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但有樽中若下》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苏轼古诗: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但有樽中若下更新时间:2017-11-02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六言绝句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是写乡关之思,并兼写对王安石的怀念之意。第二首诗直接抒发对王安石的怀念之情,并隐含有对王安石的惋惜之意。诗用六言,含思婉转,明朗流利。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苏轼在朝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立秋奉敕致祭西太一宫神坛,看到宫内旧石王安石的题壁诗二首。当时王安石已经在当年的四月去世,新丧未久,苏轼感念平生,遂作次韵诗二首。王诗原作二首云:“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但有樽中若下:https://www.gushilai.com/gushi/xitaiyijianwangjinggongjiushiouc82.html
注释
⑹樽(zūn):酒杯。若下:酒名。吴兴(今浙江湖州市)若下村,产酒出名,故以村名代酒名。
⑺墓上征西:曹操年少时自述志向,希望博取封候,做征西将军,死后得以在碑上题“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见《三国志·魏武纪》)。这里以墓上征西比喻身后留名。
⑻乌衣巷:东晋时王、谢两大世族在金陵的宅第所在地,位于今南京市东南。唐刘禹锡《金陵怀古》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王安石罢政后居住在金陵,作者故用乌衣巷为喻。
⑼萋迷:迷茫的样子,形容草繁盛。
白话译文
只要杯中总有美酒,墓上征西将军的字样又何须追求。听说现在的王荆公府宅,如今已烟草凄迷令人生愁。

诗人苏轼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 查看详情>>

诗人苏轼作品: 《西新桥·昔桥本千柱》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 《赠孙莘老七绝》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水调歌头·公旧序云: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之》 《南歌子·湖景》 《和陶归园田居·坐倚朱藤杖》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 《夜饮·短衫压手气横秋》 《读开元天宝遗事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但有樽中若下》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