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柳宗元古诗: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更新时间:2020-04-02
注释
离觞(shāng):送别的酒。觞,古代喝酒用的酒杯。驿:驿站,古代来往官员及传递公文差役在中途歇宿、换马的馆舍。却寄:回寄,指到驿站后把诗回寄给永州送他的人。
居人:指居住在永州的故旧。独醒:《楚辞·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柳诗用其意,紧扣题中“离觞不醉”,以屈原自喻,言其头脑清醒,不与世俗同流。
可怜:即可惜,这里引申为可悲、可叹。长亭:古时设在路旁供行人停息的亭舍。诗词中的长亭多指送别的地方。
荆州:古州名,永州古属荆州。高阳:指汉高祖刘邦的谋士郦食其。他是陈留高阳(今河南杞县西南)人,见刘邦时自称“高阳狂士”。在楚汉战争中,他多次为刘邦出谋,并亲自劝说齐王田广归汉,使刘邦未经一战而得齐地七十余城。侣:伴侣。
下厅:指客舍。
白话译文
无数的当地人都来送我这独醒的行客,此后我便一人寂寞地远行到路旁的长亭中歇宿。
来到荆州却没遇上高阳酒徒般的豪士,只好在传舍中度过了春寒料峭的一夜。
“无限居人送独醒,可怜寂寞到长亭。”送行的亲友很多,场面很热闹,酒也喝了不少,大家为自己终于能回京而庆幸;但自己却没有沉醉在这一片热烈的祝愿声中,而能够面对现实,保持着清醒的理智。这里引屈原的诗句自称“独醒”,除了对屈原高风亮节的钦慕之外,还因为彼此有着类似的遭遇,即屈原也是怀才不遇、被朝中宵小诬陷获罪流放到湖南的。“可怜寂寞”则是指到长亭路上的心情。按说奉诏回京,一路上应该高高兴兴,但实际却高兴不起来,只感到冷清、孤寂,对未来怀着种种不祥的预感。
“荆州不遇高阳侣,一夜春寒满下厅。”用“高阳侣”典故来解释显然无法说清楚句中的意思。来到襄阳却无缘遇到晋人山简这样豁达大度、放浪不羁的同伴,在歇息的客舍里,整个晚上都经受着料峭的春寒,彻夜难眠。“春寒”二字在这里既切合时令的自然界的寒冷气候,也可理解为一语双关,即暗指当今朝廷的政治气候,依然是乍暖还寒。在这句诗里,一种前途未卜、惴惴不安的心绪,委婉含蓄地表现了出来。
这首诗突出了诗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苦闷。首句“独醒”二字,紧扣诗题“离觞不醉”,并以屈原自喻,表明自己头脑清醒,不与世俗同流。柳诗较少用典。这首诗虽不是古典诗词用典精当的范例,却使诗歌的意境更为深邃,内涵更加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诗人柳宗元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 查看详情>>

诗人柳宗元作品: 《商山临路有孤松往来斫以为明好事者怜之编竹成楥遂其生植感而赋诗》 《种白蘘荷》 《闻黄鹂》 《赠江华长老》 《浩初上人见贻绝句欲登仙人山因以酬之》 《入黄溪闻猿·溪路千里曲》 《饮酒·今夕少愉乐》 《泾水黄·泾水黄》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戏题石门长老东轩

《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