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陈书 > 50章 > 胡颖传

陈书

《陈书》50章胡颖传

《陈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记南朝陈朝史。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陈书》,二十四史之一,唐代姚思廉所著,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陈书》共三十六卷,其中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无表志。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陈朝封建政权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树,或许与此有关。《陈书》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

《陈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胡颖传

书籍:陈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胡颖字方秀,吴兴东迁人。他的先人们寓居吴兴,推行土断政策时成为当地人。胡颖身材高大,性情宽厚。梁朝官至武陵国侍郎、东宫直前。去到番禺,征讨俚洞,广州、西江都护高祖在广州,胡颖于是亲自与高祖结交,高祖和他同郡,隆重地接待他。等到南征交趾,胡颖随高祖前去,其他各位将帅都出自他手下。平定李贲后,高祖回师,胡颖隶属西江,出兵时多派胡颖留守。
侯景之乱时,高祖打败元景仲,又越过大庾岭援救朝廷,平定蔡路养、李迁仕,胡颖都立有战功。历任平固、遂兴二县县令。高祖进军在西昌驻扎,以胡颖为巴丘县令,镇守大皋,负责粮运。去到豫章,以胡颖督管豫章郡。高祖率军和王僧辩在白茅湾会师,共同讨伐侯景,以胡颖主持留守事务。
梁朝承圣初年(552),任命胡颖为假节、铁骑将军、罗州刺史,封他为汉陽县侯,食邑五百户。不久任命为豫章内史,随高祖镇守京口。北齐派郭元建出关,都督侯調率军抵抗。高祖从府内挑选了三千骁勇配给胡颖,命令他跟随侯調,在东关大败郭元建。三年,高祖围攻广陵,北齐人东方光占据宿预乞降,高祖于是派胡颖为五原太守,随杜僧明援助东方光,没有攻克,退回,被任命为曲阿令。不久带领马军,跟随高祖袭击王僧辩。陈书又随周文育去吴兴讨伐杜龛。绍泰元年(555),被任命为假节、都督南豫州诸军事、轻车将军、南豫州刺史。太平元年(556),被任命为持节、散骑常侍、仁威将军。不久兼任丹陽尹。
高祖受禅称帝,胡颖兼任左卫将军,其他不变。永定三年(559),随侯安都征讨王琳,在宫亭打败敌将常众爱等人。世祖继位,被任命为侍中、都督吴州诸军事、宣惠将军、吴州刺史。不去就职,不久授职为吴兴太守,将军职不变。天嘉元年(560),任散骑常侍、吴兴太守。同年六月去世,时年五十四岁。追认为侍中、中护军,谥号壮。二年,诏令配享高祖庙庭。其子胡六同袭封。

胡颖传相关文章

  • 有连山,有归藏①。有周易,三易祥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40节 - - [原文]有连山,有归藏①。有周易,三易祥②。  [注释]  ①连山:书名,又叫《连山易》,相传是伏羲氏作。 归藏:书名,又叫《归藏易》,相传是黄帝作。    ②周易:书名,又称《易经》,相传...
  • 曾文正公劝人读七部书》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昔曾文正公尝教后学云:“人自六经以外,有不可不熟读者凡七部书,曰《史记》、《汉书》、《庄子》、《说文》、《文选》、《通鉴》、《韩文》也。余尝思之,《史记》、《汉书...
  • 论政体》原文翻译 - - 《贞观政要》上卷 - - 贞观初,太宗谓萧瑀曰:“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近得良弓十数,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也。’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非良...
  • 曾友于》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500篇 - - 曾翁,昆阳故家也。翁初死未殓,两眶中泪出如沈,有子六,莫解所以。次子悌,字友于,邑名士,以为不祥,戒诸兄弟各自惕,勿贻痛于先人;而兄弟半迂笑之。  先是翁嫡配生长子成,至七八岁,母子为...
  • 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七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 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六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 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原文翻译 - - 《孟子》滕文公章句 - - 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  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
  • 南夷服诸葛》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00章 - - 蜀刘禅时,南中诸郡叛,诸葛亮征之,孟获为夷汉所服,七战七擒,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蜀志》所载,止于一时之事。国朝淳化中,李顺乱蜀,招安使雷有终遣嘉州士人辛怡显...
  • 蜀妓、游次公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蜀妓 鹊桥仙 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多应念得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底。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 游次公 贺新郎(宫词...
  • 本纪第十三·宪宗一》原文翻译 - - 《明史》50章 - - 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讳见深,英宗长子也。母贵妃周氏。初名见浚。英宗留瓦剌,皇太后命立为皇太子。景泰三年,废为沂王。天顺元年,复立为皇太子,改名见深。...
  • 列传第一·后妃一》原文翻译 - - 《元史》150章 - - 太祖光献翼圣皇后,名孛儿台旭真,弘吉剌氏,特薛禅之女也。特薛禅与子按陈从太祖征伐有功,赐号国舅,封王爵,以统其部族。有旨:“生女为后,生男尚公主,世世不绝。”世祖至元二...
  • 姚希得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00章 - - 姚希得,字逢原,一字叔刚,潼川人。是嘉定十六年(1223)的进士。授与小溪县主簿,待次候职三年,每天从早到晚讨论《六经》、诸子百家的学说。调任盘石县令。恰逢巴蜀之地有兵灾,军需调...
  • 尹洙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50章 - - 尹洙,字师鲁,河南人。年轻时与哥哥尹源都以儒学出名。考取进士,调任正平县主簿。历任河南府户曹参军、安国军节度推官、光泽知县。考试书判成绩优秀,改任山南东道节度掌书记、伊...
  • 志第十三上 仪卫上》原文翻译 - - 《新唐书》50章 - - 唐制,天子居曰“衙”,行曰“驾”,皆有卫有严。羽葆、华盖、旌旗、罕毕、车马之众盛矣,皆安徐而不哗。其人君举动必以扇,出入则撞钟,庭设乐宫,道路有卤簿、鼓吹...
  • 列传第一百八》原文翻译 - - 《旧唐书》200章 - -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曾祖载德,天后从父弟,官至湖州刺史。祖平一,善属文,终考功员外郎、修文馆学士,事在《逸人传》。父就,殿中侍御史,以元衡贵,追赠吏部侍郎。元衡进士登第,累辟...
  • 谯国夫人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50章 - - 谯国夫人是高凉冼氏的女儿。 世代都是南越的首领,占据山洞,部属有十余万家。 夫人幼时就很贤明,有很多谋略。 在娘家时,能够约束部下,行军布阵,镇服百越。 常常鼓励亲族多...
  • 荀朗传》原文翻译 - - 《陈书》50章 - - 荀朗字深明,颍川颍陰人。其祖父荀延祖,为梁颍川太守,父亲荀伯道,为卫尉卿。 荀朗年少时气度不凡,有雄才大略,初任梁庐陵王行参军。侯景之乱时,荀朗招集众旅,据守在巢湖间,无所隶属...
  • 王敬弘传》原文翻译 - - 《宋书》50章 - - 王敬弘,琅王牙临沂人。因为他和高祖的名相同,所以以字称呼。曾祖王訥,晋骠骑将军。祖父王胡 之,司州刺史。父亲王茂之,晋陵太守。 敬弘年轻时就有清淳的美誉,始任本国左常侍、卫...
  • 孙元晏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六十七 卷767_1 《吴。 黄金车》孙元晏 分擘山河即渐开,许昌基业已倾颓。 黄金车与斑斓耳,早个须知入谶来。 卷767_2 《吴。 赤壁》孙元晏 会猎书来举国惊,只应周鲁不教...
  • 张祜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全唐诗卷五百一十 卷510_1 《游天台山》张祜 崔嵬海西镇,灵迹传万古。 群峰日来朝,累累孙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犹块土。 傍洞窟神仙,中岩宅龙虎。 名从干取象,位与坤作辅。 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