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游·昔谒华盖君》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诗人:杜甫古诗:昔游·昔谒华盖君更新时间:2017-03-31
《昔游》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是杜甫晚年在夔州所作的自传性回忆诗,从其中不仅可看到杜甫个人生活,还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情况。全诗分三段,第一段写登合所见所闻;第二段写当时环境,是登台所感;第三段写自己由壮而老,时代则由治而乱。
《昔游》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在夔州所作的自传性回忆诗,与《壮游》《遣怀》两首诗作于同时。
⑴昔:以前,从前。
⑵单父,音善甫,单父台即宓子贱琴台。子贱,孔丘的学生,曾作单父宰,鸣琴而治,后人思之,因名其台曰琴合,在今山东单县,有的注解说“在今开封”,误。晚,岁晚。登台当在冬日。
⑶碣石,山名,在幽燕境内。远望平芜,直到碣石,万里风云,争来入目。
⑷杜甫与高李同游,在天宝三、四年(744、745年)间,“是时”即指此一时期。按高适《宓公琴台诗序》云:“甲申岁,适登子贱琴台,赋诗三首。”甲申是天宝三载(744年),是其证。仇兆鳌注谓“公遇高李于齐兖,在天宝四载”,误。“洞达”句,渭道路四通无阻。
⑸猛士想立边功,将帅想作宰相。三台,三公。蔡梦弼注:“禄山领范阳节度使,求平章事。”
⑹谓对安禄山,有求必应。如天宝六载(747年),赐禄山铁券,九载封东平郡王。
⑺幽燕:即指安禄山。
⑻此二句正写供给之劳。观此,知唐时,江苏与山东、河北已通海运。
⑼肉食:指供养之厚。与《后出塞》:“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同旨。
⑽浦起龙注:“隔河长眺,正忆登台望碣石时也。”其时方当青壮之年,今则已衰颓矣。
⑾时高李皆亡,欲如昔游时的欢饮,已不可得。
⑿此二句是说只要人主肯求贤才,不必愁没有贤才。市骏骨,用燕昭王购骏马骨事。龙媒,良马,喻贤才。
⒀上四句举史实为“有能”二句作证。汉高祖、蜀先主、周文王、武王和殷高宗,便是能市骏骨的;四皓、诸葛亮、吕尚和傅说,便是“龙媒”了。商山,商山四皓。汉高祖欲废太子,四人调护之。蜀主,刘备。《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上。”故曰脱嫌猜。周武王封吕尚于齐。殷高宗以博说为相。《尚书·说命篇》:“若作和羹,尔为盐梅!”盐成梅酸,为调羹所需,如贤才为国所急。
⒁末四句自叹老困干楚山,非治乱贤才,只能如庞德公(三国时人)之携妻子,隐鹿门山而已。

诗人杜甫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 查看详情>>

诗人杜甫作品: 《丁香·丁香体柔弱》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一》 《送李功曹之荆州充郑侍御判官重赠》 《远游·贱子何人记》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阙题·三月雪连夜》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别蔡十四著作》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古诗《昔游·昔谒华盖君》的名句翻译赏析

《昔游·昔谒华盖君》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