莽居摄中,隆父礼与安众侯崇起兵诛莽,事泄,隆以年未七岁,故得免。及壮,学于长安,更始拜为骑都尉。谒归,迎妻子置洛阳。闻世祖在河内,即追及于射犬,以为骑都尉,与冯异共拒朱鲔、李轶等,轶遂杀隆妻子。建武二年,封亢父侯。四年,拜诛虏将军,讨李宪。宪平,遣隆屯田武当。
十一年,守南郡太守,岁余,上将军印绶。十三年,增邑,更封竟陵侯。是时,天下垦田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十五年,诏下州郡检覈其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时诸郡各遣使奏事,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视之,云“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帝诘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长寿街上得之。帝怒。时显宗为东海公,年十二,在幄后言曰:“吏受郡敕,当欲以垦田相方耳。”帝曰:“即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阳不可问?”对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帝令虎贲将诘问吏,吏乃实首服,如显宗对。于是遣谒者考实,具知奸状。明年,隆坐征下狱,其畴辈十余人皆死。帝以隆功臣,特免为庶人。
明年,复封为扶乐乡侯,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阯蛮夷征侧等隆别于禁谿口破之获其帅征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及大司马吴汉薨,隆为骠骑将军,行大司马事。
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以列侯奉朝请。三十年,定封慎侯。中元二年,卒,谥曰靖侯。

诗人范晔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范晔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人,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范晔出身士族家庭,元熙二年(420年),刘裕代晋称帝,范晔应招出仕,任彭城王刘义康门下冠军将军、秘书丞;元嘉九年(432年),因得罪刘义康,..... 查看详情>>

诗人范晔作品: 《谯玄传》 《樊英传》 《董宣传》 《李通传》 《和熹邓皇后纪》 《冯鲂传》 《梁统传》 《强项令》 《崔瑗传》 《王丹传

《李充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