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传》注释译文

朝代:五代诗人:刘昫文言文:柳宗元传更新时间:2018-09-13
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今属广西)刺史。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永别。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刻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却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革掉这种风俗。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女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
李勣,原本姓徐。起初,李密逃亡到雍丘,王世充讨伐李密。李勣用奇计在洛水上打败了王世充,于是李密拜李勣为东海郡公。
武德二年,李密聚集余兵归顺唐朝。李密原来管辖的地盘东到大海,南到长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都被李勣占据,没有具体归属,李勣说:“魏公已经归附大唐,如今这里的人民土地,是属魏公所有,我如果上表献出它们,就是借主人的失败得利,自己为自己邀功,用来求取富贵,是我认为耻辱的。应当一五一十地记录州县的户口,全部报告魏公,让魏公自己献给朝廷。”使者把李勣的本意上奏给高祖,高祖非常高兴地说:“徐世勣感怀主人的恩德、推辞功劳,确实是一个纯厚的臣子。”下诏封他为上柱国、莱国公,赐李姓。命令李勣统领河南、山东的军队。等到李密反叛朝廷被杀,李勣上表请求收葬李密,李勣披麻带孝,和李密原来的僚属将士一起把李密安葬在黎山,朝廷民间都认为李勣有义气。太宗即位,拜李勣为并州都督。李勣在并州共十六年,令行禁止,被称为称职。太宗说:“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的人才,安抚边境,只知道筑长城来防备突厥。朕现在委任李勣在并州,就使边塞安静,难道不是远远地胜过筑长城吗?”贞观十七年,高宗做皇太子,转令李勣为太子詹事。太宗对他说:“我的儿子刚当上太子,卿原来是他的长史,如今把宫中的事情委托给卿,所以有这样的任命。”太宗又曾经在闲暇时设宴,望着宴上的李勣说:“我准备把年幼的太子托付给大臣,想来想去没有比卿更适合的人。你过去不遗弃李密,现在难道会有负于朕吗?”李勣拭泪致辞,因此咬破手指流出血来,一会儿沉醉不醒,太宗就脱下自己的御服给他盖上,李勣受太宗委托,被信赖就像这样。
总章二年,李勣卧病,不久去世。到了下葬的那天,皇帝登楼望着灵车痛哭,并为他安置祭奠。李勣前后战胜所得到的黄金、丝帛,都分发给将士。李勣每次指挥行军作战,很能筹划,临敌应变,行动都合乎机宜。与人一起谋划计策,能辨别它的好坏,听到别人一点好的计谋,就握住手腕高兴地听从,作战取得胜利的时候,多把功劳推让给部下,因此人都愿意为他效力。

诗人刘昫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刘昫

刘昫,五代时期政治家、史学家,字耀远,涿州归义人。后唐庄宗时,太常博士、翰林学士。明宗即位时,加兵部侍郎,迁端明殿学士。长兴三年,拜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唐废帝入立,迁吏部尚书、..... 查看详情>>

诗人刘昫作品: 《程千里传》 《唐休璟传》 《王维传》 《刘德威传》 《冯立传》 《高力士传》 《柳宗元传》 《高适传》 《公权传》 《王义方传

《柳宗元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