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汉 > 范晔 > 李通传原文及翻译赏析

李通传

朝代:两汉作者:范晔更新时间:2018-09-06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世以贷殖著姓。父守,身长九尺,容貌绝异,为人严毅,居家如官廷。初事刘歆,好星历谶记,为王莽宗卿师。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出补巫丞,有能名。莽末,百姓愁怨,通素闻守说谶云“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私常怀之。且居家富逸,为闾里雄,以此不乐为吏,乃自免归。
及下江、新市兵起,南阳骚动,通从弟轶,亦素好事,乃共计曰:“今四方扰乱,新室且亡,汉当更兴。南阳宗室,独刘伯升兄弟泛爱容众,可与谋大事。”会光武避吏在宛,通闻之,即遣轶往迎光武。光武初以通士君子相慕也,故往答之。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通因具言谶文事,光武初殊不意,未敢当之。时守在长安,光武乃微观通曰:“即如此,当如宗卿师何?”通曰:“已自有度矣。”因复备言其计。光武既深知通意,乃遂相约结,定谋议,期以材官都试骑士日,欲劫前队大夫及属正,因以号令大众。乃使光武与轶归舂陵,举兵以相应。
更始立,以通为柱国大将军、辅汉侯。从至长安,更拜为大将军,封西平王。更始使通持节还镇荆州,通因娶光武女弟伯姬,是为宁平公主。光武即位,征通为卫尉。建武二年,封固始侯,拜大司农。帝每征讨四方,常令通居守京师,镇百姓,修宫室,起学宫。五年春,代王梁为前将军。六年夏,领破奸将军侯进、捕虏将军王霸等十营击汉中贼。
通布衣唱义,助成大业,重以宁平公主故,特见亲重。然性谦恭,常欲避权势。时,天下略定,以病上书乞身。诏下公卿群臣议。大司徒侯霸等曰:“王莽篡汉,倾乱天下。通怀伊吕之谋,建造大策,扶助神灵,辅成圣德,破家为国,忘身奉主,有扶危存亡之义。功德最高,海内所闻。通以天下平定,谦让辞位。夫安不忘危,宜令通居职疗疾。欲就诸侯,不可听。”于是诏通勉致医药,以时视事。其夏,引拜为大司空。通素有消疾①,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十八年卒,谥曰恭侯。

范晔资料

李通传作者范晔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人,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范晔出身士族家庭,元熙二年(420年),刘裕代晋称帝,范晔应招出仕,任彭城王刘义康门下冠军将军、秘书丞;元嘉九年(432年),因得罪刘义康,..... 查看详情>>

范晔古诗代表作品: 《谯玄传》 《樊英传》 《董宣传》 《李通传》 《和熹邓皇后纪》 《冯鲂传》 《梁统传》 《强项令》 《崔瑗传》 《王丹传

李通传原文及翻译赏析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县人。世代以经商著名。父亲李守,身高九尺,容貌非常奇异,为人严肃刚毅,在家中就像在官府一样的严肃。他最初事奉刘歆,喜好星象历算与图谶,担任王莽的宗卿师。李通也担任五威将军从事,后来出任巫县县丞,有能干的名声。王莽新政末年,百姓愁苦怨愤,李通往常听他父亲李守说过一句谶语是“刘氏再振兴,李氏为辅佐”...'

查看详情>>

文言文《李通传》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陈亢问于伯鱼》 - - 无名氏 - - 陈亢问于伯鱼①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②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
  • 文言文《班超投笔从戎》 - - 无名氏 - -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
  • 文言文《听雨堂记》 - - 袁中道 - - 乙未,中郎令吴,念兄弟三人或仕或隐,散于四方,乃取子瞻怀子由之意,扁其退居之堂曰“听雨”。十月,予往吴省之,见而叹曰:“吾观子瞻居宦途四十余年,即颠沛流...
  • 文言文《永州铁炉步志》 - - 柳宗元 - - 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永州北郭有步,曰铁炉步。余乘舟来,居九年,往来求其所以为铁炉者无有。问之人,曰:“盖尝有锻者居,其人去而炉毁者不知年矣,独有其号冒...
  • 文言文《临皋闲题》 - - 苏轼 - - 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
  • 文言文《陶侃惜谷》 - - 房玄龄 - -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
  • 文言文《郭璞传》 - - 房玄龄 - - 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人也。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璞好经术,博学有高才,而讷于言论,词赋为中兴之冠。好古文奇字,妙于阴...
  • 文言文《张诚》 - - 蒲松龄 - - 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明末齐大乱,妻为北兵掠去。张常客豫,遂家焉。娶于豫,生子讷。无何,妻卒,又娶继室牛氏,生子诚。牛氏悍甚,每嫉讷,奴畜之,啖以恶食。且使之樵,日责柴一肩...
  • 文言文《杨玄感传》 - - 魏征 - - 杨玄感,司徒素之子也。好读书,便骑射。以父军功,位至柱国。初拜郢州刺史,到官,潜布耳目,察长吏能不。其有善政及脏污者,纤介必知之,往往发其事,莫敢欺隐。吏民敬服,皆称其能...
  • 文言文《李敬玄传》 - - 刘昫 - - 李敬玄,亳州谯人也。敬玄博览群书,特善五礼。贞观末高宗在东宫马周启荐之召入崇贤馆兼预侍读仍借御书读之。敬玄虽风格高峻,有不可犯之色,然勤于造请,不避寒暑,马周及许...
  • 文言文《刘勰传》 - - 姚思廉 - - 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祖灵真,宋司空秀之弟也。父尚,越骑校尉。勰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因区别部类,录而序之。今定林寺经...
  • 文言文《板桥诵书》 - - 郑板桥 - - 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之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之。又好大言,自负太过,谩骂无择。诸先辈皆侧目,戒勿与往来。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不苟同...
  • 文言文《共工怒触不周山》 - - 无名氏 - -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 文言文《可楼记》 - - 高攀龙 - - 水居一室耳,高其左偏为楼1。楼可方丈2,窗疏四辟3。其南则湖山,北则田舍,东则九陆4,西则九龙峙焉5。楼成,高子登而望之曰6:“可矣!吾于山有穆然之思焉7,于水有悠然之旨...
  • 文言文《与元微之书》 - - 白居易 - -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1: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2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3如此?况以胶漆之心4,置5于胡越6之身,进不得相合7,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8,各欲白首。微之...
  • 文言文《王右军诈睡》 - - 刘义庆 - -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
  • 文言文《文徵明习字》 - - 无名氏 - - 文徵明临摹《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 文言文《借尸还魂》 - - 无名氏 - -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 文言文《冯谖客孟尝君》 - - 佚名 - -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 文言文《郑子家告赵宣子》 - - 左丘明 - - 五年五月,陈侯自敝邑往朝于君。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也。八月,寡君又往朝。以陈蔡之密迩于楚,而不敢贰焉,则敝邑之故也。虽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在位之中,一朝于襄,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