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萸香慢·近重阳偏多风雨》赏析

朝代:宋代诗人:姚云文古诗:紫萸香慢·近重阳偏多风雨更新时间:2017-11-16
这首《紫萸香慢》应为姚云文自创词调。此词借重阳佳节发羁愁、念远之慨,含蓄而深沉地表达自己的亡国之哀,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沧桑之痛。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首句交待了大致背景,时近重阳,阴雨连绵,难得遇上一个晴朗的好天气,故与友人结伴出城秋游。
“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南朝时宋武帝刘裕北伐前曾于重阳日在荒台大宴官兵。“正自”句隐含了词人对故国的思念,对南宋不思振作终至亡国的愤慨。怕登高台,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国破家亡的伤痛。
“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据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曾取头上葛巾滤酒。老兵此处应指当初和自己同生共死的战友。结句无限凄清,从文中的“荒台”、“老兵”可以想见,词人曾经参加过抗元战争,有过戎马生涯。“座上已无老兵”,旧友或已亡故沙场或已风烛残年,已经不能和从前一样漉酒插花,指点江山了,想起这些,心中无限的感伤。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平。”过片几句通过环境的凄清表现心中的凄清,忧愁实在是太深了,尽管一个劲儿地作诗填词,也无法抹平这份久久的积怨。
“记长楸走马、雕弓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道、汉家陵。赐,梦谁道、汉家陵。”此处化用曹植《名都篇》:“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古时的风俗,重阳节登高要插戴茱萸。词人回忆当初,感慨万千,于凄怆之中流露出愤激之情。“紫萸”句暗示故国已亡。
“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乌纱,此处用典《旧唐书舆服志》“乌纱帽者,视朝及见宴宾客之服也。”此处用晋朝孟嘉登高落帽的故事。束片,满是深沉的哀痛。

《乡思》是北宋诗人李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这首诗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诗人姚云文资料

赏析作者姚云文

姚云文,宋末元初知名文学家,字圣瑞,号江村,江西高安人。咸淳四年进士。入元,授承直郎,抚、建两路儒学提举。有《江村遗稿》,今不传。《全宋词》存词九首。..... 查看详情>>

诗人姚云文作品: 《蝶恋花·春到海棠花几信》 《蝶恋花·春到海棠花几信》 《紫萸香慢·近重阳偏多风雨》 《洞仙歌·燕窠香湿》 《如梦令·昨夜佳人凭酒》 《摸鱼儿·渺人间》 《如梦令·昨夜佳人凭酒》 《齐天乐·柳花引过横塘路》 《洞仙歌·燕窠香湿》 《大愚寺即事·雷公逐龙度松丫

《紫萸香慢·近重阳偏多风雨》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