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庸庵笔记 > 上卷 > 邓子久中丞被害

庸庵笔记

《庸庵笔记》上卷邓子久中丞被害

庸庵笔记采录了不少宝贵的晚清政治、经济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资料,也记述了不少饶有风趣的遗闻轶事,既能供文史工作者参考,亦能使一般读者增加对晚清社会的了解。然而,作者作此书的宗旨在于“挽回世道人心”,“有裨经世之学”,因此书中夹杂着不少封建伦理说教、因果报应及荒诞不经之说。全书共分四类。卷一、卷二为史料,卷三为遗闻,卷四为述异,卷五、卷六为幽怪。凡例称冀是书以奖善惩恶,故书中有不少荒诞不经的因果报应类的说教故事。是书现有光绪二十三年(1897)遗经楼刊巾箱本,六卷。

《庸庵笔记》章节目录: 《上卷》 《下卷

邓子久中丞被害

书籍:庸庵笔记章节:上卷更新时间:2018-07-30
江宁邓子久中丞(尔恒)以翰林为云南道员,济擢藩司。咸丰十年十月升授贵州巡抚,未及赴任,明年春,调陕西巡抚。

是时,徐之铭抚云南,纲纪废弛,回寇与营将勾通为患。之铭非但不能禁遏,又从而党庇之,浸遂为所挟制。副将何有保者,始亦为之铭私人,既而党羽日众,势焰纵横,作恶多端,之铭亦无如之何。凡滇中大小官员,以升调病休出境者,有保辄遣其党追之境上,尽劫其宦囊以去,无敢与校,皆以得出虎穴为幸。有保等恃此为生涯者数年矣。中丞之将赴黔也,行李马驮中途被劫,中丞声称俟到京参奏。

适调陕抚,行至曲靖,借居府署。何有保闻有参办之言,密嗾其党史荣、戴玉堂夜率练众,拥入署中,戕害中丞。所携衣物旅费,搜括无遗。于是遐迩纷传:之铭以中丞久任云南司道,知其阴事,恐中丞一入都而其劣迹尽闻于朝也,故密讽何有保害之。之铭亦奏中丞被戕之事,大致称:“邓尔恒由滇赴陕,经臣派拨兵练护送,行抵曲靖,在府署偏院居住。署知府唐简等素知府署不甚严密,欲派兵练巡查,邓尔恒自称行李无多,不须防卫,仅留两仆在内伺候。是夜窃贼李宝逾垣而入,邓尔恒闻院内有贼,亲自堵门喊捕。

李宝素恨邓尔恒,闻其在内,遂与其伙党一拥而入,遽将邓尔恒杀害。该府闻警,传集兵役拿获各犯,即经就地正法”等语。并将曲靖文武原禀钞呈。文宗谕旨云:“邓尔恒在曲靖府署居住,知府唐简等既欲派兵练巡查,何以辄复中止?窃盗拒捕伤人,固属常有之事,惟邓尔恒系属人员,何以亲身堵门?即谓该犯李宝系因怀恨,故将该抚杀害,然昏夜之中,何以知堵门喊捉之人,即系该抚?且知李宝之杀该抚,实为挟仇起见?在场各犯既已就获,该府等自应迅速解省听候审办,何以邃将各犯正法,以致无可质对?邓尔恒既留两仆在内,则被害情形均应目击,何以并未取有供辞?曲靖文武原禀,种种情节支离。徐之铭并未驳斥,辄行入奏。以大员被戕之案,并不彻底严究,草率了事,实堪诧异!新任总督刘源灏已谕令赶紧前往云南,着将邓尔恒被害情形密速访查,据实具奏,务期水落石出,不准稍存徇隐消弭之见。钦此。”源灏竟不敢赴滇,迁延半年,中途乞病而归。

台谏交章论列,前任总督张亮基亦疏劾之铭。奉穆宗谕旨云:“邓尔恒被戕之案,日久未予查办,亦无以彰国宪。着张亮基迅速驰赴云南,督办军务,将徐之铭先行撤任,并将邓尔恒被戕之案彻底根究,按律惩办。何有保父子如此跋扈,必须设法剪除。又宜防其设计暗害。钦此。”

于是,复起江宁潘忠毅公(铎)于家,驰往查办。先是戴玉堂等既害中丞,掠其行装,何有保以其隐匿赃物,执缚玉堂,拷打甚酷,玉堂气忿潜逃。嗣闻潘公查办之信,同治元年闰八月,纠党夜攻何有保,杀之。史荣、戴玉堂旋皆被潘公拿获,研讯各情,供认不讳,即予正法。潘公据实复奏,并称讯据各犯供称徐之铭并无知情徇纵情事,但以疏于防范,请交部议处;何有保仍戮尸枭示,以儆凶残。遂由此结案。然谓之铭并不知情,世多疑之。潘公或自以万里孤踪,威惠尚未周浃,而之铭在滇日久,私党蟠结,骤难参撒,既须与之共事,不得不为之湔祓,以安其心欤。然余谓何有保等本无甚伎俩,并非难除之贼,一闻潘公查办,其党即自相攻击,而之铭安坐两年,置之不理。

律以春秋诛心之法,虽之铭实不知情,谓之知情可也。

邓子久中丞被害相关文章

  • 巨人》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 - - 姚安公读书舅氏陈公德音家,一日早起,闻人语喧阗曰:客作张珉,昨夜村外守瓜田,今早已失魂不语,灌救百端,至夕乃苏。曰二更以后,遥见林外有火光,渐移渐近,比至瓜田,乃一巨人,高十余丈,手执竹...
  • 真缢鬼》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六滦阳消夏录(六) - - 妖由人兴,往往有焉。李云举言,一人胆至怯,一人欲戏之,其奴手黑如墨,使藏于室中,密约曰:我与某坐月下,我惊呼有鬼,尔即从窗隙伸一手,届期呼之,突一手探出,其大如箕,五指挺然如舂杵,宾主俱惊...
  • 滇游日记二十五》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己卯(公元1639年)三月初一日何长君以骑至文庙前,再馈赠送餐为包,乃出南门。一里,过演武场,大道东南去,乃由岐西南循西山行。四里,西山南尽,有水自西峡出,即凤羽之流也,其水颇大。南即天马山...
  • 能平不平的子路》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颜渊 - - 下面是对于政治、立身处世、作人做事有关的个人修养: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在尺牍中常常可以看到“片言折狱”这句话。“片言”的来源...
  • 论君道》原文翻译 - - 《贞观政要》上卷 - -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
  • 卷一》原文翻译 - - 《水经注》上卷 - - 仑墟在西北,三成为昆仑丘。《昆仑说》曰: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居。  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  《禹本纪》与此同。高...
  • 蒋太史》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蒋太史超,记前世为峨嵋僧,数梦至故居庵前潭边濯足。为人笃嗜内典,一意台宗,虽早登禁林,常有出世之想。假归江南,抵秦邮,不欲归。子哭挽之弗听。遂入蜀,居成都金沙寺;久之,又之峨嵋,居伏...
  • 第七十九回 刘唐放火烧战船 宋江两败高太尉》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后60回 - - 话说当下高太尉望见水路军士,情知不济,正欲回军,只听得四边炮响,急收聚众将,夺路而走。原来梁山泊只把号炮四下里施放,却无伏兵,只吓得高太尉心惊胆战,鼠窜狼奔,连夜收军回济州。计点...
  • 攻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四卷 - - 【原文】凡战,所谓攻者,知彼者也。知彼有可破之理,则出兵以攻之,无有不胜。法曰:“可胜者,攻也。”①三国魏曹公②遣朱光③为庐江太守,屯皖④,大开稻田,又令间人⑤招诱鄱阳...
  • 熊良翰、熊可量、熊上达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熊良翰 蓦山溪(寿熊尚友) 四时美景,最好惟春昼。仙诞弥辰,况还当、中春时候。日迟风软,是处霭晴烟,桃散锦,柳摇金,交映门庭秀。 此时称寿。兰玉相先后。喜色上眉峰,且休辞、频倾芳酒...
  • 德经·第七十二章》原文翻译 - - 《道德经》德经 - -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 哀公·哀公二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50章 - - 【经】二年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取漷东田及沂西田。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句绎。夏四月丙子,卫侯元卒。滕子来朝。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
  • 陈纪二陈文帝天嘉元年(庚辰,公元560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00章 - - [1]春,正月,癸丑朔,大赦,改元。   [1]春季,正月,癸丑朔(初一),陈朝大赦天下,改换年号为天嘉。   [2]齐大赦,改元乾明。   [2]北齐大赦天下,改换年号为乾明。   [3]辛酉,...
  • 本纪第一·太祖》原文翻译 - - 《元史》50章 - - 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讳铁木真,姓奇渥温氏,蒙古部人。太祖其十世祖孛端义儿,母曰阿兰果火,嫁脱奔咩哩犍,生二子,长曰博寒葛答黑,次曰博合睹撒里直。既而夫亡,阿兰寡居,夜寝帐中,梦白光...
  • 志第十地理志四》原文翻译 - - 《辽史》50章 - - 南京道   南京析津府,本古冀州之地。高阳氏谓之幽陵,陶唐曰幽都,有虞析为幽州。商并幽于冀。周分并为幽。《职方》,东北幽州,山镇医巫闾,泽数貘养,川河、泲,浸淄、时。其利鱼、...
  • 侯蒙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50章 - -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成年时,有好名声,急义好施,有时一天挥霍千金。考中进士后,调任宝鸡尉、柏乡知县。百姓诉讼都在县衙判决,受罚者没有怨意。转运使黄..听说他的名声,准备推...
  • 吴充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00章 - - 吴充字冲卿,建州浦城人。还未成年,就推举为进士,与其兄长吴育、吴京、吴方都考中高榜。调任谷熟主簿,进入京师任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与他年纪相当的人大多和宗室玩狎,显得不...
  • 平帝纪》原文翻译 - - 《汉书》50章 - - 【原文】 孝平皇帝,元帝庶孙,中山孝王子也。母曰卫姬。年三岁嗣立为王。元寿二年六月,哀帝崩,太皇太后诏曰:“大司马贤年少,不合众心。其上印、绶,罢。”贤即日自杀。新...
  • 韦应物古诗词列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五 卷195_1 《听莺曲》韦应物 东方欲曙花冥冥,啼莺相唤亦可听。 乍去乍来时近远, 才闻南陌又东城。 忽似上林翻下苑,绵绵蛮蛮如有情。 欲啭不啭意自娇,羌儿弄笛...
  • 丹参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丹参 释名 赤参、山参、郗蝉草、木羊乳、逐马 、奔马草。 气味 (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 1、月经不调,产前胎动,产后恶血不下,冷热劳,腰脊痛,骨节烦疼等症。用丹参洗净,切片,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