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 > 桑悦 > 独坐轩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独坐轩记

朝代:明代作者:桑悦更新时间:2019-01-16
予为西昌校官,学圃中筑一轩,大如斗,仅容台椅各一,台仅可置经史数卷。宾至无可升降,弗肃以入,因名之曰“独坐”。予训课之暇,辄憩息其中,上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次窥关闽濂洛数君子之心⑴,又次则咀嚼《左传》、荀卿、班固、司马迁、扬雄、刘向、韩柳欧苏曾王之文,更暇则取秦汉以下古人行事之迹,少加褒贬,以定万世之是非。悠哉悠哉,以永终日。轩前有池半亩,隙地数丈,池种芰荷,地杂植松桧竹柏。
予坐是轩,尘坌不入,胸次日拓,又若左临太行,右挟东海,而荫万间之广厦也。且坐惟酬酢千古⑵,遇圣人则为弟子之位,若亲闻训诲;遇贤人则为交游之位,若亲接膝而语;遇乱臣贼子则为士师之位,若亲降诛罚于前。坐无常位,接无常人,日觉纷挐纠错,坐安得独?虽然,予之所纷絮纠错者,皆世之寂寞者也。而天壤之间,坐予者寥寥,不谓之独,亦莫予同。作《独坐轩记》。

桑悦资料

独坐轩记作者桑悦

桑悦(1447-1513)明代学者。字民怿,号思亥,南直隶苏州府常熟(今属江苏)人。成化元年举人,会试得副榜。除泰和训导,迁柳州通判,丁忧,遂不再出。为人怪妄,好为大言,以孟子自况,谓文章举天下惟悦,次则祝允明。工于..... 查看详情>>

桑悦古诗代表作品: 《感怀诗·游气日氤氲》 《感怀诗·飞泉出高壑》 《小游仙·胸藏星宿是天文》 《感怀诗·子牙钓渭滨》 《感怀诗·异域有海水》 《赠萧时清》 《去郡有日感今怀古触景兴思和文公北山纪行留作郡中话柄》 《送春·年换朱颜去》 《游仙·少年负奇气》 《感怀诗·飞泉出高壑

独坐轩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明代文人桑悦写的《独坐轩记》,极易令人联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陋室铭》。桑悦、刘禹锡二人的生活年代虽然相隔七百年,作为传统文人而持有的生活方式却是非常相似。一切的物质享受都可以降低到最低点,简陋的斗室对刘禹锡来说是“何陋之有”...'

查看详情>>

注释⑴关闽濂洛:指宋代理学的主要学派,其代表人物为关中张载,闽中朱熹、濂溪周敦颐、洛阳程颢程颐。⑵酬酢:宾主相互敬酒。为古礼仪之一种。译文我在西昌担任学官,在学堂里建起一座小屋,像斗(一种盛粮食的容器)一样大,只能放得下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桌子上只放得下几卷经史书籍。客人来了不能行礼,只好不严肃的进来,因此给它起名叫做&ldq...'

查看详情>>

《独坐轩记》是创作于明代的一篇散文,作者是桑悦。该散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干被埋没到如此境地的扼腕长叹。'

查看详情>>

文言文《独坐轩记》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游黄山记》 - - 袁枚 - -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
  • 文言文《宴客摆阔》 - - 无名氏 - - 余小时见人家请客,只是果五色①、肴五品②而已。今寻常宴会,动必用十肴,且水陆毕陈,或觅远方珍品,求以相胜。前有一士夫③请赵循斋,杀鹅二十余头,遂至形于奏牍。近一士夫...
  • 文言文《魏文侯守信》 - - 司马光 - - 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 文言文《满宠传》 - - 陈寿 - - 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也。年十八,为郡督邮。时郡内李朔等各拥部曲,害于平民,太守使宠纠焉。朔等请罪,不复抄略。守高平令。县人张苞为郡督邮,贪秽受取,干乱吏政。宠因其...
  • 文言文《徐晃传》 - - 陈寿 - -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也。为郡吏,从车骑将军杨奉讨贼有功,拜骑都尉。李傕、郭汜之乱长安也,晃说奉令与天子还洛阳,奉从其计。天子渡河至安邑,封晃都亭侯。及到洛阳,韩暹、...
  • 文言文《韩文公》 - - 沈括 - - 世人画韩退之,小面而美髯,著纱帽,此乃江南韩熙载耳。尚有当时所画,提志甚明。熙载谥文靖,江南人谓之“韩文公”,因此遂谬以为退之。退之肥而寡髯。元丰中,以退...
  • 文言文《猛狗与社鼠》 - - 韩非 - - 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ldq...
  • 文言文《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 - - 韩非 - - 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不去,则甚害田者;去之,则不足以徵甲兵。於是乃倚一车辕於北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
  • 文言文《入海取沉水喻》 - - 无名氏 - -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
  • 文言文《傅祗传》 - - 房玄龄 - - 傅祗字子庄,性至孝,早知名,以才识明练称。武帝始建东宫,起家太子舍人,累迁散骑黄门郎,赐爵关内侯。母忧去职。服终,为荥阳太守。自魏黄初大水之后,河济泛溢。祗乃造沈莱堰...
  • 文言文《袁宪传》 - - 姚思廉 - - 袁宪,字德章,幼聪敏。梁武帝修建庠序,其一在宪宅西,宪常招引诸生,与之谈论,同辈咸嗟服焉。大同八年,宪时年十四,被召为国子正言生,谒祭酒到溉,溉目而送之,爱其神彩。在学一岁...
  • 文言文《胡灐传》 - - 朱由检 - - 胡灐,字源洁,武进人。生而发白,弥月乃黑。建文二年举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永乐元年迁户科都给事中。五年遣灐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
  • 文言文《成遵传》 - - 宋濂 - - 成遵,南阳穰县人也。幼敏悟,读书日记数千百言。家贫,勤苦不废学问。二十能文章。时郡中先辈无治进士业者,遵欲为,以不合程式为患。会杨惠初登第,来尹穰,遵乃书所作数十篇...
  • 文言文《王昶传》 - - 陈寿 - - 王昶字文舒,太原晋阳人也。少与同郡王凌俱知名。文帝在东宫,昶为太子文学,迁中庶子。文帝践阼,徙散骑侍郎,为洛阳典农。时都畿树木成林,昶斫开荒莱,勤劝百姓,垦田特多。迁...
  • 文言文《魏书·陈矫传》 - - 魏收 - - 陈矫字季弼,广陵东阳人也。避乱江东及东城,辞孙策、袁术之命,还本郡。太守陈登请为功曹,使矫诣许①。谓曰:“许下论议,待吾不足;足下相为观察,还以见诲。”矫还...
  • 文言文《板桥诵书》 - - 郑板桥 - - 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之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之。又好大言,自负太过,谩骂无择。诸先辈皆侧目,戒勿与往来。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不苟同...
  • 文言文《裴倍姑父外廉内贪》 - - 无名氏 - - 裴佶常话:少时姑夫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未竟,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谒。姑夫怒呵...
  • 文言文《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 - 韩愈 - -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
  • 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 - - 魏徵 - -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
  • 文言文《廉颇蔺相如列传》 - - 司马迁 - -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