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北齐书 > 50章 > 陈元康传

北齐书

《北齐书》50章陈元康传

《北齐书》,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李百药撰,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北史》抄补修成的。《北齐书》成书时原名《齐书》,为区别于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齐书》,始改称为《北齐书》,而称后者为《南齐书》。《北齐书》共有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和列传四十二卷。《北齐书》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经历了三个朝代(北齐、隋、唐)、共六十多年时间。《北齐书》成书前李百药先后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和三年(629年)两次奉诏继续完成父撰《齐书》遗稿,并参考了隋朝史家王劭所撰编年体《齐志》。

《北齐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陈元康传

书籍:北齐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陈元康,字长猷,广宗人氏。父终德,魏济陰内史,终于镇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位上。元康贵盛,赠冀州刺史,谥号贞。元康广涉文史,机敏有才气。魏正光五年(524),跟随尚书令李崇北伐,以军功赐爵临清县男。普泰中,除主书,加威烈将军。天平元年(534),撰修起居注。二年,迁司徒府记室参军,尤受府公高昂信任和礼遇。出朝为瀛州开府司马,加辅国将军。所任之处都很称职,高祖知道后就把他召了去。慢慢地受到重用,为相府功曹参军后,便掌管了机密。
高祖图谋大业,所以军务繁剧,元康承受意旨后,理事又快又好。元康柔顺谨慎,通晓时事。高祖有次对世宗不满,当着家里人的面殴打,还破口大骂,事完后告诉了元康。元康进谏说:“大王教训世子,自有礼法规定,您应该依照仪刑办事,而不必动手动脚。”言辞恳切,甚至流了眼泪。从此之后,高祖再也不对世宗非礼了。即使忍无可忍,动了手脚,就要说:“千万不要让陈元康知道。”高祖对他敬重畏惮,即可见一斑。高仲密反叛,高祖晓得是因为崔暹的作用,想杀掉暹。世宗隐匿好崔暹后,接着去求情。高祖说:“看在你的面上,我饶他一命,但要狠揍一顿才好。”世宗就放出崔暹,对元康说:“你若让暹挨打,我就再也不同你见面了。”暹入军帐,脱下衣服准备接受惩罚。元康快步走了进来,沿着台阶边上边说:“大王刚要把天下托付给大将军,难道连一崔暹也不能原谅?”高祖听从建议宽免了崔暹。世宗入朝辅政,崔暹、崔季舒、崔昂等同受信任,虽然张亮、张徽纂等得到高祖礼遇,但其职位都在元康之下。时人评论说:“三崔二张,不如一康。”魏尚书仆射范陽卢道虔之女是右卫将军郭琼儿子的媳妇,琼因死罪没官,高祖启奏朝廷,请将其儿媳赐给元康为妻,元康便休掉了发妻李氏,对此人们议论纷纷。元康逢迎谄媚善事人,而且会看脸色、能揣摸心思,举荐之人很多,但他不能平心待物,喜好财货,受纳钱帛,不可计算,放债交易,遍于州郡,所以受到了清议的讽讥。
随从高祖在邙山打败了周文帝,之后大会诸将,讨论进退的计划。各位将领认为野无青草,人马疲瘦,不能乘胜追击。元康说:“两雄交战,岁月已久,今天大胜,便是天意,时不可失,应该乘胜追击。”高祖说:“如果碰上了周的伏兵,我怎么处理?”元康说:“前些日子大王从沙苑撤军,他们都没有设伏,今天他们败到如此地步,哪能制定出周密计划?假若舍弃而不追击,一定会成为大王的心腹之患。”高祖始终没有听从。以功封安平县子,食邑三百户。不久除平南将军、通直常侍,转大行台郎中,徙为右丞。当高祖病重时,对世宗说:“邙山之战,没有采纳元康的建议,正好给你留下了祸患,这是我最大的遗憾,因此死也闭不上眼睛。”高祖死,秘不发丧,只有元康一个人知道。
世宗主事,元康又得恩宠。拜散骑常侍、中军将军,别封昌国县公,食邑千户。侯景反叛,世宗被诸将所逼,想杀崔暹向诸将道歉。世宗偷偷地将其打算告诉了元康。元康进谏说:“如今四海未清,纲纪已定。如果认为几位大将在外,想赢得他们的欢心,而枉杀无辜,损害刑典,这难道不是上负天神,那么下边怎样安定黎庶呢?晁错的教训,希望您牢牢记住。”听了元康的话,世宗才没有行动。高岳讨伐侯景没有获胜,世宗想派潘相乐作他的助手。元康说:“相乐不善于随机应变,不如让慕容绍宗去,再说,先王有命,称能与侯景抗衡的,只有绍宗,您真心诚意地对待他,那么侯景之乱就不用放在心上了。”这时绍宗在很远的地方,世宗想召见他,又担心他惊疑而生叛意。元康说:“绍宗知道我特受恩宠,派人给我送来金子,表示对霸朝的忠心。元康想让他安下心来,所以接受了他的金子还认真地给他写了回信。我可以保证他不会生出异心。”世宗拜绍宗为将,很快打败了侯景。帝奖赏给元康金五十斤。王思政入据颍城,诸将攻打他,却没有成功。元康向世宗献计说:“您辅佐朝政,还没有立下大功,虽然打败了侯景,但侯景不是外贼。如今颍城将要被攻破,希望您借此机会,一举下城,便可奠定大的事业了。”世宗命令元康骑驿站的马火速考察颍城情况。回来报告说:“肯定可以攻下来。”于是世宗亲自领兵攻打,一到城下,就取得了胜利。世宗因此赏元康金百铤。
当初,魏朝授给世宗相国、齐王,世宗极力推辞不受。又召集诸将以及元康密议,将领们都劝世宗接受朝命。元康却不同意。他对魏收说:“听人们的话,是想让大王犯错误。我早就启奏大王,受朝命,置官僚,元康或许有幸得黄门侍郎之职,但现在的形势却不允许这样。”崔暹乘机介入,推荐陆元规为大行台郎,想削弱元康的权力。由于元康贪求货财贿赂,世宗渐渐地嫌弃着他,元康也开始害怕起来。世宗想让他作中书令,用闲职来处置,但没来得及施行。
世宗将受魏禅,元康与杨忄音、崔季舒都坐在世宗的身边,计划对朝士分别品藻,然后进行大规模地升迁除授。世宗家中的苍头奴兰固成掌管厨房膳食,极受宠幸。早些时候,世宗杖打了他几十下,他是梁朝的人,性情急躁,又依仗着旧恩,因而极为恚愤,与其同事阿改企图谋害世宗。这时阿改服侍显祖,常常带着刀剑侍从左右,说“如果听到东斋高声喊叫”,就马上砍下显祖的脑袋。这天,正好东宫建成,群官向魏帝祝贺。贺礼结束,显祖出东止车门,想到别的地方去,没有返回来,祸难就开始了。兰固成乘献食之机,拿出事先藏在食盘中的刀向世宗刺去。元康以身阻挡,也被刺成重伤,到晚上就咽了气,时年四十有三。杨忄音仓惶逃出,季舒躲藏在厕所里,库真都督纥奚舍乐同贼搏斗而死。这时没有公布世宗的凶讯,所以就将元康殡在宫中,对外说他出使到南方去了,还假意擢升他为中书令。第二年,帝下诏书说:“元康才识越超往昔的贤人,品行为时代的楷模,可谓千仞莫窥,万顷难测。参议军事,统摄霸道,草昧邵陵之谋,翼赞河陽之会,运筹定策,尽心尽力,进忠补过,亡家殉国。扫平贼寇,廓清荆楚,申、甫在西周,子房处刘汉,旷世同规,殊年共美。大业未成,山崩地坼,悼伤既切,宜崇仪典。赠使持节,都督冀、定、瀛、殷、沧五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司空公,冀州刺史,追封给武邑县一千户,旧封全部保存,谥号文穆。赙物一千二百段。大鸿胪卿监护丧事。凶礼所需要支出的钱财物品,一律从国库开支。”元康母李氏,在其子死后,因悲伤过度暴病而亡,朝廷赠其广宗郡君,谥号贞昭。
元康子善藏,温文尔雅有识人之鉴,武平末假仪同三司、给事黄门侍郎。隋开皇中,为尚书礼部侍郎。大业初,死在彭城郡赞治位上。
元康弟谌,官至大鸿胪。次弟季璩,巨鹿太守,转冀州别驾。平秦王归彦反叛,季璩守节不降,因此被害。赠卫尉卿、赵州刺史。

陈元康传相关文章

  • 申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姓氏:申姓氏祖宗:申吕姓氏起源:远古的时候炎帝神农氏出生于姜水而姓姜,他的子孙后裔传到上古周朝时,出现了一个叫做申吕的,被周王封于申,他的子孙便以国名为姓氏,世代相传以申氏为姓...
  • 偷梁换柱》原文翻译 - - 《三十六计》并战计 - - 原文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注释①句中的几个“其”字,均指盟友、盟军言之。②曳其轮也:“语出《易经,既济》纷。既济,龄名,本卦为异卦相...
  • 刘羽冲》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 - 刘羽冲,佚其名,沧州人。先高祖厚斋公多与唱和。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尝倩董天士作画,倩厚斋公题,内秋林读书一幅云: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只愁手所...
  • 某医好毒》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 - 南皮疡医某,艺颇精,然好阴用毒药,勒索重赀,不餍所欲,则必死。盖其术诡秘,他医不能解也。一日,其子雷震死,今其人尚在,亦无敢延之者矣。或谓某杀人至多,天何不殛某身而殛其子,有佚罚焉。...
  • 知止》原文翻译 - - 《郁离子》卷七 - - 粤工善为舟,越王用之良,命廪人给上食。粤之治舟者宗之。岁余言于越王曰:“臣不惟能造舟,而又能操舟。”王信之,隽李之役,风于五湖,溺焉,越人皆怜之。郁离子曰:“是画...
  • 尽心章句下·第十九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  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文王也。&...
  • 第三十六回 没遮拦追赶及时雨 船火儿夜闹浔阳江》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前60回 - - 话说当下宋江不合将五两银子赍发了那个教师。只见这揭阳镇上众人丛中,钻过这条大汉,睁着眼,喝道:“这厮那里学到这些鸟棒,来俺这揭阳镇上逞强!我已吩付了众人休睬他,你这厮如...
  • 后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四卷 - - 【原文】凡战,若敌人行阵整而且锐,未可与战,宜坚壁待之,候其阵久气衰,起而击之,无有不胜。法曰:“后于人以待其衰。”①唐武德②中,太宗③围王世充④于东都⑤,窦建德⑥悉众...
  • 汉采众议》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50章 - - 汉元帝时,珠崖反,连年不定。上与有司议大发军,待诏贾捐之建议,以为不当击。上以问丞相、御史、御史大夫陈万年以为当击,丞相于定国以为捐之议是,上从之,遂罢珠崖郡。匈奴呼韩邪单于...
  • 卷二百七·列传第九十五》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邓继曾,字士鲁,资县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授行人。世宗即位之四月,以久雨,疏言:“明诏虽颁,而废阁大半。大狱已定,而迟留尚多。拟旨间出于中人,奸谀渐幸于左右。礼有所不遵,孝有...
  • 列传第九·塔海》原文翻译 - - 《元史》150章 - - 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亦都护,亦都护者,高昌国主号也。先世居畏兀儿之地,有和林山,二水出焉,曰秃忽剌,曰薛灵哥。一夕,有神光降于树,在两河之间,人即其所而候之,树乃生癭,若怀妊状,自是光常见...
  • 马伸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马伸字时中,东平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不喜欢奔走趋赴,每次调任官职,未曾选择便利的地方。任成都郫县县丞,郡守委托他收取成都的租税。从前收缴税的人都因接受美色珍玩喜好引...
  • 苏逢吉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50章 - - 苏逢吉,长安人。父亲叫苏悦。苏逢吉母亲去世得早,苏悦没有再娶时,身边没有服侍的人。苏悦特别爱喝酒,虽然酒量不大,但整天都要有酒润口。别人做的饭菜,都不能称他心意,要等逢吉下厨...
  • 列传第一百一十五 三刘成杜钟张王》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00章 - - 刘建锋,字锐端,蔡州朗山人。为忠武军部将,与孙儒、马殷同事秦宗权。儒之败,建锋、殷收散卒,转寇江 西,有众七千,推建锋为主,殷为前锋,张佶为谋主,略洪、虔数州,众遂十余万。乾宁元年,取...
  • 晋鞌之战(成公二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50章 - - -----勇斗须在关键时 【原文】 楚癸酉,师陈于鞌(1)。邴夏御侯,逢丑父为右②。晋解张御 克,郑丘缓为右(3)。侯日:“余姑翦灭此而朝食(4)”。不介马而驰 之⑤。克伤...
  • 五行三》原文翻译 - - 《后汉书》150章 - - 大水 水变色 大寒 雹 冬雷 山鸣 鱼孽 蝗 《五行传》曰:“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谓水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恒...
  • 王贡两龚鲍传》原文翻译 - - 《汉书》100章 - - 【原文】 昔武王伐纣,迁九鼎于雒邑,伯夷、叔齐薄之,饿死于首陽,不食其禄,周犹称盛德焉。然孔子贤此二人,以为“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也。而《孟子》亦云:“闻伯夷之风...
  • 管蔡世家》原文翻译 - - 《史记》50章 - - 管叔鲜和蔡叔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 武王同母兄弟有十人。 母亲叫太姒,是文王的正妃。 太姒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是武王姬发,三儿是管叔鲜,四儿是周公旦,五儿是蔡叔度,...
  • 齐己的古诗有哪些》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卷八百四十四 卷844_1 《题东林十八贤真堂》齐己 白藕花前旧影堂,刘雷风骨画龙章。 共轻天子诸侯贵, 同爱吾师一法长。 陶令醉多招不得,谢公心乱入无方。 何人到此思高躅,岚点苔...
  • 兔肉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兽部 - - 兔 释名 明 气味 肉:辛、平、无毒。 屎:咸、寒、无毒。 血:咸、寒、无毒。 主治 肉:凉血,解热毒,利大肠。 血:凉血活血,解胎中热毒。催生易产。 屎(明月砂、玩月砂、兔蕈):1、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