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良肱传》注释译文

朝代:元代诗人:脱脱文言文:余良肱传更新时间:2018-09-20
余良肱,字康臣,是洪州分宁人。进士及第,调任荆南司理参军。属县捉到一个杀人疑凶,他自己已经无辜服罪,余良肱查验尸体和刀刃,(余良肱)怀疑说:“哪里有刀刃满一尺而伤口不到一寸的呢?(向)府署禀告请求让自己去抓捕(凶手),不久,果然捕获了真正的杀人凶手。百姓有人丢失财物超过十万贯,逮捕了几十个平民,正逢暑天,拷打号叫的声音在外边也可听到;有人附着府吏的耳朵说话,余良肱暗中查知他是盗贼,马上逮捕审问他,赃物全部搜获。
改任大理寺丞,又出任湘阴知县。县里拖欠几千石税米,每年责令乡里公差代为缴纳,余良肱上书陈述这件事,于是免除了簿籍上(的这笔税米)。担任杭州通判,江湖常常泛滥,冲毁官员百姓房屋,余良肱堆筑二十里石堤以阻挡湖水,湖水不再造成祸害。当时王陶做属官,常常因为耿直之气冒犯府帅,府吏中有人控告王陶,府帅挟私恨想查办王陶,余良肱不同意说:“假使王陶因为得罪离职,这是因为(他)耿直而不被容纳。”府帅就停止(此事)。后来王陶在朝廷做官,果然因为耿直闻名。后任虔州知州,士大夫死在岭外的,丧车经过虔州,大多是弱小的子女和守寡的妇女(扶丧)。余良肱全力赈济呵护,无依无靠的孤女,(他)拿出俸钱来帮她出嫁。因母亲年老,得以担任南康军知军。遭逢母亲去世,守丧期满,担任三司使判官。
正值关、陕发生战事,朝廷商议借贷在京百姓的钱,余良肱竭力争执,正好大臣们也拿(此事)进言,这项提议就被搁置。内府拿锈蚀的钱币推销给三司,三司的官吏准备接受,只有余良肱说:“如果发给各路军队,军队将会怨恨;如果不(发给军队)就会(拿锈蚀的钱币)向百姓购买货物,百姓又将困苦。请求交付文思院(重铸)。”
改任明州知州。朝廷正要治理汴渠,留任(他)管理汴河司。汴水淤积,水流又慢,执政主持使河道狭窄的商议。余良肱认为:“善于治水的人不和水争地。正值冬大水干涸,应当从京城东边疏通治理,进而治理到京城西边,经过三年,可以使水又在河地中流淌。”(执政)不听。执政又提议砍伐汴河堤岸上的树木(建立木岸)来助河道变窄。余良肱说:“从泗州到京城一千多里,从江、淮来的漕运兵卒接连不断,暑天行路大多以燥热而声音嘶哑噎塞为痛苦,靠树荫来休息。再者那些树木盘根错节,与堤岸共为坚固,砍伐这些树木不利。余良肱屡次争执不能获准,于是请求不参与治理汴河的事。执政虽然生气,
(余良肱)始终不向(他)屈服。改任太常少卿、润州知州,又调任光禄卿、宣州知州,政绩为江东第一。请求告老还乡,掌管洪州玉隆观,去世,享年八十一岁。
党进,朔州马邑人。年幼时奉事魏帅杜重威,杜重威喜欢他淳朴严谨,年长后,仍让他与姬妾一起伺候自己。杜重威失败,党进因力气大编在军中。后周广顺初期,补任散指挥使,历升至铁骑都虞候。宋朝初期,转任本军都校、兼任钦州刺史,升任马步军副都军头、兼任虔州团练使,后改任虎捷右厢都指挥使、兼任睦州防御使。乾德初年,改任龙捷左厢都虞候、兼任利州观察使。四年后,暂代步军主管。杜审琼去世,朝廷任命党进代任他的职务。
开宝元年,太祖准备进攻太原,任命党进统率河东行营前军。开宝二年,太祖率兵到晋阳,设置四面营寨,任命党进主管偏东面营寨。部队还未列阵,太原骁将杨业率领数百骑兵突击来攻,党进奋身率领几个人追逐杨业;杨业急忙跑到护城壕中,正遇太原援兵到了,拉着绳子入城才免死,太祖极其赞赏杨业。开宝六年,改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兼任镇安军节度。开宝九年,又命令他统率河东行营部队征讨太原,攻入太原境内,在太原城北打败太原的部队。太祖去世,太宗召他回朝。太平兴国二年,出京任忠武军节度。在镇守忠武军一年多后,一天从外面回来,有一条大蛇卧在他床上的睡衣中,党进大怒,把它烹熟吃了。因病去世,终年五十一岁,追赠侍中。
党进出身军伍,相貌魁伟,平常总是恭敬谨慎,每次穿甲胄时,毛发都竖了起来。先前,禁军中的军校,从都虞候以上,把自己掌握的兵数都写在棍棒上,像笏记那样。太祖有一天问党进管理多少兵士,党进不识字,把棍棒举起给太祖看说:“都在这个上面。”皇上因为他朴实,越发器重他。曾经奉诏巡察京城,听说百姓有人喂养禽兽,党进只要看见了一定取来放走,骂道:“买肉不拿去供养父母,却用来喂养禽兽吗!”太宗曾经让亲吏拿着幼鹰从闹市走过,党进看到了马上要放掉幼鹰,亲吏说:“这是晋王的鹰!”党进于是告诫他说:“你要认真养护。”百姓传为笑话,他的变诈又像这样。杜重威的子孙有人生活贫困,党进把月俸分给他,士大夫有人感到惭愧。

诗人脱脱资料

注释译文作者脱脱

脱脱(1314年-1356年),亦作托克托、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元朝元统二年,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至元六年农历十月..... 查看详情>>

诗人脱脱作品: 《程颐传》 《呼延赞传》 《赵子崧传》 《刘光祖传》 《田况传》 《赵子潚传》 《完颜承晖传》 《邹浩传》 《尹继伦传》 《宋史·王信传

《余良肱传》相关文言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