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大野多钩棘》赏析

朝代:现代诗人:鲁迅古诗:无题·大野多钩棘更新时间:2017-06-29
首联从空间写起,极言天上地下杀气腾腾,“围剿”气焰嚣张,是当时国内阴森黑暗局面的真实写照。颔联从时间落墨,通过鲜明的对比,状写国民政府统治下战云弥漫、杀机遍布的‘‘无声的中国”。颈联借古讽今,把国民政府首脑比做暴虐的秦穆公,说天帝喝醉酒错给了他统治的权力;国人也因重压,满怀忧郁,神州大地早已万马齐喑了。尾联总写并预见国民政府军事“围剿”与文化”围剿’’将造成更惨重的战祸灾难。
诚然,这是一篇控诉书。全首以泼辣有力的笔触怒斥以蒋介石为首脑的国民政府绞杀革命的行为。写得激愤、深沉。首三联记实,后一联虚实结合,预告政治局势要进一步恶化,提醒人民警惕,准备与敌人作殊死斗争。
此诗意境幽深,层层递进,而且通篇比兴,对仗工整,娴熟运用五言律诗的旧形式,并通过出色的比喻,恰当地表现了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如,“大野”与“长天”对,犹言天地之间,喻指整个旧中国、旧社会;“钩棘”与“战云”对,再冠以“多”与“列”,渲染、烘托国民政府反革命军事“围剿”的险恶,这也不是一般的即景喻事,完全是从上到下勾勒了一幅立体的国难图。“几家”与“万籁”对,“春袅袅”与“静惜情”对,“下土”与“中流”对,“秦醉”与“越吟”对,这两联的对比,使“大野”、“长天”之情状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表现一片沉寂肃杀的气氛和诗人的无限悲愤。“风波”与“花树”对,“浩荡”与“萧森”对,用的是象征手法,前后互为因果,语脉联属,比兴中夹带铺陈,深刻地揭露了国民政府文化“围剿”的罪行。
同时,末尾两句以兴语作结,情景交融,甚有“篇终接混茫”之妙。
鲁迅赋诗写对,均因事而发,为时而作,亦庄亦谐,不拘一格,但句句有声,字字有用,既写得实实在在,又很有雅趣。
《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2年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中国革命蓬勃发展的势头,虽然这是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下联则概括描写了国民政府各派系间争权内斗的一幕幕丑剧。表达了作者鲁迅对革命前途的信心。
这首诗是作者鲁迅感于世事赠与日本友人的一首诗,据《鲁迅日记》1932年1月23日记:“午后为高良夫人写一小幅,云:血沃中原肥劲草,……。”高良夫人,即高良富子,日本东京女子大学教授,从事基督教妇女和平运动。1932年初到上海,经内山完造介绍,与鲁迅见面。《鲁迅日记》1932年1月12日记:“夜同广平往内山君寓晚饭,同座又有高良富子夫人。”

诗人鲁迅资料

赏析作者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 查看详情>>

诗人鲁迅作品: 《无题·皓齿吴娃唱柳枝》 《秋夜有感·绮罗幕后送飞光》 《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 《偶成·文章如土欲何之》 《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 《学生和玉佛·寂寞空城在》 《赠人·明眸越女罢晨妆》 《别诸弟庚子二月》 《莲蓬人》 《悼杨铨·岂有豪情似旧时

《无题·大野多钩棘》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