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叹》赏析

朝代:唐代诗人:杜甫古诗:夏夜叹更新时间:2020-03-05
《夏夜叹》一诗从内容上看可分四段,开头一段四句,中间两段各八句,结尾一段四句。
开头四句写诗人日暮思风。诗人感叹白日漫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夜晚。酷暑难耐,使诗人的心情烦躁。他希望能够唤来万里长风,疏解夏日的燥热。“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是对酷暑的控诉;“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是对清凉的期盼。这四句的日暮思风引起下面八句的夜景。
“昊天出华月”以下八句,描写的是夏日夜凉之景:天空升起皎洁的月亮,茂林上承映着稀疏的月光。诗人感叹仲夏之夜太过于短暂,白日漫长。他的诗道出了人民的心声,夏日的夜晚哪里是微凉啊,只能说不是很热罢了,要是夜再长一些,也许会凉快点儿!诗人打开窗户,能看到夜色下的细微之物、昆虫振翅飞翔。他便由此联想到生命之体无论大小,当然都以自得其乐为常情。这八句写诗人纳凉时的情形,物情各适,引起下文八句的征人。
“念彼荷戈士”以下八句,描写的是夜热之感。诗人由景联想到人,想到那些执戈的征人(士兵),一年到头守卫边疆,想到他们的痛苦。炎炎夏日怎么才能使他们能够洗澡呢?他们苦于炎热,却只能无可奈何!他们整夜在敲击刁斗忙于警戒,虽然身穿官服,却还不如早日回到故乡。这八句是诗人由纳凉时的所见引发的所思。
最后四句是诗人夜触所闻,而伤叹世事。诗人期盼着太平盛世,而这四句诗似乎表现出此时他对唐肃宗以及朝廷中把持大权的重臣们已失去了信心。
此诗主要写的是窗下纳凉的情景以及引发的思虑,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疾苦的关怀之情。全诗写景细致,写情深切,语言质朴,音调铿锵。
①此诗应作于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诗人弃官西去,谪居秦州期间。贻阮隐居:赠阮隐士。阮隐居:应为阮籍后人。
②陈留风俗衰,人物世不数:今日的陈留不比往年人才辈出。陈留:今河南陈留。人物:有突出或显著特性的人。不数:数不清。
③塞上得阮生,迥继先父祖:阮隐士虽远离故乡却承续了阮氏先祖的遗风。塞上:此指秦州。得:得到,获得。意为有。迥:远。
④贫知静者性,白益毛发古:诗人知道阮隐士是超然恬静的古稀老者。贫:贫生。诗人自谦。静者:深得清静之道、超然恬静的人。意指阮隐士。白益(一作“自益”,笔者以“白益”解):白发多。
⑤车马入邻家,蓬蒿翳环堵:阮隐士的居舍隐于山野之中,道路不通,车马只能寄托在邻近的人家。翳:遮蔽,障蔽。环堵:四周环着每面一方丈的土墙。形容狭小、简陋的居室。
⑥清诗近道要,识子用心苦:阮隐士的诗篇清新恬淡,思想偏于道术及诗人理解其清净虚淡,无为治世的苦心。清诗:清新、恬淡的诗篇。道要:道教的要义。
⑦寻我草径微,褰裳踢寒雨:阮隐士冒雨寻访诗人。微:小,细小。褰(qiān)裳:撩起下裳。踢:用脚特别是足尖触击。
⑧更议居远村,避喧甘猛虎:阮隐士甘愿受野兽的侵袭,选择远离村庄的山野中静心修道。更议:改议。意为不谈诗作改谈远离村庄居住的原由。
⑨足明箕颍客,荣贵如粪土:诗人叹慨阮隐士视金钱富贵如粪土的恬淡虚无的博大情怀。箕颍客:箕,箕山;颍,颍水。意指阮隐士。

诗人杜甫资料

赏析作者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 查看详情>>

诗人杜甫作品: 《丁香·丁香体柔弱》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一》 《送李功曹之荆州充郑侍御判官重赠》 《远游·贱子何人记》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阙题·三月雪连夜》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别蔡十四著作》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古诗《夏夜叹》的名句翻译赏析

《夏夜叹》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