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秦诗人 > 诗经的诗 > 文王 > 创作背景

《文王》创作背景

朝代:先秦诗人:诗经古诗:文王更新时间:2017-04-05

《文王》,《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的第一篇。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全诗七章,每章八句。歌颂周王朝的奠基者文王姬昌。朱熹《诗集传》据《吕氏春秋·古乐》篇为此诗解题曰:“周人追述文王之德,明国家所以受命而代殷者,皆由于此,以戒成王。”这指明此诗创作在西周初年,作者是周公。后世说《诗》,多从此说。余培林《诗经正诂》说:“观诗中文字,恳切叮咛,谆谆告戒,……故其说是也。至此诗之旨,四字可以尽之,曰:‘敬天法祖。’”此论可谓简明得当。《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注释
(1)文王:姬姓,名昌,周王朝的缔造者。《毛诗序》:“文王受命做周也。”郑玄笺注:“受天命而王天下,制立周邦。”
(2)於(wū):叹词,犹“呜”、“啊”。昭:光明显耀
(3)旧邦:邦,犹“国”。周在氏族社会本是姬姓部落,后与姜姓联合为部落联盟,在西北发展。周立国从尧舜时代的后稷算起。朱熹《诗集传》:“周邦虽自后稷始封,千有余年,而其受天命,则自今始也。”
(4)命:天命,即天帝的意旨。古时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君主宣扬自身承受天命来统治天下。周本来是西北一个小国,曾臣服于商王朝,文王使周发展强大,独立称王.奠定灭商的基础,遗命其子姬发(武王)伐商,建立新兴的王朝。
(5)有周:这周王朝。有,指示性冠词。不(pī):语气词,同“丕”。不,语气词,不、丕古通用,丕亦语词。《毛诗》:“不显,显也;不时,时也。”
(6)时:是。“
(7)陟降:上行曰陟,下行曰降。
(8)左右:犹言身旁。
(9)亹(wěi)亹:勤勉不倦貌。《毛诗正义》:“亹亹,勉也。”《尔雅·释诂》:“亹亹,勉也。”《广雅·释训》:“亹亹,进也。”进亦勉也。朱熹《诗集传》:“强勉之貌。”郑玄笺注:“勉勉乎不倦,文王之勤用明德也。”
(10)令闻:美好的名声。令,美好。朱熹《诗集传》:“令闻,善誉也。” 不已:无尽。
(11)陈锡:陈,朱熹《诗集传》:“犹敷也。”敷,敷陈也,遍布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陈锡即申锡也,申,重也“。故”陈“,亦犹“重”、“屡”;锡,通”赐“,赏赐。 ”陈锡“,意思为”广施恩赐“。哉:“载”的假借,初、始。
(12)侯:维、乃。孙子:子孙
(13)本支:朱熹《诗集传》:”本,宗子也;支,庶子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本如木之有本,支即枝也。”以树木的本枝比喻子孙蕃衍。
(14)士:这里指统治周朝享受世禄的公侯卿士百官。
(15)不显:显也,不,语助词,下文“世之不显”同意。 亦世:犹“奕世”,即累世。
(16)厥:其。犹:同“猷”,谋划。翼翼:勉敬,恭谨勤勉貌。
(17)思:一说为语首助词,一说为“愿”。郑玄笺注:“思,愿也”,从此说。 皇:美、盛。
(18)克:能。
(19)桢(zhēn):支柱、骨干。王宗石《诗经分类诠释》据《校勘记》谓“桢”字唐石经初刻“桢”,后改为“祯”,“祯”,吉祥福庆之意。此说亦通。
(20)济济:有盛多、整齐美好、庄敬诸义。
(21)穆穆:《毛诗正义》;“穆穆,美也。”朱熹《诗集传》:“穆穆,深远之意。”《广雅·释训》:“穆穆,敬也。” 有深远、庄重、恭敬诸义。
(22)於:发语词,读wu。缉熙:光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缉,继续也;熙,光明也。”敬止:敬之,严肃谨慎。止犹“之”。
(23)假:大。《汉书》《刘向传》引孔子读此诗而释之曰:“大哉天命!”
(24)有:得有。
(25)其丽不亿:其数极多。丽,数;不,语助词;亿,周制十万为亿,这里只是概数,极言其多。
(26)侯:同上文,维也。周服:服周,服,臣服。“侯于周服”,意即“维服于周”。
(27)靡常:无常。
(28)殷士肤敏:殷士,殷侯也。归降的殷商贵族。《毛诗正义》:“肤,美。敏,疾也。”,郑玄笺注:“殷之臣壮美而敏。”肤敏,即美好敏捷的意思。
(29)祼(guàn):灌鬯(读音同“畅”)也,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把黑黍和郁金草酿成的香酒浇在地上,求神降临。将:行。朱熹《诗集传》:“将,酌而送之也。”“殷士肤敏,裸将于京”意思为“殷之臣壮美而敏,来替周朝助祭。”《刘向传》云:“孔子论《诗》,至于‘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喟然而叹。盖伤微子之事周,而痛殷之亡也。”
(30)常服:祭事规定的服装。黼(fǔ):古代有白黑相间花纹的衣服。冔(xǔ):殷冕。
(31)荩臣:忠臣。朱熹《诗集传》:“荩,进也,言其忠爱之笃,进进无已也。”
(32)无:语助词,无义。无念,念也。
(33)聿:发语助词。
(34)永言:久长。言同“焉”,语助词。配命:与天命相合。配,合也,比配,相称。
(35)丧师:指丧失民心。丧,亡、失;师,众、众庶。
(36)克配上帝:克,能。可以与上帝之意相称。
(37)骏命:大命,也即天命。骏,大。不易:难也。
(38)遏:止、绝。尔躬:你身。
(39)宣昭:宣,宣布,昭,昭明。宣昭,宣明传布。义问:美好的名声。义,善;问,通“闻”。
(40)有:又。虞:审察、推度。殷:一说殷朝,一说殷为“中道”之义,从前说。郑玄笺注:“度殷所以顺天之事。”,意思为“推度殷朝顺应天意的事情”。
(41)载:行事。
(42)臭(xìu):味。
(43)仪刑:效法。刑,同“型”,模范,仪法,模式。
(44)孚:信服。
译文
文王神灵升上天,在天上光明显耀。周虽是古老的邦国,承受天命建立新王朝。这周朝光辉荣耀,上天的意旨完全遵照。文王神灵升降天庭,在天帝身边多么崇高。
勤勉进取的文王,美名永远传扬人间。上天厚赐他兴起周邦,也赏赐子孙宏福无边。文王的子孙后裔,世世代代蕃衍绵延。凡周朝继承爵禄的卿士,累世都光荣尊显。
累世都光荣尊显,深谋远虑恭谨辛勤。贤良优秀的众多人才,在这个王国降生。王国得以成长发展,他们是周朝栋梁之臣。众多人才济济一堂,文王可以放心安宁。
文王的风度庄重而恭敬,行事光明正大又谨慎。伟大的天命所决定,商的子孙成了周的属臣。商的那些子孙后代,人数众多算不清。上天既已降下意旨,就臣服周朝顺应天命。
商的子孙臣服周朝,可见天命无常会改变。归顺的殷贵族服役勤敏,在京师祭飨作陪伴。他们在祼礼上服役,身穿祭服头戴殷冕。为王献身的忠臣,要感念你的祖先。
感念你祖先的意旨,修养自身的德行。长久地顺应天命,才能求得多种福分。商没有失去民心时,也能与天意相称。应该以殷为戒鉴,天命不是不会变更。
天命不是不会改变,你自身不要自绝于天。传布显扬美好的名声,依据天意审慎恭虔。上天行事总是这样,没声音没气味可辨。效法文王的好榜样,天下万国信服永远。

诗人诗经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 查看详情>>

诗人诗经作品: 《黄鸟·交交黄鸟》 《皇矣》 《樛木》 《绿衣》 《抑·抑抑威仪》 《东门之池·东门之池》 《白华·白华菅兮》 《墓门》 《日月·日居月诸》 《殷武·挞彼殷武

古诗《文王》的名句翻译赏析

《文王》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