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冒大风渡沙子》鉴赏

朝代:宋代诗人:李处全古诗:水调歌头·冒大风渡沙子更新时间:2017-12-30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词篇。词中深刻的表现了作者要一扫胡尘的爱国思想感情。
上片写作者在旅途中冒着大风浪渡河的所见和所感。沙子,即沙水,今称明河。开头“落日暝云合,客子意如何。”落日黄昏,阴霾满天,描绘出作品所需要的氛围。客子,是作者自称。又有什么办法呢?“定知今日,封六巽二弄干戈。”遇到了坏天气,雪神和风神要大动干戈了。封六,古代传说中的雪神;巽二,古代传说中的风神,唐代牛僧孺《玄怪录》载:萧志忠欲出猎,群兽求哀于山神,云:“若祈封六降雪,巽二起风,即不复游猎矣!”(引自《太平广记》卷四百四十一)“四望际天空阔,一叶凌涛掀舞,壮志未消磨。”环顾四周,天际空阔,一叶小舟,在大风恶浪的冲击下,在波涛中随水流荡。尽管这样,作者的雄心壮志仍未消磨:“为向吴儿道,听我扣舷歌。”在狂风恶浪中,一位稳坐“钓鱼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壮士的形象,屹立在读者面前。这里,寓意双关,描写的是大自然的现象,也是当时南宋政治形势的写照:朝廷主和派掌权,如黑云压顶,抗战复国的抱负不能实现。但作者仍不甘心,他还在奋力搏斗,努力抗争。
下片抒情,作者抒发了自己的爱国壮志得不到伸展的愤慨和忧忿的心情。过片“我常欲,利剑戟,斩蛟鼍。”紧接上片,抒写自己的壮怀,时刻不忘参加抗战。利剑戟,使宝剑和长予发生作用;斩蛟鼍,把蛟龙、扬子鳄都杀掉,这里用以比喻金统治者。
接着,作者抒发壮怀:“胡尘未扫,指挥壮士挽天河。”壮志未酬,金人侵占的地区尚未收回,还需要我力挽狂澜,报效国家。但是,“谁料半生忧患,成就如今老态,白发逐年多。”然而,“对此貌无恐,心亦畏风波。”所担心的仍然是国家的动乱。“风波”,比喻国势的动荡不安。词作充分反映了作者的一片爱国赤诚。
李处全的词作不多,但也有少数词作表现了抗敌爱国的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水调歌头》,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是宋代词人李师中的作品。此词写离别,上片写离别之情,下片言离别之情。全词写景凄婉疏丽,言情真切深沉,在选词炼字上尤为出色,首句“子规啼破城楼月”中的“破”字将子规、城楼、月三个互不相干的概念连成一体,形成浑一的境界,堪称炼字典范。

诗人李处全资料

鉴赏作者李处全

李处全(1134-1189) 字粹伯,徐州丰县(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及袁州、处州等地方官。有少数词作表现了抗敌爱国的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处全工词,有晦庵词一卷,《文献通考..... 查看详情>>

诗人李处全作品: 《贺新郎·和俞叔夜七夕》 《江城子·重阳》 《贺新郎·秋意生何许》 《临江仙·木犀》 《水调歌头·丁丑岁吴门为外舅蒋宣卿寿》 《柳梢青·茶》 《朝中措·薰风庭院燕双飞》 《朝中措·初夏》 《满庭芳·初春》 《卜算子·即席奉女兄寿

《水调歌头·冒大风渡沙子》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