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史记 > 50章 > 曹相国世家

史记

《史记》50章曹相国世家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曹相国世家

书籍:史记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6
平阳侯曹参,是沛县人。
秦朝时是沛县的狱吏属员,而萧何是主吏,在县中他们二人都是很有权势的官吏。
高祖任沛公而初起兵时,曹参以中涓官的身份追随他,率领军队攻打胡陵、方舆,进击秦朝郡监的军队,大败他们。
向东攻下薛地,在薛城以西攻击泗水守军。
再攻打胡陵,夺取了它。
曹参转任镇守方舆。
而方舆已经反叛投降了魏王,曹参攻打方舆。
丰邑也反叛投降魏王,曹参又去攻打丰邑。
高祖赐给曹参七大夫的爵位。
在砀地东边曹参攻打秦朝司马。。的军队,打败他,夺取了砀地、狐父和祁县的善置。
又攻打下邑以西,直到虞县,进击章邯的车骑部队。
在攻打爰戚和亢父时,曹参率先登上城墙。
曹参升任为五大夫。
向北援救阿县,攻击章邯军队,攻陷陈县,追击到濮阳。
进攻定陶,占领临济。
向南援救雍丘,攻击李由部队,打败他,杀死李由,俘虏秦军军侯一人。
秦军将领章邯打败杀死项梁时,沛公和项羽领军东归。
楚怀王任沛公为砀郡郡守,统率砀郡兵卒。
于是沛公便封曹参为执帛官,号称建成君。
又提升为戚公,隶属砀郡。
后来,曹参跟随沛公攻打东郡郡尉的军队,在成武南边打败他们。
在成阳南边攻击王离军队,又在杠里攻打他们,大败他们。
追击败军,向西直到开封,攻击赵贲军队,打败敌军,将赵贲围困在开封城中。
向西在曲遇攻击秦将杨熊的军队,打败敌军,俘虏秦军司马和御史各一人。
迁升为执圭。
跟随沛公攻打阳武,占领頧辕、缑氏,切断了黄河的渡口,在尸乡北面回击赵贲军队,打破敌军。
跟随沛公向南攻打韜县,与南城守将吕齿奇在阳城城东交战,攻陷敌阵,夺取宛城,俘虏吕齿奇,全部平定南阳郡。
跟随沛公向西攻打武关、。。关,夺取了它们。
前进攻打秦军于蓝田南边,又趁夜袭击蓝田北边,秦军大败,于是直扑咸阳,灭亡了秦朝。
项羽到了咸阳,封沛公为汉王。
汉王封曹参为建成侯。
曹参随汉王到汉中,迁升为将军。
跟随沛公回师平定三秦。
先是攻击下辩、故道、雍县、台阝县。
在好。。以南进击章平的军队,大败敌军,包围了好。。,夺取了壤乡。
攻击三秦军队于壤乡东部和高栎,打败了敌军。
又包围了章平,章平从好。。突围而逃。
乘势攻击赵贲和内史保的军队,打败敌军。
向东夺取咸阳,改名为新城。
曹参领兵固守景陵二十天,三秦派章平等人进攻曹参,曹参出城迎击,大败敌军。
汉王将宁秦赐给曹参作食邑。
曹参以将军身份领兵在废丘保卫章邯。
以中尉身份跟随汉王出临晋关。
到了河内,攻下修武,渡过围津,向东在定陶攻击龙且、项他,打败敌军。
向东攻取砀县、萧县、彭城。
攻击项藉军队,汉军大败而逃。
曹参以中尉身份包围夺取了雍丘。
王武在外黄反叛,程处在燕地反叛,曹参前往攻打,全部打败他们。
柱天侯在衍氏反叛,曹参又前往打败他们并占领了衍氏。
在昆阳攻击羽婴,追到叶县。
回师攻打武强,乘势打到荥阳。
曹参从汉中做将军、中尉,跟随汉王攻打诸侯和项羽,兵败,回到荥阳,总共两年时间。
高祖二年(前205),拜曹参为代理左丞相,进入关中屯兵驻守。
一个多月后,魏王豹反叛,曹参以代理左丞相的身份分别与韩信向东在东张城攻击魏王的将军孙。。的军队,大败敌军。
乘势攻打安邑,俘获魏王将领王襄。
在曲阳攻击魏王,追击到武垣,活捉了魏王豹。
夺取平阳,抓到魏王的母亲、妻子、儿女,全部平定魏地,共得五十二座城池。
汉王把平阳赐给曹参作食邑。
接着曹参又跟随韩信在邬东攻击赵国相国夏说的军队,大败敌军,斩杀了夏说。
韩信与原常山王张耳领兵攻下井陉,攻击成安君,而令曹参回师将赵国别将戚将军包围在邬县城中。
戚将军出城逃走,曹参追上去斩杀了他。
于是领兵来到敖仓汉王所在的地方。
韩信已攻破赵国,做了相国,向东攻击齐国。
曹参以右丞相的身份从属于韩信,攻破齐国历下的军队,于是攻下临。。。
回师平定济北郡,进攻著县、氵累阴、平原、鬲县、卢县。
接着跟随韩信攻打龙且军于上假密,大败敌军,斩杀了龙且,俘虏了他的将军周兰。
平定齐国,攻占了总共七十多县。
抓获了原齐王田广的相国田光、代国相留守的许章,以及原齐国胶东将军田既。
韩信任齐王,引兵到陈县,与汉王一同打败项羽,而曹参被留下来平定齐国境内尚未降服的人。
项籍已死,天下平定,汉王做了皇帝,韩信被徙封为楚王,齐国划分为郡。
曹参归还汉丞相印。
高祖封长子刘肥为齐王,而以曹参为齐国相国。
在高祖六年曹参被赐予列侯的爵位,与诸侯一起接受剖开的符节,爵位世世代代不断绝。
在平阳的食邑有一万六百三十户,封号叫平阳侯,废除以前所封的食邑。
曹参以齐国相国的身份攻击陈。。的将领张春的部队,打败敌军。
黥布反叛时,曹参以齐国相国的身份跟随齐悼惠王率领士兵车骑十二万人,与高祖军会合攻击黥布叛军,大破叛军。
向南到蕲县,又回师平定了竹邑、相县、萧县、留县。
曹参的功劳:总共打下了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二个县;俘虏了两个诸候王,三个诸侯国国相,六位将军,大莫敖、郡守、司马、侯、御史各一人。
孝惠帝元年(前194),废除诸侯国设置相国的法规,改曹参为齐国丞相。
曹参作齐国丞相时,齐国有七十座城邑。
当时天下刚刚平定,悼惠王年少,曹参全部招来长老诸生,征询安定聚合百姓的方法,而齐国故旧儒生有数百人,言人人殊,曹参不知如何定夺。
听说胶西有位盖公,精研黄老学说,就派人用厚礼请他来。
曹参见到盖公后,盖公对他说,治理国家的办法最好清静无为,让百姓自然安定,推阐这类道理,详尽加以陈述。
曹参于是让出正堂,让盖公居住在那里,他的治理方法主要采用黄老学术,所以当齐国丞相九年,齐国安定和睦,人们大为称赞他是贤明的丞相。
孝惠帝二年(前193),萧何去世。
史记曹参听到后,告诉门人赶快整理行装:“我将到京城接任朝廷相国。”不多久,朝廷使者果然来召曹参。
曹参临走时,嘱咐接任他齐国丞相的人说“:我把齐国的狱市托付给你,对于狱市要谨慎小心,不要干扰。”继任丞相说“:治理齐国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吗?”曹参说“:不是。
那狱市是坏人容身的地方,假使你去扰乱它,奸人到哪里去容身呢?我因此把这件事放在头等位置上。”曹参卑微时,与萧何很要好,到后来各为将、相,有了矛盾。
萧何去世前,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
曹参接替萧何为汉朝相国,办事无所变更,一切遵循萧何制定的法令。
曹参挑选郡国官吏中那些质朴而不善于文辞的忠厚长者,便召来任命为丞相史。
官吏中有善于言辞、想追求声誉的人,全都斥退他们。
曹参日夜痛饮淳厚的美酒。
卿大夫以下官吏以及宾客们见曹参不理国事,凡是来见他的人都想进言劝告。
那些人一到,曹参总是用醇酒招待他们,过了一会,那些人又想说话,曹参又让他们饮酒,直到喝醉离去,始终没有机会开口说话,像这种情况都成了常事。
相府的后园临近官吏的宿舍,官吏在宿舍里每天饮酒、唱歌、呼叫。
曹参的随从官员厌恶他们,但又不能把他们怎么样,于是请曹参到园中游玩,曹参听到了官吏们醉酒的歌声叫声,随从官吏希望曹参把他们召来处置他们。
曹参却反而取来美酒陈设坐席痛饮起来,也歌唱欢呼,与官员们相应和。
曹参看见人家有小的过错,专门帮他们隐瞒掩盖,因此相府中相安无事。
曹参的儿子曹纜作中大夫。
孝惠帝责怪曹参不理政务,以为“难道是瞧不起我吗?”于是对曹纜说:“你回家后,试着私下从从容容问你的父亲说‘:高祖刚抛下群臣逝去,皇上又年轻,您身为相国,每天喝酒,无所事事,怎么去考虑天下的安危呢?’但是不要说是我叫你这样说的。”曹纜例假日回家后,闲暇时侍奉曹参,用从皇上那里听到的话劝谏曹参。
曹参大怒,抽了曹纜二百鞭,说“:赶快回宫服侍皇上,天下大事不是你应当谈论的。”到上朝时,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惩治曹纜呢?那是我叫他劝谏您的。”曹参脱下官帽谢罪说“:陛下自己认为比起高祖来哪个更圣明英武?”皇上说“:我哪里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参又说“:陛下认为我与萧何相比哪个更为贤能?”皇上说“:您好像也赶不上萧何。”曹参说“:陛下的话说对了。
且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都制定得很明白了,如今陛下只需垂衣拱手坐享其成,曹参等谨守各自的职位,遵循原来的法度而不改变而不失误,不也就行了吗?”惠帝说:“说得好。
您休息去吧。”曹参任汉朝相国,前后共三年,去世,谥为懿侯。
儿子曹纜接替了侯位。
百姓歌颂曹参说:“萧何制定法令,严明整齐划一。
曹参接替相位,随从萧规不变。
承蒙清静无为,人民安定团结。”平阳侯曹纜,吕太后时任御史大夫。
孝文帝继位,免官为侯。
在侯位二十九年去世,谥为静侯。
儿子曹奇接替侯位,继立七年去世,谥为简侯。
儿子曹时继承侯位。
曹时娶了平阳公主,生有儿子曹襄。
曹时得了恶病,回归侯国。
继立二十三年去世,谥为夷侯。
儿子曹襄继承侯位。
曹襄娶了卫长公主,生有儿子曹宗。
曹襄继立十六年去世,谥为共侯。
儿子曹宗继承侯位。
征和二年中,曹宗因为受太子事件牵连被处死,封国被废除。
太史公说:相国曹参攻城野战的功劳之所以多,是因为他与淮阴侯韩信在一起。
到韩信已遭诛灭后,封赏列侯成就的功名,惟有曹参独占鳌头。
曹参担任汉朝相国,清静无为最被认为合乎道家的原则。
而百姓在遭受秦朝的残酷统治之后,曹参给予他们休养生息的时机,无为而治,所以天下人都称美赞扬他了。

曹相国世家相关文章

  • 君道》原文翻译 - - 《说苑》前10卷 - -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人君之道如何?”对曰:“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俗,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
  • 秋谷先生》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 - 益都李词畹言,秋谷先生南游日,借寓一家园亭中。一夕就枕后,欲制一诗,方沉思间,闻窗外人语曰:公尚未睡耶?清词丽句,已心醉十余年。今幸下榻此室,窃听绪论,虽已经月,终以不得质疑问难为恨...
  • 奇术僧》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 - 有僧游交河苏吏部次公家,善幻术,出奇不穷,云与吕道士同师,尝抟泥为豕,咒之渐蠕动,再咒之忽作声,再咒之跃而起矣。因付庖屠以供客,味不甚美。食讫,客皆作呕逆,所吐皆泥也。有一士因雨留...
  •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①。》原文翻译 - - 《三字经》40节 - - [原文]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①。  [注释]  ①方:方向、方位。 中:指南北西东四个方向的聚合点。  [译文]  南、北、西、东是四面的方位,这四个方位对应存在,是与中央点...
  • 江右游日记六》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初五日 晨餐后,别丘、夏。二里,仍出大路南。十里,登一岭,曰杨源岭。下岭,东则大溪自南而北,渡溪二里,曰东界山铺,去府已二十里。于是循溪东行,五里,曰大洋,三里,曰界下。众舟鳞次溪中,以...
  • 人到无求品自高》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公冶长 - - 这里讲到另外一个人了。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孔子有一天在感叹,他说我始终没有看见过一个够得上刚强的人。要注意这个“刚”字,脾气大不算...
  • 头滚》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苏孝廉贞下太封公昼卧,见一人头从地中出,其大如斛,在床下旋转不已。惊而中疾,遂以不起。后其次公就荡妇宿,罹杀身之祸,其兆于此耶?...
  • 水灾》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康熙二十一年,山东旱,自春徂夏,赤地千里。六月十三日小雨,始种粟。十八日大雨后,乃种豆。一日,石门庄有老叟,暮见二羊斗山上,告村人曰:“大水至矣!”遂携家播迁。村人共笑之...
  • 述而篇》原文翻译 - - 《论语》前10篇 - -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rd...
  • 伐柯》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 临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前32卦 - - (地泽临)坤上兑下《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初九,咸临,贞吉。九二,咸临,吉,无不利。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六四,至临,无咎。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上六,敦临,吉,无咎。...
  • 引避》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讥刺部 - - 引避 有势利者,每出逢冠盖,必引避。同行者问其故,答曰:“舍亲。”如此屡屡,同行者厌之。偶逢一乞丐,亦效其引避,曰:“舍亲。”问:“为何有此令亲?”...
  • 僖公·僖公二十一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00章 - - 【经】二十有一年春,狄侵卫。宋人、齐人、楚人盟于鹿上。夏,大旱。秋,宋公、楚子、陈侯、蔡侯、郑伯、许男、曹伯会于盂。执宋公以伐宋。冬,公伐邾。楚人使宜申来献捷。十有二月...
  • 隋纪三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庚申,公元600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50章 - - [1]春,二月,熙州人李英林反。三月,辛卯,以扬州总管司马河内张衡为行军总管,帅步骑五万讨平之。   [1]春季,二月,熙州人李英林率众造反。三月,辛卯(初二),隋文帝任命扬州总管司马河...
  • 汉家人传第六》原文翻译 - - 《新五代史》50章 - - ○高祖皇后李氏   高祖皇后李氏,晋阳人也,其父为农。高祖少为军卒,牧马晋阳,夜入其家劫取之。高祖已贵,封魏国夫人,生隐帝。开运四年,高祖起兵太原,赏军士,帑藏不足充,欲敛于民。...
  • 列传第五十一 魏卢李杜张韩》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50章 - -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以著作郎修国史,累迁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神龙初,为吏部侍郎,以母丧解。服除,为晋州刺史。睿宗立,以故属拜黄门侍郎,兼修国史。 会...
  • 志第三 礼乐三》原文翻译 - - 《新唐书》50章 - - 自周衰,礼乐坏于战国而废绝于秦。汉兴,《六经》在者,皆错乱、散亡、杂伪,而诸儒方共补缉,以意解诂,未得其真,而谶纬之书出以乱经矣。自郑玄之徒,号称大儒,皆主其说,学者由此牵惑没溺,而...
  • 何点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00章 - - 何点字子晰,十一岁时,为父母居丧,几乎到了毁灭身体的地步。等他长大,为家祸而伤感,要断绝婚姻和仕途,祖父何尚之强行为他娶了琅笽的王氏。媒礼结束后,即将亲自迎娶,何点屡次哭泣,请求...
  • 匈奴传》原文翻译 - - 《汉书》150章 - - 【原文】 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薰粥,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橐佗、驴、骡、駃騠、騊駼驒奚。逐水草迁徙,...
  • 番红花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番红花 释名 亦名消夫蓝、撤法即。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心忧郁积、气闷不散,活血。亦治惊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