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储邕之武昌》赏析

朝代:唐代诗人:李白古诗:送储邕之武昌更新时间:2017-03-17
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李白对朋友的感情是十分诚挚的。他在《赠汪伦》中写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水深千尺”来反衬情谊的深厚。诗中“黄鹤西楼月”,写得江天一色,风清月朗;这首诗用“长江万里情”则用来反衬诗人送储邕之情,手法含蓄,耐人寻味。
武昌是储邕曾游之地,却已有三十年的暌违。李白夜深怀友不眠,从西窗望见:黄鹤楼的月色,武昌城的烟树,便想起三十年前和储邕交游的情景,故说“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
“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写得时光流转,故地萦怀。在李白诗中,描绘了黄鹤楼迷人的景色:风清月淡,楼月照人,长江滚滚东去,白云飘飘遥空,徘徊在人间城郭。这个仙人骑鹤腾飞之处,已有三十个春秋不曾重游。李白将储邕欲往游的激情,巧妙地表达了出来。
“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描绘出一幅友人储邕离别诗人到武昌的伤感惜别景致。“难为别”,意寓以离别为难。“惜未倾”,意寓惜别情深,频频劝酒,以不忍举起酒杯一下子喝空为惜。
“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黄帝张咸池曾在洞庭上置乐,所以谢脁诗云:“洞庭张乐地。”舟行处会途经多座山,好像众山在追逐行舟一般。因此,储邕前往武昌,途经“张乐地”,也是说其所途经的地方。
“诺为楚人重,诗传谢脁清”借用楚人重诺言、诗如谢脁般清丽来寄寓诗人送别时的祝托话。楚人语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所以曹丘生游扬季布之名于天下。谢脁字玄晖,有美名,昔日曾经游楚赋诗,至今传颂谢脁的诗极为清丽。可见李白与友人储邕之间情意的深切。
“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借用《沧浪歌》典故,来寄寓出诗人不忘武昌之情,也充分表现了李白待人至诚,言自己高洁其志,不与世同流合污。正如《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此诗的前四句,主要是说因送朋友而引起对武昌的怀念,中间四句是写与储邕的惜别之情,末后四句是送别时的祝托话。此诗全幅结体飘逸秀丽,自然浑成,情趣盎然。以古风起法运作排律,表现了诗人对武昌的怀念和对储邕的留恋。
注释
(1)《太平御览》:梅福于是弃南昌尉,去妻子,入洪崖山,得道为神仙。代代有人见,或于玉笥山中逢之。
(2)《汉书》:“天子我监,登我三事。”颜师古注:“三事,三公之位, 谓丞相也。”
(3)田千秋以一言悟主,旬月取宰相封侯,匈奴讥之。见十一卷注。
(4)颜师古《汉书注》:“丞尉职卑,皆黄绶。”
(5)《庸六典注》:荆山,在襄州荆山县。岘山,在襄州襄阳县。
(6)《诗经集传》:“云汉,天河也,在箕、斗二星之间,其长竟天。”曹粹中曰:“汉之在天,似云而非云,故曰云汉。”
(7)《汉书》:“造父善御习马,得骅骝,騄耳之乘。颜师古注:“骅骝, 言其色如华之赤也。”颜延年《赭白马赋》:“望朔云而蹀足。”张铣注:“蹀足,疾行也。”[2] 
作品译文
南昌尉梅福当县尉不久就辞职学闲去了。
田千秋以一言劝皇上成功而位居宰相,这事没有什么可害羞的,但匈奴人还笑话他。
你雄心勃勃却位屈县尉,我浪迹天涯,没有着落。
昨天看你关于荆州岘山的大作,仿佛跟你去银河游荡了一回。
我已经老了,怕是跟不上你这匹千里马飞快的步伐了。

诗人李白资料

赏析作者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 查看详情>>

诗人李白作品: 《赠常侍御》 《拟古·运速天地闭》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古风·西岳莲花山》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 《咏槿·园花笑芳年》 《赠韦侍御黄裳》 《寄上吴王三首》 《赠徐安宜》 《江上秋怀

《送储邕之武昌》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