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镇国军句覆使院早春寄王同州》赏析

朝代:唐代诗人:岑参古诗:潼关镇国军句覆使院早春寄王同州更新时间:2017-03-22
诗的前四句写战乱末息,大军镇守潼关的声势。开头便突出“胡寇尚未灭”,可见诗人忧虑之所在。接着九句,诗人用了两组对比:以“旗旌通草木,兵马如云屯”的浩大声势与“不见征战功”的毫无战果相对比;以“请将皆承思”与“儒生有长策,闭口不敢言”相对比,从而揭示出安史之乱以后,朝廷上下的日趋腐败。叙述内透露着开限的忧愁与愤懑。以上为第一层。
诗的中间六句对王同州的处境表示问情与不平,是诗的第二层。用“思与故人论”领起对故友的倾诉。“何为廊庙器,至今居外藩”写对王同州用非其才,与“儒生有长策,闭口不敢言”一样,反映了当时武将骄奢淫逸,有才之士弃而不用的腐败政治,言语之间流露着深深的不平。“黄霸宁淹留”两句预言为友不久便当腾举,是慰友之语。
诗的最后八句为第三层,叙故友之情。先以四句写春事已至,照应题目“早春”二字。各自为官守所限,难以会面问寒问暖,表现故友情深,并照应题目“寄”字。是的结尾两句写难以派遣的愁怀,“优”字中,包含国事之忧,失志之忧,久别之忧。
这首诗通过任职镇国军所见,反映了唐朝中期政治的日趋危急,表现了诗人忧虑国事的苦闷心情。诗的开头以忧虑国事起,中间写忧虑自身,后写忧虑别离,叙述朴素自然,有条不紊,面对挚友娓娓而谈,显得凝重而又深厚。
潼关镇国军句覆使院早春寄王同州:https://www.gushilai.com/gushi/tongguanzhenguojunjufushiyuanzao95.html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一首赠诗,表达的是仕途失意后的低沉郁闷之情。诗歌前四句回顾了自己十余年来坎坷的仕途经历及内心的苦闷彷徨;次四句承上文“归沧浪”写归程中的苦闷心情;中间八句承上继续写归程,写到大梁后所见;最后四句称赞故友声名,慰勉朋友要像玉壶之冰为官清正廉洁。

诗人岑参资料

赏析作者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 查看详情>>

诗人岑参作品: 《西亭送蒋侍御还京》 《寄左省杜拾遗》 《虢州送郑兴宗弟归扶风别庐》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 《赠西岳山人李冈》 《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时天宝初七月初三日在内学见有高道举徵》 《忆长安曲二章寄庞㴶》 《送二十二兄北游寻罗中》 《送蜀郡李掾

《潼关镇国军句覆使院早春寄王同州》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