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汉 > 司马迁 > 游侠列传序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侠列传序

朝代:两汉作者:司马迁更新时间:2017-06-15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菜色陈、蔡。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灾,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享其利者为有德。”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浮沉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然儒、墨皆排摈不载。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时扞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立,士不虚附。至如朋党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与豪暴之徒同类而共笑之也。

司马迁资料

游侠列传序作者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查看详情>>

司马迁古诗代表作品: 《项羽本纪赞》 《孔子世家赞》 《孙子传》 《韩信始为布衣时》 《傅靳蒯成列传》 《屈原列传·屈原者》 《苏秦列传》 《韩世家》 《毛遂自荐》 《曹相国世家

游侠列传序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侠列传序》在艺术手法方面颇具特色:其一为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衬托手法。总的来说是用儒侠作对比,借客形主,从而烘托出游侠的可贵品质。在行文过程中,又分几层进行对比。一类儒者是靠儒术取得了高官的人,他们虚伪狡诈,毫无信义可言,仅凭有权有势,就受到称赞。这与济人之危、奋不顾身的游侠反而受到污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一类...'

查看详情>>

注释 1、韩子:韩非,战国时期韩国人,法家代表人物,著有《韩非子》,下文引自《韩非子·五蠹》。 2、《春秋》:这里泛指史书。 3、季次:公皙哀,字季次,齐国人,孔子弟子。原宪:字子思,鲁国人,孔子弟子。 4、独行君子:指独守个人节操,而不随波逐流之人。 5、已诺必诚:已经答应人家的事情,一定要兑现。 6、虞舜窘于井廪:指虞舜为其父瞽叟和其弟...'

查看详情>>

《游侠列传序》是《史记·游侠列传》的前序。游侠,是指重诺守信言必信,轻生取义的人,即侠客、剑侠等。在文中,司马迁运用对比、衬托手法突出了布衣之侠高贵品质,对他们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亦表露强烈不满,揭示社会的黑暗与不平,深化主题。反复咏叹以增加抒情性。而字里行间充满作者的爱憎态度。是为史记名文。...'

查看详情>>

文言文《游侠列传序》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王勃拟腹稿》 - - 无名氏 - - 王勃所至,请托为文,金帛丰积,人谓心织舌耕。每为碑颂,先磨墨数升,引被掩面而卧。忽起,一笔书之,初不窜点,时人谓之腹稿。...
  • 文言文《原不识字》 - - 无名氏 - - 有延师教其子者,师至,主人曰:“家贫,多失礼于先生,奈何!”师曰:“何言之谦,仆固无不可者。”主人曰:“蔬食,可乎?”曰:“可。”主人...
  • 文言文《一字师》 - - 无名氏 - - 郑谷在袁州,齐己因携所为诗往谒焉。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笑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则佳。&rd...
  • 文言文《赵云传》 - - 陈寿 - -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
  • 文言文《雍里先生文集序》 - - 归有光 - - 雍里先生少为南都吏曹,历官两司,职务清简,惟以诗文自娱。平居,言若不能出口,或以不知时务疑之。及考其莅官所至,必以经世为心,殆非碌碌者。嗟夫!天下之俗,其敝久矣。士大夫...
  • 文言文《洧南居士传》 - - 归有光 - - 清南居士者,姓杜氏,名孟乾。其先自魏滑徙扶沟,邑居洧水南,故以为号。曾祖清,以明经任大同经历;祖璿,赠户部主事;父绍,进士,官户部主事。居士少为诸生,已有名,岁大比,督学第其文...
  • 文言文《文章繁简》 - - 顾炎武 - - 韩文公作《樊宗师墓铭》曰:“维古于辞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后皆指前公相袭,从汉迄今用一律。”此极中今人之病。若宗师之文,则惩时人之失而又失之者也。作...
  • 文言文《杨雍建传》 - - 赵尔巽 - - 杨雍建,字自西,浙江海宁人。顺治十二年进士,授广东高要知县。时方用兵,总督驻高要。师行征民夫,吏虑其逃,絷之官廨。当除夕,雍建命徙廊庑,撤肴馔①畀之。师中索榕树枝制绳...
  • 文言文《张俭传》 - - 刘昫 - - 张俭,雍州新丰人,隋相州刺史、皖城公威之孙也。俭即高祖之从甥也。贞观初,以军功累迁朔州刺史。时颉利可汗自恃强盛,每有所求,辄遣书称敕。缘边诸州,递相承禀。及俭至,遂...
  • 文言文《冯定传》 - - 刘昫 - - 冯定,字介夫。仪貌壮伟,与宿俱有文学,而定过之。贞元中皆举进士,时人比之汉朝二冯君。于頔牧姑苏也,定寓焉,頔友于布衣间。后頔帅襄阳,定乘驴诣军门;吏不时白,定不留而去。...
  • 文言文《让县自明本志令》 - - 陈寿 - -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
  • 文言文《臧霸传》 - - 魏收 - - 臧霸字宣高,泰山华人也。父戒,为县狱掾,据法不听太守欲所私杀,太守大怒,令收戒诣府,时送者百余人。霸年十八,将客数十人径于费西山中要夺之,送者莫敢动,因与父俱亡命东海,由...
  • 文言文《周泽传》 - - 范晔 - - 周泽字稺都,北海安丘人也。少习《公羊严氏春秋》,隐居教授,门徒常数百人。建武末,辟大司马府,署议曹祭酒。数月,征试博士。中元元年,迁黾池令。奉公克己,矜恤孤羸,吏人归爱...
  • 文言文《崔骃传》 - - 范晔 - - 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属文。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常以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
  • 文言文《景公饮酒数日而乐》 - - 晏婴 - - 景公饮酒数日而乐,释衣冠,自鼓缶,谓左右曰:“仁人亦乐是乎?”梁丘据对曰:“仁人之耳目,亦犹人也,夫奚为独不乐此也?”公曰:“趣驾迎晏子。”...
  • 文言文《三游乌龙潭记》 - - 谭元春 - - 予初游潭上,自旱西门左行城阴下[1],芦苇成洲,隙中露潭影。七夕再来,又见城端柳穷为竹,竹穷皆芦,芦青青达于园林。后五日,献孺召焉[2]。止生坐森阁未归[3],潘子景升、钟子...
  • 文言文《游鲦亭记》 - - 欧阳修 - - 禹之所治大水,岷山导江,其一也。江出荆州,合沅、湘,合汉、沔,以输之海,其为汪洋诞漫,蛟龙水物之所凭,风涛晦冥之变怪,壮哉,是为勇者之观也。吾兄晦叔为人慷慨,喜义勇而有大志...
  • 文言文《祈梦决狱》 - - 纪昀 - - 曩有县令,遇杀人狱不能决,蔓延日众,乃祈梦于城隍祠。梦神引一鬼,首戴瓷盎,盎中种竹十余竿,青翠可爱。觉而检案中有姓祝者,竹祝音同,意必是也。穷治无迹。又检案中有名节者...
  • 文言文《洪承畴二事》 - - 无名氏 - - 洪经略入都后,其太夫人犹在也。自闽迎入京。太夫人见经略大怒骂,以杖击之,数其不死之罪。曰:“汝迎我来,将使我为旗下老婢耶?我打汝死,为天下除害。”经略疾走...
  • 文言文《阴饴甥对秦伯》 - - 左丘明 - - 十月,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 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也。曰:‘必报仇,宁事戎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