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汉 > 范晔 > 鲍永传原文及翻译赏析

鲍永传

朝代:两汉作者:范晔更新时间:2018-09-06
鲍永字君长,上党屯留人也。父宣,哀帝时任司隶校尉,为王莽所杀。永少有志操,习欧阳《尚书》。初为郡功曹。莽以宣不附己,欲灭其子孙。都尉路平承望风旨,规欲害永。太守苟谏拥护,召以为吏,常置府中。永因数为谏陈兴复汉室,剪灭篡逆之策。谏每戒永曰:“君长幾事不密,祸倚人门。”永感其言。及谏卒,自送丧归扶风,路平遂收永弟升。太守赵兴到,闻乃叹曰:“我受汉茅土,不能立节,而鲍宣死之,岂可害其子也!”敕县出升,复署永功曹。时,有矫称侍中止传舍者,兴欲谒之。永疑其诈,谏不听而出,兴遂驾往,永乃拔佩刀截马当匈①,乃止。后数日,莽诏书果下捕矫称者,永由是知名。
更始②二年征,再迁尚书仆射,行大将军事。永至河东,因击青犊,大破之,更始封为中阳侯。永虽为将率,而车服敝素,为道路所识。
时赤眉害更始,三辅道绝。光武即位,遣谏议大夫储大伯,持节征永诣行在所。永疑不从,乃收系大伯,遣使驰至长安。既知更始已亡,乃发丧,出大伯等,封上将军列侯印绶,悉罢兵,但幅巾与诸将及同心客百余人诣河内。帝见永,问曰:“卿众所在?”永离席叩头曰:“臣事更始,不能令全,诚惭以其众幸富贵,故悉罢之。”时攻怀未拔,帝谓永曰:“我攻怀三日而兵不下,关东畏服卿,可且将故人自往城下譬之。”即拜永谏议大夫。至怀,乃说更始河内太守,于是开城而降。
时董宪裨将屯兵于鲁,侵害百姓,乃拜永为鲁郡太守。永到,击讨,大破之,降者数千人。帝嘉其略,封为关内侯,迁杨州牧。会遭母忧,去官,悉以财产与孤弟子。建武十一年,征为司隶校尉。帝叔父赵王良尊戚贵重,永以事劾良大不敬,由是朝廷肃然,莫不戒慎。乃辟扶风鲍恢为都官从事,恢亦抗直不避强御。帝常曰:“贵戚且宜敛手,以避二鲍。”其见惮如此。
永行县到霸陵,路经更始墓,引车入陌,从事谏止之。永曰:“亲北面事人,宁有过墓不拜!虽以获罪,司隶所不避也。”遂下拜,哭尽哀而去。西至扶风,椎牛上苟谏冢。帝闻之,意不平,问公卿曰:“奉使如此何如?”太中大夫张湛对曰:“仁者行之宗,忠者义之主也。仁不遗旧,忠不忘君,行之高者也。”帝意乃释。

范晔资料

鲍永传作者范晔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人,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范晔出身士族家庭,元熙二年(420年),刘裕代晋称帝,范晔应招出仕,任彭城王刘义康门下冠军将军、秘书丞;元嘉九年(432年),因得罪刘义康,..... 查看详情>>

范晔古诗代表作品: 《谯玄传》 《樊英传》 《董宣传》 《李通传》 《和熹邓皇后纪》 《冯鲂传》 《梁统传》 《强项令》 《崔瑗传》 《王丹传

鲍永传原文及翻译赏析

鲍永字君长,是上党屯留人。他的父亲鲍宣,在哀帝时候担任司隶校尉,为王莽所杀。鲍永年少时就有志向与节操,学习欧阳生的《尚书》。起初担任郡功曹。王莽因为鲍宣不阿附自己,就想灭掉他的子孙。都尉路平揣摩迎合王莽的心意,打算要杀害鲍永。太守苟谏保护鲍永,把他召来担任自己手下的官吏,经常安排他在自己的府中。鲍永于是就屡次向苟谏...'

查看详情>>

文言文《鲍永传》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孙晷见人饥寒》 - - 无名氏 - - 孙晷,字文度,吴国富春人。晷为儿童时,神明清审,志气贞立。及长,恭孝表约,学识有理义。虽家丰厚,而晷常布衣蔬食,躬亲垄亩,诵咏不废,欣然独得。父母起居尝馔,虽诸兄亲馈,而晷不...
  • 文言文《陈祗传》 - - 陈寿 - - 陈祗字奉宗,汝南人,许靖兄之外孙也。少孤,长于靖家。弱冠知名,稍迁至选曹郎,矜厉有威容。多技艺,挟数术,费祎甚异之,故超继允内侍。吕乂卒,祗又以侍中守尚书令,加镇军将军,大...
  • 文言文《归钺传》 - - 归有光 - - 孝子钺,字汝威。早丧母,父更娶后妻,生子,孝子由是失爱。母常喋 喋罪过鉞,父提孝子,辄索大杖与之,曰:“毋徒手,伤乃力也。” 家贫,食不足以赡,饭将熟,即罪过孝子,父大...
  • 文言文《司马温公行状》 - - 苏轼 - - 公讳光,字君实。年十五,书无所不通。年二十,举进士甲科。改奉礼郎。以天章公在杭,辞所迁官,求签书苏州判官事以便亲,许之。未上,丁太夫人忧。未除,丁天章公忧。执丧累年,毁...
  • 文言文《王羲之传》 - - 房玄龄 - -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
  • 文言文《张永明传》 - - 朱由检 - - 张永明,字钟诚,乌程人。嘉靖十四年进士。除芜湖知县。献皇后梓宫南祔,所过繁费不赀。永明垩江岸佛舍为殿,供器饰箔金,财用大省。寻擢南京刑科给事中。寇入大同,山西总督...
  • 文言文《郭守文传》 - - 脱脱 - - 郭守文,字国华,并州太原人。父晖,从周祖征河中,战死。守文年十四,居丧哀毁,周祖怜之,召隶帐下。广顺初,补左班殿直。宋初,迁西头供奉官。蜀平,迁知简州。时剑外多寇,守文悉招...
  • 文言文《司空图传》 - - 欧阳修 - -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王凝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凝起拜宣歙观察使,乃辟置幕府。召为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
  • 文言文《马璘传》 - - 刘昫 - - 马璘,扶风人也。祖正会,右威卫将军。父晟,右司御率府兵曹参军。璘少孤,落拓不事生业。年二十余,读《马援传》至“大丈夫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而归”,慨然叹曰...
  • 文言文《夏侯渊传》 - - 魏收 - - 夏侯渊字妙才,惇族弟也。太祖居家,曾有县官事,渊代引重罪,太祖营救之,得免。太祖起兵,以别部司马、骑都尉从。十七年,太祖乃还邺,以渊行护军将军,督朱灵、路招等屯长安,击破...
  • 文言文《卓茂传》 - - 范晔 - -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性宽仁恭爱。乡党故旧,虽行能与茂不同,而皆爱慕欣欣焉。初辟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称为长者。初辟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称为长者。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
  • 文言文《高帝纪上》 - - 班固 - -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母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父太公往视,则见交龙于上。已而有娠,遂产高祖。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 文言文《孟子荀卿列传》 - - 司马迁 - -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自天...
  • 文言文《数峰亭记》 - - 戴名世 - - 余性好山水,而吾桐山水奇秀,甲①于他县。吾卜居②于南山,距县治二十余里,前后左右皆平岗,逶迤③回合,层叠无穷,而独无大山;水则仅陂④堰⑤池塘而已,亦无大流。至于远山之环...
  • 文言文《蜀鄙二僧》 - - 无名氏 - -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6,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
  • 文言文《许衡不食梨》 - - 宋濂 - - 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
  • 文言文《青丘子歌》 - - 高启 - - 青丘子,泬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何年降谪在世间,向人不道姓与名。蹑?厌远游,荷锄懒躬耕。有剑任羞涩,有书任纵横。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但好觅诗句,自...
  • 文言文《心术》 - - 苏洵 - -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
  • 文言文《祭鳄鱼文》 - - 韩愈 - -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 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后王...
  • 文言文《对楚王问》 - - 宋玉 - -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