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夜行船》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诗人:苏轼古诗:雨中花·夜行船更新时间:2017-10-31
《雨中花·夜行船》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追述春光中无缘赏花的缺憾,下片写秋日赏花的感触。全词语浅情深,出人意表,表露了词人对名花爱赏的真诚,也寄寓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九月,在知密州任所的苏轼听说有一枝牡丹偶然开放,他的心禁不住为之一动,于是特意置酒会客,共赏名花,并挥笔写下了这首《雨中花》。
注释
⑴花时:花开的时节。
⑵荡扬:轻轻地飘飞、扬起。
⑶柳絮榆钱:飘扬的柳花和榆荚。
⑷甲第:权贵的宅院。名园:有名气的园林。
⑸“国艳”二句:指牡丹。唐李正持咏牡丹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的诗句。“国色带酒”指绯红色牡丹,今名“醉杨妃”。“天香染衣”指贡黄色牡丹,今名“御袍黄”。袂,衣袖。
⑹高会:场面盛大的宴会。短景:短促的光阴。
⑺清商:指秋天。
⑻不暇馀妍:是说牡丹艳丽的日子不长了。妍,美丽。
白话译文
今年百花盛开的时节,整天吹着东风,深院高墙里面,散发着轻轻的茶烟。只有绿苔和芳草,柳絮和榆钱。听说城西,长廊连着古寺,甲第带着名园。那里有“醉贵妃”和“御黄袍”这两种珍稀牡丹,使我留恋。
清明已经过了,残花无处可归,对此不禁泪洒怀前。渐近深秋了,为何这枝牡丹,依然这般红艳?还是设宴会客,暂且追随那稍纵即逝的时光吧,这难逢的牡丹秋日花开,肃杀的秋风可不会怜惜。还不如留住这美妙姿色,开在明年春天。

诗人苏轼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 查看详情>>

诗人苏轼作品: 《西新桥·昔桥本千柱》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 《赠孙莘老七绝》 《追饯正辅表兄至博罗赋诗为别》 《水调歌头·公旧序云: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公曰:此诗固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诗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之》 《南歌子·湖景》 《和陶归园田居·坐倚朱藤杖》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 《夜饮·短衫压手气横秋》 《读开元天宝遗事

古诗《雨中花·夜行船》的名句翻译赏析

《雨中花·夜行船》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