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赏析

朝代:唐代诗人:李商隐古诗: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更新时间:2017-05-05
此诗为赠诗,虽为作者早期作品,但已有李诗的一大特点,就是大量用典,而且往往多个典故杂和运用,几乎全篇用典。不用这些典故,诗意便平庸乏味,格调不高,用典以后语言虽简练朴素而富有神韵,而富有诗意。
首联第一句一来反用其意,说二十岁作中郎并不足以稀罕,其实意思是说裴二十岁有了中郎官阶已经很少见了,而第二句用典故补满不值得稀罕的原因,原因就是裴作为骊驹本来就应该早早表现出自己的光辉,以后更是前途不可限量,作为一般人也许这点成绩值得稀罕夸耀,但作为“骊驹”这是在人意料之中,理所当然的。“骊驹”巧用了三个典故,明用古人历来表示青年才俊为“骊驹”;又指明其青年才俊的同时,已经有了美丽坚贞的妻子“罗敷”,暗启下文;又暗用《大戴礼》“《骊驹》,逸《诗》篇名,客欲去歌之”,表明这是离别筵席。
颔联用典较直接,就是一帮人在筵席上作诗唱和,而裴夫妻二人,很有才华,有如当年方回在兰亭写诗作集,有如当年道韫在雪夜咏雪作絮,总之极赞夫妻二人才华出众。
颈联大意是说,裴此离去,必然会怀念故里,但不必忧愁,云台洞穴可以供君游赏,在这里指裴此去华洲也许是一种好的机遇,古人多用遇仙比喻仕途顺达,而且这里还暗用刘阮云台遇仙女典故比喻夫妻二人。语言有调侃的意味。
尾联用司马相如患消渴病比喻自己的此时科举不登和没有妻子的两个方面,而“便欲因君问钓矶”,即从这两方面对裴进行羡叹和调侃。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抒写对朋友的思念,也寄予了诗人自己的身世冷落之感。全诗以景寄情,寓情于景,用笔极为简练,以竹坞、亭槛、流水、枯荷等极其普通的景物,勾勒出清幽绝妙的意境,并且把作者对崔雍、崔衮两兄弟丧父之悲的同情以及诗人自己的寂寥之感含蓄地传递出来。
唐文宗大和七年(834年),李商隐应试不中,投奔时任华州刺史的表叔崔戎。第二年,崔戎调任兖州观察使,没想刚到兖州就病故了。崔戎对李商隐不仅有亲戚之情,还有知遇之恩。崔戎的两个儿子崔雍、崔衮和李商隐也是情深义重。
这首诗当作于唐文宗大和八年(835年)。当时李商隐离开崔家,旅宿在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寂寥中怀念起崔雍、崔衮两位从表兄弟,写下了这首很有情韵的小诗。

诗人李商隐资料

赏析作者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查看详情>>

诗人李商隐作品: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破镜·玉匣清光不复持》 《明日·天上参旗过》 《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有感·九服归元化》 《公子·外戚封侯自有恩》 《寄华岳孙逸人》 《漫成五章·生儿古有孙征虏》 《寄成都高苗二从事郑州献从叔舍人褎》 《九月于东逢雪

《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