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先生筇杖是生涯》注释翻译

朝代:宋代诗人:朱敦儒古诗:朝中措·先生筇杖是生涯更新时间:2018-05-08
注释
①先生:作者的自称。筇(qióng)杖:即竹杖。
②把住:控制住。
③放行:出行。
④旗亭:代指酒楼。
⑤萧寺:佛寺。
白话翻译
我每日里携杖云游四海为家,秋夜赏月,春日品花。逢人见事不再起憎爱之心,把自己的身心都交付大自然的山水云霞。
飘飘然来去随心所欲,有时到酒肆里打酒,有时到萧寺里讨茶。我就像一只黄鹂栖飞不定,不知道明天又落到了谁家。
这首词是朱敦儒的晚年之作,全词表现了一种出尘旷达的悠闲境界。
“先生筇杖是生涯”,开头一语是全词意蕴的形象的总概括,“筇杖”,乃竹杖;“先生”,乃自谓。词人把自己的晚年生活以“筇杖生涯”进行涵盖,就表明他已无心于世事,完全寄情于自然山水之间。“挑月更担花”写出了山野风情之美与身在山野的惬意。以竹筇挑月、担花既能令人想见他在花前月下悠然自得的神态,也可体味出词人吟风弄月的情趣。“把住都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二句仍是承“筇杖”的意象进行生发,前句以“把住”筇杖作为眼前社会现实的象征,词人看透了世事的云翻雨覆,对它们‘已无所谓爱憎可言,后句把倚杖而行作为他对生活的向往,他所行之处烟霞缭绕,不啻是他理想生涯的寄托。词人在“筇杖”这一意象上该凝聚很多思想情感,寄寓了十分丰富的意蕴。
下阕仍承“竹筇”的意象进行放逸之情的抒发。“飘然携去”之句就是写他倚杖而行的处处踪迹,他携着它(筇杖)到“旗亭问酒”,到“萧寺寻茶”,一“寻”一“问”暗示词人生计的清寒,神情潇洒落拓。结尾二句尤为妙笔,词人比喻自己是一只飞止无定的黄鹂,性之所至不知会飞到谁家,朱教懦晚年犹如此风趣诙谐,以活泼小巧的黄鹂自喻,表现作者有一颗天真的赤子之心。

诗人朱敦儒资料

注释翻译作者朱敦儒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 查看详情>>

诗人朱敦儒作品: 《苏幕遮·瘦仙人》 《念奴娇·别离情绪》 《洞仙歌·赠太易》 《念奴娇·见梅惊笑》 《绝句·青罗包髻白行缠》 《忆秦娥·歌锺列》 《浪淘沙·白菊好开迟》 《蓦山溪·夜来雨过》 《渔家傲·石夷仲一姬去念之止小妓燕燕》 《念奴娇·晚凉可爱

《朝中措·先生筇杖是生涯》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