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浔阳楼》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白居易古诗:题浔阳楼更新时间:2020-04-16
《题浔阳楼》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816)江州司马任上。这是一首怀古之作,开篇四句,诗人疑惑陶渊明和韦应物的诗句为何能高妙清闲;中间八句,写出是因为江州的山水美景赋予了陶韦二人创作高妙清闲诗句的能力;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因才情有限,无法将所见景物完美地表达,而愧对江州河山美景的自谦之情。这首诗诗人借对古人文采的思索,及对自己能力不够的自谦,来赞叹江州河山的美好。
贞元(785-805)年间进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书省校书郎,再官至左拾遗,可谓春风得意。谁知几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谏不讳,冒犯了权贵,受朝廷排斥,被贬为江州司马。白居易被贬谪后,于元和十一年左右登上浔阳城楼,触景生情,不禁抚今追昔,留下了这一抒情诗作。
注释
⑴陶彭泽: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日弃官归去,曰:“我岂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后世传为佳话。
⑵怪:奇怪。
⑶韦江州:韦应物。中唐著名诗人,曾任江州刺史。韦诗善写山水田园生与陶诗一脉相承,风格清雅淡远,成就很高。
⑷有以:得以。有以知其然,即终于知道了原因。
⑸匡山:在江西。与庐山并称匡庐。从下文“炉峰”看,此处应是单指。
⑹湓(pén)浦:即湓江,源出江西。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⑺平旦:天明。
⑻炉峰烟:香炉峰上升起的烟气。
⑼日夕:日夜。
⑽孰为:为什么。
⑾偶成句:偶然间写下了些诗句。
白话译文
我常常仰慕陶渊明,想知道他的文思为什么高妙而有才情。
我也常常疑惑韦应物,为什么他的诗情清闲。
今天登上浔阳楼,我才知道他们为什么如此出色,心中疑惑也消释了。
江水一片青冷色,清澈见底;庐山树木繁茂,山峰高耸像一把剑插在天空。
深夜里看一轮明月挂在湓江上,清晨看雾气笼罩香炉峰。
于是不免感慨,是月光与江山的灵气,给了他们创造文章的灵感。
我没有他们两人那么出色的才能,又为什么来到这里呢。
只是因为登上了高楼偶然间写下了些诗句,实在有愧如此优美的江山景色。

诗人白居易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查看详情>>

诗人白居易作品: 《郭虚舟相访》 《早兴·晨光出照屋梁明》 《思子台有感二首》 《忆庐山旧隐及洛下新居》 《酬思黯相公晚夏雨后感秋见赠》 《哭刘尚书梦得·今日哭君吾道孤》 《醉后题李马二妓》 《答刘戒之早秋别墅见寄》 《和李澧州题韦开州经藏诗》 《宿东亭晓兴

《题浔阳楼》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