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汉 > 东方朔 > 答客难原文及翻译赏析

答客难

朝代:两汉作者:东方朔更新时间:2018-08-14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持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何故也?”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廪,泽及后世,子孙长享。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慴,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传曰:‘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故曰:时异事异。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九皐,声闻于天’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所以日夜孽孽,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譬若鶺鴒,飞且鸣矣。……
“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于予哉?若夫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
“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犹是观之,譬由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

东方朔资料

答客难作者东方朔

东方朔,本姓张,字曼倩,西汉平原郡厌次县人。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他曾..... 查看详情>>

东方朔古诗代表作品: 《自悲·居愁勤其谁告兮》 《七谏·自悲》 《嗟伯夷·穷隐处兮窟穴自藏》 《六言·合樽促席相娱》 《初放·平生于国兮长于原壄》 《歌·陆沉于俗》 《七谏·谬谏》 《沉江·惟往古之得失兮》 《七谏·哀命》 《谬谏·怨灵修之浩荡兮

答客难原文及翻译赏析

《答客难》以主客问答形式,说生在汉武帝大一统时代,“贤不肖”没有什么区别,虽有才能也无从施展,“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揭露了统治者对人才随意抑扬,并为自己鸣不平。此文语言疏朗,议论酣畅,刘勰称其“托古慰志,疏而有辨”(《文心雕龙·杂文》)。扬雄的《解嘲》、班固的《答宾戏》、张衡的《...'

查看详情>>

注释[1]苏秦、张仪:战国纵横家。苏秦主合纵,张仪主连横。[2]执戟:指执戟侍从的官。[3]黈(音偷上声)纩:黄色丝绵,悬于冕之两边。[4]圣人:指孔子。前所引诸语皆孔子所云。见《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5]许由:尧时隐士。尧让天下,不受,隐于颖水之滨。[6]接舆:孔子时隐士。曾狂歌讥孔子,称楚狂。[7]范蠡:越王谋臣,助勾践灭吴后,退隐五湖[...'

查看详情>>

“难”是西汉东方朔首创的一种古文体。据《汉书》本传,东方朔向武帝上书,“陈农战强国之计”,遭到冷遇,他便作《答客难》,用来自慰。文中假设有客话难东方朔,讥他官微位卑而务修圣人之道不止,他进行答辩。先说武帝时与战国时士人处境不同,遭遇自然而异;进而说修身是士人本分,不能因时而异;最后说士人的境遇因时而异...'

查看详情>>

文言文《答客难》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孔子穷于陈蔡之间》 - - 庄子 - -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猋氏之风,有其具而无其数,有其声而无宫角,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于人之心。颜回端拱还目而窥之。仲尼恐其广己而造大也...
  • 文言文《治狱》 - - 龚自珍 - - 客问龚自珍曰:“子之南也,奚所睹?”曰:“异哉!睹书狱者①。”“狱如何?”曰:“古之书狱也以狱,今之书狱也不以狱。微独南,邸抄②之狱,...
  • 文言文《齐州泺源石桥记》 - - 苏辙 - - 泺水之源,发于城之西南山下,北流为瑝,其浅可揭。城之西门,跨而为桥。自京师走海上者,皆道于其上。每岁霖雨,南山水潦暴作,汇于城下,桥不能支,辄败。熙宁六年,七月不雨,明年夏...
  • 文言文《中大夫陕府左司马李公墓志铭》 - - 韩愈 - - 公讳郱,字某,雍王绘之后。王孙道明,唐初以属封淮阳王,又追王其祖父。曰雍王、长平王。淮阳王生景融,景融亲益疏,不王;生务该,务该生思一,思一生岌。比四世,官不过县令州佐,然...
  • 文言文《田公墓志铭》 - - 王安石 - - 公讳况,字元均。少卓荦有大志,好读书,书未尝去手,无所不读,盖亦无所不记。其为文章,得纸笔立就,而闳博绮丽称天下。初举进士,赐同学究出身,不就。后数年,遂中甲科,补江宁府观...
  • 文言文《文惩范公神道碑铭》 - - 欧阳修 - - 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自刻益苦。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
  • 文言文《列子学射》 - - 列子 - -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
  • 文言文《元史·叶李传》 - - 宋濂 - - 叶李,杭州人。少有奇质,从学于太学博士义,补京学生。会贾似道复入相,益骄肆自颛,创置公田关子,其法病民甚,中外毋敢指议。李乃伏阙上书,攻似道,其略曰:“三光舛错,宰执...
  • 文言文《舒元舆传》 - - 欧阳修 - - 舒元舆,婺州东阳人。地寒,不与士齿。始学,即警悟。去客江夏,节度使郗士美异其秀特,数延誉。元和中举进士见有司钩校苛切既试尚书虽水炭脂炬餐具皆人自将吏一倡名乃得入...
  • 文言文《马价十倍》 - - 刘向 - -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
  • 文言文《晋世家》 - - 司马迁 - - 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武王崩...
  • 文言文《艾子之邻人》 - - 无名氏 - - 艾子晨饭毕,游于门外,见其邻担两犬而西。艾子呼而问曰:“吾子以犬安之?”邻人曰:“欲售诸屠。”艾子曰:“恶为屠?”邻人指犬而骂曰:&ldquo...
  • 文言文《望洋兴叹》 - - 无名氏 - -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
  • 文言文《大学之道》 - - 无名氏 -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
  • 文言文《陶渊明酒趣》 - - 无名氏 - - 王弘令陶潜故人斋酒,要潜于栗里。潜有脚病,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及见,欣然便共饮,俄顷弘至,亦无忤也。九月九日陶潜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逢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
  • 文言文《齐人有一妻一妾》 - - 孟子 - -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1,其良人出2,则必餍酒肉而后反3。其妻问所与饮食者4,则尽富贵也5。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6,尽富贵也,而未尝...
  • 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 - - 韩非 - -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 文言文《隋侯救蛇得珠》 - - 无名氏 - - 昔隋侯因使入齐,路行深水沙边,见一小蛇,于热沙中宛转,头上出血。隋侯哀之,下马以鞭拨入水中。一夕,梦见一山儿持珠来,见隋侯,且拜且曰:“曩蒙大恩,救护得生,今以珠酬,请...
  • 文言文《喜雨亭记》 - - 苏轼 - -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
  • 文言文《鱼我所欲也》 - - 孟子 -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