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镇西安》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诗人:无名氏文言文:年羹尧镇西安更新时间:2020-01-16
注释
1。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1679-1726。
2。故:原因
3。塌子沟:淤泥深坑。
4。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
5。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6。闻:听到
7。绝:消失
8。去:距离
9。比:等到
10。方:正在
11。即:就
译文
大将军年羹尧镇守西安的时候,大肆网罗天下有才学的人,以丰厚的待遇作为自己的幕僚。有个名叫蒋衡的孝廉前去应聘,年羹尧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年羹尧征伐青海时,军营驻扎后,忽然传令说:“明天出兵,每人各带一块木板、一捆草。”军中上下不明白其中的原因。等到第二天,遇到了淤泥深坑,让军士把草束起来扔进坑里,上面铺上木板,军队行进没有阻碍。少数民族的人(番人)正是倚仗这个坑为险阻,没有想到大队敌军突然到来了。于是攻陷了敌人的巢穴。第二年征伐西藏时,一天晚上漏壶漏了三小时,忽然听到强劲的西风刮来,片刻之后就停下来。年羹尧急忙唤来参将,带三百轻骑兵出营,去西南方向的密林中搜索敌兵,果真在那里全部歼灭。有人问其中的原因,年羹尧说:“只是一刹那就停下来的,肯定不是风,而是飞鸟受惊振动翅膀的声音。半夜鸟会飞出,肯定有人惊扰了它。这里往西南十里的地方,有茂密的树林,栖息的飞鸟肯定很多,我判断肯定是贼兵来埋伏,所以惊起鸟群来。”
蜀地有一个姜太师,名字已经失传,是许田人(今河南许昌市许田镇)。幼年的时候被黄巾军掠走,和父母失去联系。
跟随先主(指五代时前蜀先主王建)征战,多次立下奇功,后来继任多个镇的节度史,作官一直作到太师。
姜太师有一个老马夫也姓姜,喂马粮草已经几十年了。姜太师每次进马厩,发现马夫有小的过失,一定会鞭打他。像这样好多年了,鞭打的次数加起来,几乎到几百次了。后来姜姓老者不堪鞭打,就哭着请求夫人,哀求让他回到自己的家乡。夫人问到:“你是哪里人?”答到:“是许田人。”夫人问:“家里还有子女吗?”答到:“原来被掠的时候,有妻子和一个男孩儿,到现在也不知道他们的去处。”夫人又问他儿子的小名和他妻子在兄弟姊妹中的排行,以及家中的近亲,老者都一一回答了。等到姜太师回家后,妻子把老者请求回家乡的事说了,顺便问了姜太师失去联系的亲属的名字。姜太师非常惊讶,怀疑姜姓老者就是他的父亲。派人详细问他,走失的男孩子身上有什么记号,老者说:“我儿子的脚心上有一个黑斑,其它的不记得了。”
姜太师大哭,秘密派人把老者送到剑门外,再向先主上奏说:“我的父亲这几天会从关东到这里。”于是给老者送上钱物、换上好衣服、派车接进姜太师家,父子和好如初。姜太师为了追补鞭打父亲的过错,施舍数万僧人,一生不再鞭打随从了。

诗人无名氏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无名氏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 查看详情>>

诗人无名氏作品: 《吴王射狙》 《初过汉江》 《忆秦娥·瑶台月》 《满江红·雪共梅花》 《子夜四时歌·夏歌》 《引声歌·天地之道》 《蓦山溪·青春三月》 《无名氏·白伫舞歌诗》 《企喻歌·男儿可怜虫》 《南岳夫人授太上宫中歌

《年羹尧镇西安》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