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赞》注释译文

朝代:两汉诗人:司马迁文言文:项羽本纪赞更新时间:2017-06-15
注释
1、项羽(公元前232~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县西)人。秦二世时陈涉发难,豪杰蜂起,项羽与叔父项梁亦起兵逐鹿中原,大破秦军,并率领五国诸侯入关、灭亲、分封王侯,自号“西楚霸王”。后为刘邦所困,败于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自刎于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四十里)。
2、周生:汉时儒生,名字事迹不详,应是司马迁的长辈。
3、重(chóng)瞳子:双瞳仁。
4、苗裔:后代子孙
5、兴:兴起。暴:突然、迅猛。
6、陈涉: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
7、首难(nàn):首先发难,指首先起义反秦。
8、尺寸:指狭小封地。
9、陇亩:田野,指民间。
10、将:统帅,率领。
11、五诸侯:指原来的齐、赵、韩、魏、燕五个诸侯国。
12、封王侯: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分封抗秦诸将为十八王侯。
13、近古:指春秋战国以来的时代。
14、背关:放弃关中之地(指秦地)。关中,今函谷关以西,西安、咸阳一带。原秦国腹地。
15、怀楚:渴望回到楚国旧地而建都彭城。
16、义帝: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项梁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王,仍称楚怀王。公元前206年,项羽分封诸王,表面上尊楚怀王熊心为帝,但自己号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公元前205年,项羽派人杀死义帝。
17、矜(jīn):夸耀。
18、攻伐:功劳。
19、奋:逞。
20、经营:整顿,统治。
21、东城:在今安徽定远县。
22、觉寤(wù):觉醒。寤,通“悟”。
23、引:援引,拿来做理由。
白话译文
太史公说:“我听周生说:‘虞舜的眼睛有两个瞳孔。’又听说项羽也是眼睛有两个瞳孔。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吗?为什么兴起的那么快呢?秦朝的政治残暴,陈涉首先发难,起义反秦,当时的英雄豪杰蜂起响应,相互争夺天下,人数多得不可胜数。然而项羽没有尺寸之地可做凭借,乘着当时的形势,从民间兴起,不过三年,就率领五国诸侯灭亡了秦朝,随后分割天下,封授王侯,一切政令都由项羽发布,自己号为西楚霸王。他的王位虽然没有坐到底,可是近古以来,还不曾有过像他那样的人物。等到项羽放弃关中,怀恋楚地,想东归定都彭城,放逐义帝而自立为王时,再埋怨王侯们背叛自己,这就难了。自我夸耀战功,逞自己一人的聪明,而不效法古人,说霸王之业,要依靠武力征战,才能统治天下。结果过了五年,终于使自己的国家灭亡。自己死在东城,还没有觉悟,不肯责备自己,这已经是大错了啊!却借口‘这世上天要亡我,并不是我用兵的过错’,这难道不是荒谬的吗?
《项羽本纪赞》一文,反映了司马迁有关历史变迁与人生沉浮的根本观点。[1] 
司马迁认为:历史兴衰的天命根源,在于上天佑助有德之人而遗弃无德之辈。譬如,田常之所以得政于齐,是因为其祖先虞舜有“至德”,越为蛮夷,却能数代为王,是因为其先人大禹“有大功德于民”。赞语开头列举两种传闻,即虞舜重瞳子,项羽亦重瞳子;继而发问: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子孙吗?这种开篇,实以闲淡暗合沉郁,它是司马迁对历史根源的追寻,其潜台词是:项羽兴起得如此突然,其先人必有至德,即使项羽不是虞舜的苗裔,也一定是其他大德先人的子孙。[1] 
不过,对司马迁来说。决定历史兴衰的不只是天命,还有现实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对个人局限性的超越。当初,秦政暴虐无道,陈涉首难而豪杰并起,逐鹿中原者不可胜数。项羽崛起,自以为有“天时”青睐,但他只是依靠着天下大势而起于陇亩,并不是真正得了“天时”。项羽兵入关中,本应在此建都以成就霸业,然而他却心系西楚故地,认为“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最终建都干彭城;关中为亡秦故都,四面以山河为险阻,土地肥沃,东归彭城之举,可谓自弃“地利”。项羽分王诸侯,“尊”怀王为义帝,将其放逐到长沙,并密令九江王黥布追杀义帝于郴县,诸路王侯因此纷纷背叛。项羽对此怨恨不已,然究其实际却是他自弃“人和”。除此以外,项羽一生还铸成一个大错,即自恃武功,逞弄个人聪明而不师法古事,妄图以武力经营天下。可以说,项羽几乎是凭一己之能与天下群雄对垒、争锋。[1] 
司马迁以一个睿智的史学家的眼光,既肯定项羽的丰功伟绩,同时又对项羽的致命错误作出严肃的批评。[1]  开始一层极言项羽兴起的突然,接下来又历数项羽的失策、过失与荒谬;一扬一抑;一赞一叹,表现了司马迁对项羽的无限惋惜。文章述豪杰纷争,有风起云蒸之动荡;述项羽起于陇亩,有力拔丘山之气势;“难矣”、“谬哉”数层,评论项羽的得失,则使人觉得歔欷满耳,感慨万端,有—唱三叹、余音绕梁之妙致。[1]  通篇以“暴”字作骨,以“兴亡”二字为线索,故用褒贬法以证实之。然羽一段,正写其兴之暴,极褒项羽,及羽至难矣,是一贬;自矜至过矣,是二贬;乃引谬哉,是三贬。中用三年五年,回应暴字。一唱三叹,将全纪神情,完全结束,煞是神笔。[6]  特别是篇末:“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毫不留情。正是只从闲处落笔,又如风雨骤过,几点余霞遥横天际也。[1] 
总的说来,项羽灭亡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天意,而在于他自身。《史记》的有关评说虽有明显的历史局限,却也表现了太史公过人的识见。赞语不足二百字,但却非常精炼的评说了项羽一生的攻与过,夹叙夹议,逐层转递,褒贬兼具,极具雄奇迂回之美。

诗人司马迁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查看详情>>

诗人司马迁作品: 《项羽本纪赞》 《孔子世家赞》 《孙子传》 《韩信始为布衣时》 《傅靳蒯成列传》 《屈原列传·屈原者》 《苏秦列传》 《韩世家》 《毛遂自荐》 《曹相国世家

《项羽本纪赞》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