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辛弃疾古诗: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更新时间:2018-01-09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上片以描述梦境为主。起句“我志在寥阔”,开门见山,直抒胸怀,表现了词人高远的志向和宽宏的气度,概括全词要旨。词的下片继续描写梦境,词人在梦幻中无忧无虑地畅游太空,内心充满激情,不禁小声歌唱起来。结语却一语宕开,表现出“美人娟娟隔秋水”的惋惜之情。此词充满瑰丽丰富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名句更是放射出五光十色的美丽光辉,显现出光彩夺目的浪漫主义色彩。
公元1194年(南宋光宗绍熙五年),辛弃疾从福州知府兼福建安抚使任上被弹劾免官,回到江西铅山他的瓢泉新居,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再度闲居生活。这首词就作于闲居瓢泉期间。由词前小序可知,他写这首词是为了答谢赵昌父(蕃)并兼寄吴子似(绍古)的。吴子似在此期间曾任铅山县尉。闲居乡野的辛弃疾,虽然因遭朝中奸臣排挤,报国无门,鸿图难展,心中怨愤,时常寄情山水,托兴诗酒,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积极用世的思想仍占主导地位。他身处江湖之远,仍不忘忧国忧民,希望能重新得到重用,得以施展自己的才智,实现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理想。从他的这首《水调歌头》词,读者便可以看出他的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处境。
[1]本篇作于辛弃疾罢居铅山时期,写梦中登天所积见,极其浪漫;篇末写一梦醒来,终有不得志的惆怅要与友人诉说。
[2]赵昌父:辛弃疾的朋友。七月望日:七月十五。用东坡韵:指依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篇韵脚填词。太白、东坡事:因赵昌父原词亡佚,李白事所指不详,恐当是梦天、邀月一类事。
[3]过相褒借:过于褒奖、过于推许。
[4]秋水之约:或指相约八月中秋泛舟。
[5]博山寺:寺名。当因寺在博山得名。博山当为铅山境内小山。
[6]谢:答谢,答复。
[7]吴子似:名绍古,鄱阳人,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任铅山县尉。
[8]寥廓:指广阔无垠的宇宙太空。
[9]畴昔:昨晚。
[10]摩挲:用手抚摸。素月:皎洁的明月。
[11]俯仰:俯仰之间,即低头、抬头之间,形容时间极短。此句是说天上片刻,人间已过千年。
[12]客:指赵昌父。骖(cān):古代驾车时位于两旁的马。这句是说以鸾和凤为骖。
[13]青山、赤壁:代指李白和苏轼,李白死后葬于青山,苏轼贬官黄州之时,有赤壁之游。
[14]高寒:天上高寒之处,指月宫。“有客”三句说,有客乘鸾跨凤,和李白、苏轼相约,共上月宫游赏。
[15]酌酒:斟酒。援北斗:《楚辞·九歌·东君》:“援北斗兮酌桂浆。”援,手持。
[16]虱其间:意谓以渺小无才之身参与其事。“酌酒”两句是说,他们以北斗为勺,开怀畅饮,我也有幸厕身其间。
[17]少歌:即“小歌”,指乐章的一部分。《楚辞·九章·抽思》有“少歌曰”,相当于“乱曰”。
[18]神甚放:形容神魂自由腾飞,无拘无束。
[19]鸿:大雁。鹄:天鹅。高举:高飞。
[20]此句说神魂高飞,可以俯视天圆地方之全貌。
[21]重歌:指反复歌唱。梦觉:梦醒。
[22]推枕:推开枕头,起身。惘然:茫然若失的样子。
[23]底亏全:为什么会有亏有全。
[24]美人:指知己朋友。此处指赵昌父、吴子似。
[25]婵娟:形容姿容美好。

诗人辛弃疾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 查看详情>>

诗人辛弃疾作品: 《感皇恩·春事到清明》 《满庭芳·柳外寻春》 《贺新郎·用前韵再赋》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洞仙歌·访泉于奇师村得周氏泉为赋》 《鹤鸣亭绝句》 《信笔再和·春酒频开赤印灰》 《水调歌头·题子似瑱山经德堂堂陆象山所名也》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