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女传》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房玄龄文言文:列女传更新时间:2018-09-30
武昭王李玄盛的王后尹氏,是天水冀人。她年幼时就喜欢读书,清辩有志节。一开始嫁给扶风人马元正,元正死后,做了李玄盛的继室。因为是再嫁的缘故,她三年时间没有说话。她抚养前妻的儿子比养自己生的还要尽心。李玄盛创业的时候,谋划经略,尹氏给了很多帮助,所以西州的谚语说:“李、尹统治敦煌。”
到了李玄盛死后,他儿子李士业继位,尊尹氏为太后。李士业准备攻打沮渠蒙逊,尹氏对李士业说:“你这个刚刚建立的国家,地窄人稀,安定地守着还担心失去,为什么要轻举妄动,暗中求取非分的期望!蒙逊骁武,善于用兵,你不是他的对手。我看他数年以来就有兼并别国的圃谋,而且天时人事好像要归顺他。现在我们国家虽然小,但也足可治理国政。知足的人不受辱,这是道家的明哲训诫。而且先王临死时,恳切地留下命令,让你们深深地慎重用兵打仗,伺机而动。这些话还在耳边,为什么就忘了!不如勉力治理德政,积蓄力量观察他。他如果过于暴虐,人民就将会归顺你;你如果不建立德行,过不了几天就要事奉他了。你这次行动,不但军队打败仗,国家也将会灭亡。”李士业不听从,果然被蒙逊消灭。
尹氏到了姑臧,蒙逊引见并劳问她,她回答说:“李氏都被胡人灭了,我还再说些什么呢!”有人规谏她说:“你母子的性命还悬在别人手中,为什么还倨傲!而且国家败灭子孙被杀死.你为什么偏偏不悲伤?”尹氏说:“兴减死生,遣些都是道理的大体,为什么要等同于凡人的事情,涌起儿女的悲伤!我一个妇人,不能跟他们去死亡,难道惧怕斧铁之祸,请求做臣妾吗!如果杀了我,正是我的心愿。”蒙逊嘉赞她,不杀她,为自己的儿子沮渠茂虔聘娶她的女儿为妻。到了魏氏以武威公主的身份嫁给茂虔后,尹氏和女儿迁居酒泉。不久她女儿死,她抚摸着女儿的尸体,却不哭泣,说:“你死晚了!”沮渠无讳当时镇守酒泉,经常对尹氏说:“王后的各孙子在伊吾,王后能去吗?”尹氏猜不透他的话,回答说:“子孙漂流离散,自己又寄身在丑虏,老年余命,将要死在这裹,不能作毡裘鬼。”不久尹氏秘密逃往伊吾,沮渠无讳派骑兵追上了她。尹氏对使者说:“沮渠酒泉答应让我归往北方,为什么来追赶?你可以把我的头颅砍下来带回去,我是永远不回去了。”使者不敢逼迫她,祇好返回。尹氏七十五岁时死在伊吾。
陆云字士龙,六岁就能写文章,性格清正,很有才思文理。少时与哥哥陆机齐名,虽然文章不如陆机,但持论超过陆机,人称“双陆”。年幼时,吴国尚书广陵的闵鸿见后认为他是奇才,说:“这个小孩若不是龙驹,也当是凤雏。”后来推举为贤良,才十六岁。吴国被平定后,来到洛阳。刺史周浚召陆云为从事,并对人说:“陆士龙是当今的颜回。”
不久以公府掾的身份当太子舍人,出京补任浚仪县令。该县居于都会要冲,实在难以治理。陆云到任后严肃恭敬,下属不能欺骗他,市场没有两样价格。有个人被杀,主犯的罪名不成立,陆云拘留死者的妻子,却不审问。十多天后放出去,暗地里让人跟随其后,并对跟随的人说:“她离开不出十里,如有男子等着跟她说话,便把他们捆缚来见。”而后果真如此。一审问这人就服罪,于是一县称颂他神明。郡守忌妒他的才能,多次申斥指责他,陆云便辞去官职。百姓追念他,绘出他的像,与县里的灶神相配享受祭祀。
入朝任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成都王司马颖上表让他当清河内史。司马颖将要征讨齐王冏,让陆云当前锋都督。遇齐王冏被杀,转任大将军右司马。司马颖晚年政事衰废,陆云屡次以直言违背旨意。孟玖想让他父亲当邯郸县令,左长史卢志等人都阿谀听从,而陆云执意不肯,说道:“这个县都是公府掾的资格任职,哪有小黄门的父亲任此职呢?”孟玖深怀愤恨。张昌作乱,司马颖上奏让陆云当使持节、大都督、前锋将军去征讨张昌。遇上讨伐长沙王,才停下来。
陆机失败后,一并逮捕了陆云。司马颖下属官员江统、蔡克、枣嵩等上疏说:“我们的区区之心,不只是替陆云一个人请命,的确也是考虑到这件事有得失的关键存在,所以竭尽愚忠,来防备诽谤。”司马颖未采纳。蔡克前往到司马颖前,磕头流血,说:“陆云为孟玖所恨,远近的人没有不知道的。(陆云)现在果真被杀,罪行没有明确的证据,将会让众人心里疑虑,我私下替您遗憾。”同僚几十人随同蔡克入谏,流着泪坚决请求,司马颖同情并有宽宥之意。孟玖扶着司马颖入内室,催他快杀陆云。陆云死时四十二岁。他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门生和旧官吏迎丧并安葬于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祭祀。陆云所著的文章三百四十九篇,又撰写了《新书》十篇,都在世上流行。

诗人房玄龄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齐州临淄人。唐初政治家、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房玄龄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后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 查看详情>>

诗人房玄龄作品: 《晋书·颐和转》 《邓攸传》 《褚翜传》 《晋书·苟崧传》 《卫瓘传》 《晋书·谢安传》 《王戎传》 《虞溥传》 《郭文传》 《何充传

《列女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