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误》创作背景

朝代:清代诗人:曹雪芹古诗:终身误更新时间:2017-04-03

《终身误》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的散曲。此曲写贾宝玉婚后仍不能忘怀死去的林黛玉,与薛宝钗徒有“金玉良姻”的虚名,实则终身寂寞。

(1)金玉良姻:指宝玉与宝钗的婚姻。小说中曾写薛宝钗的金锁“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上面所錾的两句吉利话与贾宝玉出生时衔来的那块通灵玉上“癞僧所镌的篆文”,“是一对儿”。薛姨妈也说:“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
(2)木石前盟:“金玉良姻”的对立面,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缘。作者写贾宝玉、林黛玉生前有一段旧缘和盟约:绛珠草为酬报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之惠,要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俺只念木石前盟”是宝玉始终忘不了林黛玉。
(3)“空对”句:意思是说宝玉与宝钗婚后,虽为夫妻而缺少真正的爱情。山中高士,比宝钗,喻其清高、洁身自好。雪,“薛”的谐音,指宝钗,兼喻其冷。 宝玉与宝钗维持着夫妻相敬如宾的表面虚礼。宝玉对这样的生活始终不满,所以后面说“到底意难平”。
(4)“世外”句:“世外仙姝”,指林黛玉本为绛珠仙子。姝,美女。寂寞林,写明黛玉孤独死去。此句写结了婚以后,贾宝玉总是念念不忘林黛玉,他爱的是林黛玉,所以“意难平”。无论宝钗对他如何恭敬,对他服侍得怎么好,他也是“意难平”,无法忘怀林黛玉。
(5)“叹人间”句:这是宝玉对自己与宝钗和黛玉之间两段情缘发出的感叹:直到今天,才终于相信人间之事始终都是美中不足的。虽然与黛玉惺惺相惜,互为知己,两情相悦,却抵不过天命。
(6)“齐眉举案”句:《后汉书·梁鸿传》中记载,梁鸿家贫,但妻子孟光对他十分恭顺,每次送饭给他时都把食盘举得同眉毛一样高。后因以“举案齐眉”为封建妇道的楷模。案,有足的小食盘。虽然薛宝钗恪守妇道,但宝玉却始终放不下黛玉,意难平。“终身误”既可说是宝玉未能与知己黛玉相伴一生,也可说是宝钗费尽心机嫁得宝玉,却得不到应得的爱,宝玉最后出家,留她一人独守空闺,误了终身。

诗人曹雪芹资料

创作背景作者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 查看详情>>

诗人曹雪芹作品: 《自题一绝》 《仙宫房内对联》 《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 《孽海情天对联》 《嘲顽石幻相·女娲炼石已荒唐》 《红楼梦诗词·第九十八回》 《问菊·欲讯秋情众莫知》 《桃花行·桃花帘外东风软》 《红楼梦·收尾·飞鸟各投林》 《五美吟·明妃

《终身误》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