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咏怀诗·被甲阳云台》创作背景

朝代:南北朝诗人:庾信古诗:拟咏怀诗·被甲阳云台更新时间:2020-09-18
《拟咏怀诗·被甲阳云台》此诗为是《拟咏怀》中的第二十七首,是一首对江陵陷落和萧绎之死的挽歌。虽然名义上萧梁政权在北朝的支持下作为“后梁”继续存在,但江陵的陷落和萧绎之死标志了梁朝事实上的灭亡。这首诗不仅深深植根于南方宫廷创作的传统,而且直接回应了两位梁朝皇子作诗唱和背后的具体事件。诗人以复杂的文本回声进行往事追忆,使梁朝宫廷旧影重现。
①“阳云台”自然令人想到《高唐赋》中楚王与巫山神女的梦会。见《集注》249页。
②“鸡鸣”指垓下之围时汉军所唱楚歌,让被围的楚军以为汉军已尽得楚地。“鹤唳”则指淝水之战东晋部队大败后秦,秦军在逃亡时,连风声鹤唳都以为是追兵。这里,庾信对这些典故作出带有讽刺意味的翻转:对于失败的南朝部队来说,鹤唳似乎意味着北人的到来。“秦”在庾信的作品中常用来指称西魏。见《集注》249页。
③倪璠于此句惟注“礌”字。然此句用典实出潘岳《马汧督诔》。见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9,1994页上、下)。西晋大臣马敦(?-297)曾组织将士奋勇反抗狄人的围城。潘岳在马敦诔文的序言中生动描绘了守城者的策略:他们用铁索系住梁栋从城上投下去打退敌人,随后再用铁索把栋梁拉上来重新开始下一轮攻击(“于是乎发梁栋而用之,以铁锁机关,既纵礧而又升焉”)。诔文中有一句为“梁为礧”。我怀疑本诗中的“罗”是传写错误,应作比较少见的“”。“梁犹下礌”意谓[铁索]栓系的栋梁仍然被不断投下。
④关于这句的典故,倪璠引《后汉书》杨琁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卷38,1288页):杨琁在皮囊(“排囊”)中装满石灰然后向敌兵扬洒,使敌兵暂时丧明。见《集注》249页。笔者认为“杨排”(扬、杨通用)在诗中也可能是指杨木做的盾牌。庾信精通《左传》,据《左传》记载:“[乐祁]献杨楯六十于简子”(《左传·定公六年》)。据胡三省(1230-1302)《资治通鉴》注:“牌,古谓之楯,晋、宋之间谓之彭排,南方以皮编竹为之,以捍敌,北人以木为之。《左传》乐祁以杨楯贾祸,盖北方之用木也尚矣。”《资治通鉴》(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卷222,7134页。事实上,“牌”或者“彭排”的说法一直到唐代仍在使用,“牌”或写为“排”(如《周书》卷29《刘雄传》:“雄身负排”)。

诗人庾信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庾信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庾信是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诗人,他饱尝分..... 查看详情>>

诗人庾信作品: 《卫王赠桑落酒奉答诗》 《道士步虚词·无名万物始》 《归田诗·务农勤九谷》 《和回文诗·旱莲生竭镬》 《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 《拟咏怀诗·日晚荒城上》 《同州还诗》 《奉和山池》 《拟咏怀诗·榆关断音信》 《正旦蒙赵王赉酒诗

古诗《拟咏怀诗·被甲阳云台》的名句翻译赏析

《拟咏怀诗·被甲阳云台》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