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刘叉的诗 > 偶书 > 创作背景

《偶书》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刘叉古诗:偶书更新时间:2017-04-25

《偶书》是唐代诗人刘叉的作品,载于《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五。此诗以“磨损的刀”比喻胸中受到压抑的正义感,表现诗人心中的复杂情绪和侠义、刚烈的个性。全诗构思新奇,比喻警辟,气魄宏大,音节响亮,以高昂的调子慷慨悲歌,唱出了“野夫”“不平则鸣”的心声。

注释
⑴扶桑:神话传说中的大树,生长在日出的东方。《山海经·海外东经》:“(黑齿国)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
⑵野夫:草野之人,指诗人自己。处:一作“事”。
⑶磨损:一作“磨尽”。
白话译文
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人世间纷繁复杂多如牛毛的事便开始一件件发生。很多不平之事发生在周围,心里充满了愤怒,于是不断对它们进行抨击,但不平之事太多,多得把胸中那把与不平之事相抗争的“刀”都渐渐地磨损了。

诗人刘叉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刘叉

刘叉,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籍贯等均不详。活动于元和年代。他以任气著称,喜评论时人。韩愈接待天下士人,他慕名前往,赋《冰柱》、《雪车》二诗,名声在卢仝、孟郊二人之上。后因不满韩愈为人写墓志..... 查看详情>>

诗人刘叉作品: 《野哭·棘针生狞义路闲》 《塞上逢卢同》 《莫问卜·莫问卜》 《古怨·君莫嫌丑妇》 《代牛言·渴饮颍水流》 《勿执古寄韩潮州》 《范忠韩喜得刘先生诗》 《老恨·雪打杉松残》 《嘲荆卿·白虹千里气》 《狂夫·大妻唱舜歌

古诗《偶书》的名句翻译赏析

《偶书》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