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魏书 > 50章 > 刘文晔传

魏书

《魏书》50章刘文晔传

《魏书》是199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北齐魏收。该书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共131卷。《魏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也是它的重要性之所在,即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的史书是记载汉族的历史。

《魏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刘文晔传

书籍:魏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刘文晔,为人很有志向节操,综览群书,轻财重义。太和年间,刘文晔因其从兄刘闻慰反叛到南朝而连坐获罪,与两个弟弟刘文颢、刘季友被贬徙到北方边地,高祖特许让他回到代都。
高祖曾驾幸方山,刘文晔在路旁大声叫道:“请求朝见圣上,申说我长期的冤屈。”高祖派尚书李冲宣诏问刘文晔说:“你有什么话要说,可听你当面尽情申述。”于是皇帝接见刘文晔。刘文晔申述说:“臣的俗陋的家族,原籍在平原,往日由于慕容氏之乱,流离到黄河以外,定居在齐地以来,已有八九十年。太平真君十一年(450),世祖太武皇帝巡视长江的时候,我才只两岁,跟随外祖父鲁郡太守崔邪利在邹山归属魏国。崔邪利蒙朝廷赐给四品官职,任命为广宁太守。由于臣年龄尚小,没有被授官。到天安初年(466),皇威远被南方,臣亡父刘休宾,是刘宋的持节、兖州刺史,戍守梁邹。当时慕容白曜因我父亲身居全齐险要之地,水陆交通的要冲,青冀二城,往来要道,三城鼎峙,共同抗拒王师。慕容白曜得知臣母子原先住在代京,就上表请求让我母子前去安慰父亲。臣立即奉先帝诏令,乘坐驿车去到军中,先帝又赐给亡父官爵。慕容白曜派右司马卢河内等人送我母子到梁邹。臣见到亡父之后,详细申说先帝皇恩。他说:‘我蒙受本朝宠遇,捍卫守御在边境之地,家中老幼百口人,都在这两座城中。我倘若一人先降,家中百口必定遭到诛灭,既不能守诚于本朝,又使家中老幼受到诛杀,难道能忍为人臣以侍奉大魏吗?你可以把我的意思转告慕容仆射,投降大魏的主意已定,等到平定历城之后,立即带领士众到军前归诚。’历城被攻克之后,慕容白曜派许赤虎送我和崔道固之子崔景业等到梁邹。亡父见到许赤虎带去的信,深深感激圣朝远送妻儿,又知道天命注定要归附,就带领一万部下,以其城诚心归降。后臣父乘驿车到达代都,按惯例作为门客。臣个人罪孽深重,亡父于延兴二年(468)与世长辞,一片至诚之心,未能得到申展。像我这样的情况的人,都蒙受荣爵,只有我独独受到压抑,功勋授予大概是因人而异。”高祖说:“你诉求父亲的赏赐,但你父亲并无功勋。历城是齐地西边的关隘,归附朝命而请求降顺。梁邹是个小的戍城,怎么能得以保全?你父据梁邹归诚,有多大的功劳。”刘文晔回答说:“诚如圣上意旨,但愚臣的看法,还没有申述明由。为什么呢?古时乐毅攻破齐国七十余城,仅有即墨独存,这难道不是根亡而枝立吗?而且降顺的人,考察古今之事,没有不是由于情况危机而被迫如此的。所以黄权走投无路而归降,得以列地封侯。薛安都、毕众敬在危急之时而投命,都接受了茅土之爵。论古就如彼,说今则如此,我处于明明之世,却不及于他们。我私下考虑梁邹城池严固,地势居于中齐,城中粮食可吃十年,弓箭数千万,比之于升城,不可同日而语。升城尚且能固守数十天,杀伤甚众,假若臣亡父固守梁邹孤城,那就不是一朝可以攻克的。”高祖说:“历城已经攻陷,梁邹便在手掌之中,何须烦劳兵力。”刘文晔说:“如果像圣上所说,慕容白曜就应当穷兵极意,攻城取胜于俯仰之间,为什么还要上派许赤虎传信,下靠知变的城中之民?”高祖说:“你父亲这种功劳,本来就很少,就凭你的才气能力,难道还要倚仗对父亲的深情。”刘文晔说:“臣愚劣无知,文武都不能施展,纵使呼叫之声遍及原野,也没有被朝廷听到的时日,幸赖遭逢圣明的气运,历万死而犹能生存。但臣私下得见徐兖是贼寇的边境要地,徐兖二州归降以后,各边戍尽为魏国所有。而东徐州刺史张谠所戍守的团城,仅只包括两个郡而已。徐兖二州归降后,张谠仍旧闭门拒降,朝廷授予他刺史之职,他才来归附。他父子二人,都蒙受封为侯爵。论功比勤,他都不强于我的父亲。”高祖说:“你引出张谠这个人,张谠的事与你父亲略有差异。”刘文晔说:“臣不知道差异在什么地方。”高祖说:“张谠一开始就来表示归降的诚意,最终也没有失去信用。你的父亲在前不是早已觉悟,在后又据城拒守,怎么能说没有差异?”刘文晔回答说:“张谠父子,开始有归顺投诚之名,后来却有闭门拒守之罪,以功补过,免予治罪就是幸运了。臣又见崔僧。。的母亲和弟弟,跟随他的叔父崔道固在历城。崔僧。。老远听说魏军王威已至历城,恐怕母弟二人城陷身亡,就督率乡里之众要来救援。他到达郁洲的时候,历城已经被攻克,只得束手归诚,以救母弟之命。圣朝嘉奖他前来归顺,赏给他三品之职。臣亡父的诚心,难道比崔僧。。还有不及的吗?”高祖说:“崔僧。。身居东海,去留都任凭他自己的本意,来则有他的职位,去则为他人之臣,由于这个缘故才奖赏他。你的父亲被围困在一座孤城,该城已是属我所有,所以对他不予封赏。”刘文晔说:“亡父据城归附魏国,这是最大的公;崔僧。。怀着自己的主意而来,这是为一己之私。为私的人受赏,至公之人得不到酬报,臣看不出其中正确之处。”高祖听了笑而不言。
比部尚书陆睿叱责刘文晔说:“即使是先朝错误地奖赏了崔僧。。,难道现在可以又错误地奖赏于你吗!”刘文晔说道:“先帝是大魏中代的圣主,与日月同辉,和尧舜并重,又有善于治理国家的宰相,现在你说先帝是错误的赏赐,难道不是对先朝的诬蔑吗?”尚书高闾说:“你认为母弟与妻儿谁更为重要?”刘文晔说:“母弟为重要。”高闾说:“你既然知道母弟更为重要,那么朝廷赏赐崔僧。。就是对的。你的父亲是为妻儿而来,事情不是相反的吗?”刘文晔说:“崔僧。。如果没有母亲弟弟,他会前来归降吗?”高闾说:“当然不会来。”刘文晔说:“像崔僧。。前往解救母弟之难,这是他的私心。而亡父本是大丈夫,立身处世,难道能为了顾惜妻儿而有损于高尚的节操吗!古时乐羊食子,他有所顾惜吗?亡父的本心,其实不是为顾惜妻儿,他之所以归附朝廷的原因,是自知商不能敌周,天命有所归属。”高祖对刘文晔说:“你所申诉的事,也颇有道理。奖赏应当从重,处罚应当从轻,不久我将会敕令对你酬功叙官。”刘文晔流泪说:“臣愚钝至极,恐怕再无机会见到圣上,陛下已经给予我仁慈和恩泽,希望能敕令有关部门,特别赐予我朝廷恩禄。”高祖说:“王者无戏言,不必如此殷勤急切。”不久,赐予刘文晔爵位为都昌子,他受到朝廷很好的待遇。后授任他为协律中郎,改授羽林监。世宗即位后,刘文晔任高陽太守。延昌年间,刘文晔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平远将军、光州刺史,定谥号为贞。

刘文晔传相关文章

  • 借刀杀人》原文翻译 - - 《三十六计》胜战计 - - 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注释①友未定:“友”指军事上的盟者,也即除敌、我两方之外的第三者中,可以一时结盟而借力的人、集团或国家。友未...
  • 汤伐夏,国号商①。六百载,至纣亡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80节 - - [原文]汤伐夏,国号商①。六百载,至纣亡②。  [注释]  ①汤:成汤王,商朝的开国君主。 夏:夏桀王,夏朝末代君主。  ②纣:殷纣王,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商朝分前后两个时期,共经历了30...
  • 十 蒸》原文翻译 - - 《声律启蒙》下卷 - - 新对旧,降对升,白犬对苍鹰。葛巾对藜杖。涧水对池冰。张兔网,挂鱼罾,燕雀对鹏鹍。炉中煎药火,窗下读书灯。织锦逐梭成舞凤,画屏误笔作飞蝇。宴客刘公,座上满斟三雅爵;迎仙汉帝,宫中高...
  • 慕贤第七》原文翻译 - - 《颜氏家训》上卷 - - 古人云:“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髆也。”言圣贤之难得, 疏阔如此。傥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景仰之乎?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
  • 四豪》原文翻译 - - 《笠翁对韵》下卷 - - 茭对茨,荻对蒿。山鹿对江螯。莺簧对蝶板,麦浪对桃涛。骐骥足,凤凰毛。美誉对嘉褒。文人窥蠹简,学士书兔毫。马援南征栽薏苡,张骞西使进葡萄。辩口悬河,万语千言常亹亹;词源倒峡,连篇...
  • 都人士》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彼都人士,台笠缁撮。彼君子女,绸直如发。我不见兮,我心不说。彼都人士,充耳琇实。彼君子女,谓之尹吉。我不见兮,我心苑结...
  • 雄雉》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 水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七卷 - - 【解析】本篇虽以《水战》为题,但所阐述的内容并非是水上作战的问题,而是陆上作战如何利用水流辅助军队进攻取胜的问题。它认为,在与敌人隔水对峙时,如果不打算与敌决战的话,可近...
  • 汉书用字》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00章 - - 太史公《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又曰:“戍死者固什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叠用七死字,《汉书》因之。《汉书•沟洫...
  • 刘云甫、毕大节、庞籍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刘云甫 蝶恋花(寿陈山泉) 一点郎星光彻晓。许大乾坤,难著经纶手。拂袖归来应自笑。山翁偏爱林泉好。庭下儿孙歌寿酒。不献蟠桃,不数安期枣。且喜今朝云出岫。定知霖雨苍生早。 ...
  • 熊良翰、熊可量、熊上达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熊良翰 蓦山溪(寿熊尚友) 四时美景,最好惟春昼。仙诞弥辰,况还当、中春时候。日迟风软,是处霭晴烟,桃散锦,柳摇金,交映门庭秀。 此时称寿。兰玉相先后。喜色上眉峰,且休辞、频倾芳酒...
  • 庄公·庄公二十五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00章 - - 【经】二十有五年春,陈侯使女叔来聘。夏五月癸丑,卫侯朔卒。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伯姬归于杞。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冬,公子友如陈。   【传】二十五年...
  • 本纪第三·太祖三》原文翻译 - - 《明史》50章 - - 十五年春正月辛巳,宴群臣于谨身殿,始用九奏乐。景川侯曹震、定远侯王弼下威楚路。壬午,元曲靖宣慰司及中庆、澄江、武定诸路俱降,云南平。己丑,减大辟囚。乙未,大祀天地于南郊。庚...
  • 张世杰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张世杰,范阳人。少时随从张柔戍守杞州,有犯法的行为,于是奔逃到宋州,隶籍淮兵中,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阮思聪见到他认为他是奇才,告诉了吕文德,吕文德征召他为小校。多次立功升到黄...
  • 列传第五 太宗子》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00章 - - 太宗十四子:文德皇后生承乾,又生第四子泰、高宗皇帝,后宫生宽,杨妃生恪,又生第六子愔,陰妃生祐,王氏生恽,燕妃生贞,又生第十一子嚣,韦妃生慎,后宫生简,杨妃生福,杨氏生明。 常山愍王承...
  • 列传第五十五》原文翻译 - - 《北史》100章 - - 崔彦穆 杨纂 段永 令狐整(子熙) 唐永(子瑾) 柳敏(子昂)王士良 崔彦穆,字彦穆,清河东武城人,魏司空安阳侯林之九世孙也。曾祖顗,后魏平东府谘议参军。祖蔚,遭从兄司徒浩之难,南奔...
  • 列传第十五》原文翻译 - - 《北史》50章 - - 屈遵 张蒲 谷浑(曾孙楷) 公孙表 张济 李先 贾彝 窦瑾 李韩延之 袁式 毛修之(严棱 朱修之) 唐和 寇赞(孙俊) 郦范(子道元) 韩秀 尧暄(孙雄) 柳崇 屈遵,字子度,昌黎徒何人也...
  • 《三国志》简介》原文翻译 - - 《三国志》50章 - - 《三国志》晋·陈寿 撰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
  • 项羽本纪》原文翻译 - - 《史记》50章 - -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 初起事时,二十四岁。 项籍的小叔父名叫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将领项燕,被秦国将领王翦杀死。 项家世世代代作楚将,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项籍年少时,读书习字...
  • 前胡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前胡 释名 《唐韵》作湔胡。 气味 苦、微寒、无毒。李时珍认为:前胡味甘辛,气微平。 主治 肺热、痰热、风头痛、反胃呕逆、小儿疳气等症。 李时珍指出:前胡,“其功长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