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带酒冲山雨》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苏轼古诗:南歌子·带酒冲山雨更新时间:2017-11-01
《南歌子·带酒冲山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描写作者悠游自在的心境,下片描写作者已抛弃世俗的功利之心,全词表达了作者表现了作者归隐田园的志向。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有不同说法:《苏轼词新释辑评》及《唐宋八大家大全集珍藏版》表明此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春,作这首词时的苏东坡于黄州,正遭受见谗被贬的厄运,反映了苏轼于“乌台诗案”之后心情逐渐平复的状态;《苏轼词选》一说这首词作于元丰二年(1079),苏轼时任湖州知州。
注释
①南歌子:词牌名,又名《南柯子》、《春宵曲》、《风蝶令》、《望秦川》、《水晶帘》、《碧窗梦》、《十爱词》、《恨春宵》。《金奁集》入“仙吕宫”,廿六字,三平韵。例用对句起。宋人多用同一格式重填一片,谓之“双调”。首二句对偶,与平起五律颈联相同。
②冲:冒着。
③和(hé)衣:不脱衣服而睡。
④天明:天亮。
⑤栩(xǔ)然:欢乐畅快的样子。
⑥老去:引申为老年;晚年。
⑦求田问舍: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⑧自爱:自己喜爱。
⑨免泥:因沙路,故无泥。
白话译文
带着酒意冒着山雨,盖足外衣睡足晚晴。酣眠中,竟然不知钟鼓已报天明。我在梦里分明化作蝴蝶,感觉一身轻松。
年纪老大,才华消退,返乡之思,无法确定。置地买房的小家子气,必会受到豪杰、英雄的嘲讽。我还是喜爱在湖边无泥的沙路上,缓步徐行。

诗人苏轼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 查看详情>>

诗人苏轼作品: 《西新桥·昔桥本千柱》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 《赠孙莘老七绝》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水调歌头·公旧序云: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之》 《南歌子·湖景》 《和陶归园田居·坐倚朱藤杖》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 《夜饮·短衫压手气横秋》 《读开元天宝遗事

古诗《南歌子·带酒冲山雨》的名句翻译赏析

《南歌子·带酒冲山雨》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