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四贤咏》注释译文

朝代:南北朝诗人:鲍照古诗:蜀四贤咏更新时间:2020-09-23
注释
1。四贤:指司马相如、严君平、王褒、扬雄。
2。渤渚(zhǔ):即渤海。
3。浴凫(fú):野鸭,状如家鸭而略小。
4。舂(chōng)山:即阴山。
5。群龙:指群臣。
6。君平:汉代蜀人严遵,字君平。他在成都市中以卖卜为生,每日得百钱则闭门下帘读《老子》,一生不求仕进。
7。道德:指老子《道德经》。
8。天爵: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养。
9。相如:即西汉司马相如。
10。达生:指参透人生、不受世事牵累的处世态度,《庄子》有《达生》篇。
11。屯:艰难,困顿。
12。陵令:司马相如曾作孝文园令。
13。毫墨:笔和墨,借指文字、图画。
14。褒(bāo):东汉王褒。
15。逸伦:超过同辈。
16。雅缋(huì):典雅而有文采。
17。炳(bǐng)博:谓文章绚烂,学识渊博。
18。金珰(dāng):汉代侍中、常侍的冠饰。踏当冠前,以黄金为之,故名,这里指高官。
19。羁(jī)络:马络头。
20。良:当作“雄”,指东汉扬雄。
21。遮神明游:谓扬雄遮神明之庭而游。遮,拦。《后汉书》本传有扬雄“游神之庭”之语。
22。覃(tán)思:深思。
23。玄经:指扬雄模仿《周易》所作的《太玄》。
24。虫篆(zhuàn):犹虫书,又名鸟虫书,秦八体书之一。
25。首路:开始走的道路。
26。投驾:抛开车驾,指离开官场。
27。生内任丰薄:指不在意一生的贫贱和贵显。
白话译文
渤海里有许多野鸭,阴山上有许多喜鹊。
汉代时非常盛明,所以群贤毕集。
君平甘于淡泊的生活,乐于仁义而不倦。
闭帘下帷注释老子的《道德经》,有着高尚的道德修养。
司马相如不受世事牵累,安心于著书立说,以文章自娱。
孝文园令里没有人事,文字、图画都很精通。
王褒的才气超过同辈,典雅而有文采,学识渊博。
以赋《圣主得贤臣颂》,而得到高官的赏识。
扬雄遮神明之庭而游,不需深思,一时而成。
作《太玄》不以此邀功求赏,以鸟虫书取乐。
开始走的道路或许不平坦,离开官场也很困难。
我应该甘淡自守,不在意一生的贫贱和贵显。
首四句为总赞,因为所歌咏的都是汉代蜀中人物,所以诗发端以“渤渚水浴凫”二句起兴,以引出“皇汉方盛明”二句,说汉室盛明,所以群贤毕集。“渤渚”,语出扬雄《解嘲》:“譬如江湖之崖,勃解之鸟,乘雁集不为之多,双凫飞不为之少。”与此诗赞美扬雄等四人相当协调。
“君平”以下,各以四句分别咏四贤,严君平以卖卦为生,日得百钱即闭帘下帷,注释老子的《道德经》,甘于淡泊的生活,乐于仁义而不倦,诗重在赞美严君平高尚的道德修养。司马相如通达人生的志趣,能顺应穷通的变化,在汉景帝时担任孝文园令这样为君主守陵墓的小官而不以为耻,安心于著书立说,以文章自娱,诗重在赞美司马相如对于穷通的认识。王褒才气横溢,文章高妙,绝伦离类,以赋《圣主得贤臣颂》而立时得到帝王的赏识,其后则自动解职归家,重在赞美王褒对仕宦淡然超脱的态度。扬雄则能游于神明之中,在撰写著名的《太玄》之时,不需深思,一时而成,下笔如有神助,但却不计较功名利禄,并不以此邀功求赏,重在赞美扬雄在学术上的重大贡献和高蹈心态。
最后四句为总结,说以上四人虽然各人所走的道路并不相同,但殊途同归,他们都有着远大的人生目标,并不计较自身的得失。严君平等蜀地四贤虽然都不是达官贵人,却能够淡泊自守,并以文章显名于世。诗人咏此,一方面表现了对他们的景仰,也表示了他在受到挫折的情况之下,将甘淡自守,以道德文章名世的心理。

诗人鲍照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鲍照

鲍照(412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 查看详情>>

诗人鲍照作品: 《春羁诗·征人叹道遐》 《采菱歌·缄叹凌珠渊》 《赠故人马子乔诗》 《王昭君·既事转蓬远》 《咏双燕诗·双燕戏云崖》 《登庐山诗·悬装乱水区》 《酒后诗》 《园中秋散诗·负疾固无豫》 《拟行路难·君不见蕣华不终朝》 《送盛侍郎饯候亭诗

古诗《蜀四贤咏》的名句翻译赏析

《蜀四贤咏》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