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战国策 > 25至33卷 > 韩傀相韩

战国策

《战国策》25至33卷韩傀相韩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战国策》章节目录: 《1至8卷》 《9至16卷》 《17至24卷》 《25至33卷

韩傀相韩

书籍:战国策章节:25至33卷更新时间:2017-03-08
《战国策》卷二十七韩策二(韩傀相韩)
【提要】《战国策》中的侠客也是战国时代的一大特色,与他们相比,今人显得何等的委琐和势利。游侠与谋士们并不冲突,他们同是社会的中间阶层,都不是饱食终日的普通人,他们都是为社会政治理想而奔忙、都以卑微的身份干下惊天动地大事业的改变社会的人物,游侠与谋士、说客一起构成了战国时代靓丽的人格风景。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的我们,当从他们身上学习气节和胆识。
【原文】韩傀相韩,严遂重于君,二人相害也。严遂政议直指,举韩傀之过。韩傀以之叱之于朝。严遂拔剑趋之,以救解。于是严遂惧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韩傀者。
至齐,齐人或言:“轵深井里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遂阴交于聂政,以意厚之。聂政问曰:“子欲安用我乎?”严遂曰:“吾得为役之日浅,事今薄,奚敢有请?”于是严遂乃具酒,觞聂政母前。仲子奉黄金百镒,前为聂政母寿。聂政惊,愈怪其厚,固谢严仲子。仲子固进,而聂政谢曰:“臣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旦夕得甘脆以养亲。亲供养备,义不敢当仲子之赐。”严仲子辟人,因为聂政语曰:“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然至齐,闻足下义甚高,故直进百金者,特以为夫人粗粝之费,以交足下之欢,岂敢以有求邪?”聂政曰:“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者,徒幸而养老母。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严仲子固让,聂政竟不肯受。然仲子卒备宾主之礼而去。
久之,聂政母死,既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臣之所以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者,而严仲子举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可嘿然而止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已者用。”
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亲不幸,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傀。傀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兵卫设,臣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具车骑壮士,以为羽翼。”政曰:“韩与卫,中间不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则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也,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辞,独行仗剑至韩。
韩适有东孟之会,韩王及相皆在焉,持兵戟而卫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韩傀。韩傀走而抱哀侯,聂政刺之,兼中哀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韩取聂政尸于市,县购之千金。久之莫知谁子。
政姊闻之,曰:“弟至贤,不可爱妾之躯,灭吾弟之名,非弟意也。”乃之韩。视之曰:“勇哉!气矜之隆。是其轶贲、育而高成荆矣。今死而无名,父母既殁矣,兄弟无有,此为我故也。夫爱身不扬弟之名,吾不忍也。”乃抱尸而哭之曰:“此吾弟轵深井里聂政也。”亦自杀于尸下。
晋、楚、齐、卫闻之曰:“非独政之能,乃其姊者,亦列女也。”聂政之所以名施于后世者,其姊不避菹醢之诛,以扬其名也。
【译文】韩傀作韩国的国相,严遂也受到韩哀侯的器重,因此两人相互忌恨。严遂敢于公正地发表议论,曾直言不讳地指责韩傀的过失。韩傀因此在韩廷上怒斥严遂,严遂气得拔剑直刺韩傀,幸而有人阻止才得以排解。此后,严遂担心韩傀报复,就逃出韩国,游历国外,四处寻找可以向韩傀报仇的人。严遂来到齐国,有人对他说:“轵地深井里的聂政,是个勇敢的侠士,因为躲避仇人才混迹在屠户中间。”严遂就和聂政暗中交往,以深情厚谊相待。
聂政问严遂:“您想让我干什么呢?”严遂说:“我为您效劳的时间还不长,我们的交情还这样薄,怎么敢对您有所求呢?”于是,严遂就备办了酒席向聂政母亲敬酒,又拿出百镒黄金,为聂政母亲祝寿。聂政大为震惊,越发奇怪他何以厚礼相待,就坚决辞谢严遂的赠金,但严遂坚决要送。聂政就推辞说:“我家有老母,生活贫寒,只得离乡背井,做个杀狗的屠夫,现在我能够早晚买些甜美香软的食物来奉养母亲,母亲的供养已经齐备了,就不敢再接受您的赏赐。”严遂避开周围的人,告诉聂政:“我有仇要报,曾游访过很多诸侯国。我来到齐国,听说您很讲义气,所以特地送上百金,只是想作为老夫人粗茶淡饭的费用罢了,同时也让您感到高兴,哪里敢有什么请求呢?”聂政说:“我所以降低志向,辱没身份,隐居于市井之中,只是为了奉养老母。只要老母还活着,我的生命就不敢轻易托付给别人。”严遂坚持让聂政收下赠金,聂政始终不肯接受。然而严遂还是尽了宾主之礼才离开。
过了很久,聂政的母亲去世了,聂政守孝期满,脱去丧服,感叹地说:“唉!我不过是市井平民,动刀杀狗的屠夫,而严遂却是诸侯的卿相。他不远千里,屈驾前来与我结交,我对他太薄情了,没有做出什么可以和他待我相称的事情来,而他却拿百金为我母亲祝寿,我虽然没有接受,但这表明他很赏识我聂政啊。贤德的人因为心中的激愤而来亲近穷乡僻壤的人,我怎么能够默然不动呢?再说以前他邀请我,我因母亲还健在,就拒绝了他。如今母亲已享尽天年,我要去为赏识我的人效力了!”
于是聂政往西到了濮阳,见到严遂时说:“以前之所以没有答应您,只是因为母亲还在,如今老母不幸谢世。请问您想报仇的人是谁?”严遂将情况一一地告诉聂政:“我的仇人是韩国国相韩傀,他又是韩哀侯的叔父。家族很大,守卫设置严密,我曾派人刺杀他,始终没能成功。如今兄弟幸而没有丢下我,让我为你多准备些车马和壮士作为你的助手。”聂政说:“韩国和卫国相隔不远,如今去刺杀韩国的相国,他又是韩侯至亲,这种情况下势必不能多带人去。人多了不能不出差错,出了差错就难免会泄露机密,泄露了机密就会使韩国上下与你为敌,那岂不是太危险了吗?”于是聂政谢绝了车马和随从,只身一人到了韩国。
正好韩国在东孟举行盛会,韩侯和相国都在那里,他们身边守卫众多。聂政直冲上台阶刺杀韩傀,韩傀边逃边抱住韩哀侯。聂政再刺韩傀,同时也刺中韩哀侯,左右的人一片混乱。聂政大吼一声冲上去,杀死了几十人,随后自己用剑划破脸皮,挖出眼珠,又割腹挑肠,就此死去。
韩国把聂政的尸体摆在街市上,以千金悬购他的姓名。过了很久也没人知道他究竟是谁。聂政的姐姐听说这事后,说道:“我弟弟非常贤能,我不能因为吝惜自己的性命,而埋没弟弟的名声,埋没声名,这也不是弟弟的本意。”于是她去了韩国,看着尸体说:“英勇啊!浩气壮烈!你的行为胜过孟贲、夏育,高过了成荆!如今死了却没有留下姓名,父母已不在人世,又没有其他兄弟,你这样做都是为了不牵连我啊。因为吝惜我的生命而不显扬你的名声,我不忍心这样做!”于是就抱住尸体痛哭道:“这是我弟弟轵邑深井里的聂政啊!”说完便在聂政的尸体旁自杀而死。三晋、楚、齐、卫等国的人听说这件事,都赞叹道:“不单聂政勇敢,就是她姐姐也是个刚烈的女子!”聂政之所以名垂后世,就是因为她姐姐不怕剁成肉酱以显扬他的名声!
【评析】战国游侠的故事让人荡气回肠、感慨万千。战国时代的古人,其性情和价值观与今人有着很多不同,最根本的,是在人生价值的判断标准上与今人不同,他们看重人的精神价值、看重名誉气节、大道教义。士为知己者死,为朋友道义甘愿献身,“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为自己美好的名誉甘愿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得。其实人之为人,人之异与其它生物,就在于他有精神。精神价值完全超过物质上的满足。只可惜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物质标准,将人生的意义与物质财富联系起来,如此的人生观与古人相比真有点自惭形秽。还是《菜根谈》上说得好:“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

韩傀相韩相关文章

  • 高川堕龙》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癸亥夏,高川之北堕一龙,里人多目睹之。姚安公命驾往视,则已乘风雨去。其蜿蜒攫皊之迹,蹂躏禾稼二亩许,尚分明可见。龙神物也,何以致堕,或曰是行雨有误,天所谪也。按世称龙能致雨,而宋...
  • 吉光片羽 稍纵即逝》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里仁 - - 讲到这里,《论语》上还有一个大问题,和这个问题是一样的,将来要讲到,现在先连起来研究,是在第十篇《乡党》的最后一段:“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
  • 淡泊以明志》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八佾 - - 再看下面,进一步讲到中国文化的精神: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子夏引用到古人的诗来...
  • 太子诸王定分》原文翻译 - - 《贞观政要》上卷 - - 贞观七年,授吴王恪齐州都督。太宗谓侍臣曰:“父子之情,岂不欲常相见耶?但家国事殊,须出作藩屏。且令其早有定分,绝觊觎之心,我百年后,使其兄弟无危亡之患也。”  贞观十...
  • 考弊司》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闻人生,河南人。抱病经日,见一秀才入伏谒床下,谦抑尽礼。已而请生少步,把臂长语,刺刺且行,数里外犹不言别。生伫足,拱手致辞。秀才云:“更烦移趾,仆有一事相求。”生问之,答...
  • 犬奸》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青州贾某客于外,恒经岁不归。家蓄一白犬,妻引与交,习为常。一日夫妇,与妻共卧。犬突入,登榻啮贾人竟死。后里舍稍闻之,共为不平,鸣于官。官械妇,妇不肯伏,收之。命缚犬来,始取妇出。犬...
  • 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二节》原文翻译 - - 《孟子》梁惠王章句 - -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
  • 匏有苦叶》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有瀰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不涉卬否,卬须我友。...
  • 不准纳妾》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古艳部 - - 不准纳妾 有悍妻者,颇知书。其夫谋纳妾,乃曰:“于传有之,齐人有一妻一妾。”妻曰:“若尔,则我更纳一夫。”其夫曰:“传有之乎?”妻答曰:“河南...
  • 薛能诗》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00章 - - 薛能者,晚唐诗人,格调不能高,而妄自尊大。其《海棠诗序》云:“蜀海棠有闻,而诗无闻,杜子美于斯,兴象不出,没而有怀。天之厚余,谨不敢让,风雅尽在蜀矣,吾其庶几。”然其语不过...
  • 李新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李新 临江仙 杨柳梢头春色重,紫骝嘶入残花。香风满面日西斜。只知间信马,不觉误随车。 已许洞天归路晚,空劳眼惜眉怜。几回偷为掷花钿。今生应已过,重结后来缘。 浣溪沙(秋怀) 千...
  • 张继先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张继先 点绛唇(祐陵问:所带葫芦如何不开口,对御作) 小小葫芦,生来不大身材矮。子儿在内。无口如何怪。 藏得乾坤,此理谁人会。腰间带。臣今偏爱。胜挂金鱼袋。 忆桃源 词以答之 长...
  • 本纪第四十七·顺帝十》原文翻译 - - 《元史》50章 - - 二十六年春正月己酉,以崇政院使孛罗沙为御史大夫。壬子,以完者木知枢密院事。是月,以沙蓝答里为中书左丞相。命燕南、河南、山东、陕西、河东等处举人会试者,增其额数,进士及第以...
  • 赵立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赵立,徐州张益村人。以果敢英勇附属军籍。   靖康初,金人大举侵入,盗贼群起,赵立多次立有战功,被任为武卫都虞候。建炎三年(1129),金人进攻徐州,王复拒守,命令赵立督战,赵立身中...
  • 李允则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00章 - - 李允则,字垂范,济州团练使李谦溥的儿子。小的时候因其才华出众而闻名,后来以祖荫补为衙内指挥使,改左班殿直。   太平兴国七年(982),幽蓟撤兵,才开始在静戎军设置榷场,任李允则...
  • 刘分攵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00章 - - 刘分攵字贡父,与刘敞同登进士科,之后在下面州县里为官二十年,才得为国子监直讲。欧阳修、赵概推荐他为试馆职,御史中丞王陶因与他有旧隙,故率侍御史苏肕共同排挤他。后刘分攵官至...
  • 王豹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王豹,顺陽人。少年时就刚正不屈。始任豫州别驾,齐王司马礒作大司马,用王豹为主簿。司马礒骄傲放任,失去天下人心,王豹致信给司马礒说: 豹听说王臣忠直尽职,并非为了自身的缘故,那...
  • 窦融列传》原文翻译 - - 《后汉书》50章 - - (窦融) ◆窦融传 窦融字周公,扶风郡平陵县人。七世祖窦广国,是孝文皇后的弟弟,封为章武侯。他的高祖父,宣帝时以吏二千石从常山迁来。窦融从小就是个孤儿。 王莽居摄年间,为强弩将...
  • 于邺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全唐诗卷七百二十五 卷725_1 《书怀》于邺 长安多路岐,西去欲何依。 浮世只如此,旧山长忆归。 自离京国久,应已故人稀。 好与孤云住,孤云无是非。 卷725_2 《书情》于邺 负郭有...
  • 李乂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100章 - - 卷九十二   卷92_1 「招谕有怀赠同行人(一作李义府诗)」李乂   远游冒艰阻,深入劳存谕。春去辞国门,秋还在边戍。   轩车行未返,节序催难驻。陌上悲转蓬,园中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