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贞观政要 > 下卷 > 论行幸

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下卷论行幸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它和《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有关贞观政事的记载相比,较为详细,为研究唐初政治和李世民、魏征等人的政治思想提供了重要资料。

《贞观政要》章节目录: 《上卷》 《下卷

论行幸

书籍:贞观政要章节:下卷更新时间:2018-07-23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广造宫室,以肆行幸。自西京至东都,离宫别馆,相望道次,乃至并州、涿郡,无不悉然。驰道皆广数百步,种树以饰其傍。人力不堪,相聚为贼。逮至末年,尺土一人,非复己有。以此观之,广宫室,好行幸,竟有何益?此皆朕耳所闻,目所见,深以自诫。故不敢轻用人力,惟令百姓安静,不有怨叛而已。”

贞观十一年,太宗幸洛阳宫,泛舟于积翠池,顾谓侍臣曰:“此宫观台沼并炀帝所为,所谓驱役生民,穷此雕丽,复不能守此一都,以万民为虑。好行幸不息,民所不堪。昔诗人云:‘何草不黄?何日不行?’‘小东大东,杼轴其空。’正谓此也。遂使天下怨叛,身死国灭,今其宫苑尽为我有。隋氏倾覆者,岂惟其君无道,亦由股肱无良。如宇文述、虞世基、裴蕴之徒,居高官,食厚禄,受人委任,惟行谄佞,蔽塞聪明,欲令其国无危,不可得也。”司空长孙无忌奏言:“隋氏之亡,其君则杜塞忠谠之言,臣则苟欲自全,左右有过,初不纠举,寇盗滋蔓,亦不实陈。据此,即不惟天道,实由君臣不相匡弼。”太宗曰:“朕与卿等承其余弊,惟须弘道移风,使万世永赖矣。”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魏征等曰:“隋炀帝承文帝余业,海内殷阜,若能常处关中,岂有倾败?遂不顾百姓,行幸无期,径往江都,不纳董纯、崔象等谏诤,身戮国灭,为天下笑。虽复帝祚长短,委以玄天,而福善祸淫,亦由人事。朕每思之,若欲君臣长久,国无危败,君有违失,臣须极言。朕闻卿等规谏,纵不能当时即从,再三思审,必择善而用之。”

贞观十二年,太宗东巡狩,将入洛,次于显仁宫,宫苑官司多被责罚。侍中魏征进言曰:“陛下今幸洛州,为是旧征行处,庶其安定,故欲加恩故老。城郭之民未蒙德惠,官司苑监多及罪辜,或以供奉之物不精,又以不为献食。此则不思止足,志在奢靡,既乖行幸本心,何以副百姓所望?隋主先命在下多作献食,献食不多,则有威罚。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载籍所闻,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当战战栗栗,每事省约,参踪前列,昭训子孙,奈何今日欲在人之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万倍于此,亦不足也。”太宗大惊曰:“非公,朕不闻此言。自今已后,庶几无如此事。”

论行幸相关文章

  • 芦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50章 - - 芦姓来源有二:1、出自姜姓,齐桓公之后。桓公之后有以芦蒲为姓者,后改单姓芦。2、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来。据《魏书·官氏志》及《太平图话姓氏综》所载,北魏时改代北莫芦...
  • 千古痴魂》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钱遵王读书敏求纪载:赵清常殁,子孙鬻其遗书,武康山中,白昼鬼哭。聚必有散,何所见之不达耶?明寿宁侯故第在兴济,斥卖略尽,惟厅事仅存。后鬻其木于先祖。拆卸之日,匠者亦闻柱中有泣声,千...
  • 仲春纪》原文翻译 - - 《吕氏春秋》纪 - - 【仲春】  一曰: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包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夹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始雨水,桃李华,苍庚鸣,鹰化为鸠。天子居青阳...
  • 静的修养》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颜渊 - - 好了,这个道理我们了解了,所以对于思想,我们不要去控制它,譬如说我们想静下来,脑子里在想“我最好静下来”,这反而又多了一个念头,所以最好不要去作“我最好静下来&...
  • 不在山水之间》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智慧?什么是真正的爱心?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几句话,一般的人说,“知者乐水”的意思是说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水性流...
  • 三家店卖的是什么》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学而 - - 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要讲儒、释、道三家,也就变成三个大店。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
  • 折狱》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邑之西崖庄,有贾某被人杀于途,隔夜其妻亦自经死。贾弟鸣于官,时浙江费公祎祉令淄,亲诣验之。见布袱裹银五钱余,尚在腰中,知非为财也者。拘两村邻保审质一过,殊少端绪,并未搒掠,释散归...
  • 畅玄》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内篇 - - 抱朴子曰:“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眇眛乎其深也,故称微焉。绵邈乎其远也,故称妙焉。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光乎日月,迅乎电驰。或倏烁而景逝,或飘滭...
  • 排调》原文翻译 - - 《世说新语》三卷 - - 诸葛瑾为豫州,遣别驾到台,语云:“小儿知谈,卿可与语。”连往诣恪,恪不与相见。后于张辅吴坐中相遇,别驾唤恪:“咄咄郎君。”恪因嘲之曰:“豫州乱矣,何咄咄...
  • 道经·第九章》原文翻译 - - 《道德经》道经 -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 齐纪四 世祖武皇帝下永明十一年(癸酉、493)》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00章 - - 齐纪四齐武帝永明十一年(癸酉,公元493年)   [1]春,正月,以骠骑大将军王敬则为司空,镇军大将军陈显达为江 州刺史。显达自以门寒位重,每迁官,常有愧惧之色,戒其子勿以富贵陵人;而诸...
  • 表第九·外戚恩泽侯表》原文翻译 - - 《明史》150章 - - 外戚恩泽侯表
  • 列传第四十六 刘钟崔二王》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50章 - - 刘幽求,冀州武强人。圣历中,举制科中第。调阆中尉,刺史不礼,弃官去。久之,授朝邑尉。桓彦范等诛张易之、昌宗,而不杀武三思,幽求谓彦范曰:“公等无葬地矣。不早计,后且噬脐。&rd...
  • 列传第一 后妃上》原文翻译 - - 《新唐书》100章 - - 太穆窦皇后 文德长孙皇后 徐贤妃 王皇后 则天武皇后 和思赵皇后韦皇后上官昭容 肃明刘皇后 昭成窦皇后 王皇后 贞顺武皇后 元献杨皇后杨贵妃 唐制:皇后而下,有贵妃、淑妃、...
  • 张敬儿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50章 - - 张敬儿,南陽冠军人。父亲张丑,是郡将军,官做到节府参军。张敬儿少年时候就熟悉弓马、有胆气,喜欢射猎猛兽,发箭无不射中。南陽新野风俗多出骑射能手,而张敬儿臂力尤其大。逐渐官职...
  • 崔浩传》原文翻译 - - 《魏书》50章 - - 崔浩,字伯渊,清河人,白马公崔玄伯的长子。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陰陽,百家之言,无不涉及,精研经义,时人没有赶得上他的。未成年就为直郎。天兴年间,任给事秘书,转任著作郎。太祖因他工...
  • 鲁广达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鲁广达字遍览,吴州刺史鲁悉达的弟弟。广达少时气度不凡,立志追求功名,他虚心爱士,宾客自远方来归附他。当时江 表将帅,各领私兵,动辄数千人,而以鲁氏最多。初任梁邵陵王国右常侍,迁...
  • 史疾为韩使楚》原文翻译 - - 《战国策》25至33卷 - - 《战国策》卷二十七 韩策二(史疾为韩使楚) 【提要】战国时以公孙龙(著名的“白马非马”论的提出者)为代表的名家也出现在政治舞台上。“名不正,言不顺”...
  • 刘昭禹、何仲举、徐仲雅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六十二 卷762_1 《括苍山》刘昭禹 尽日行方半,诸山直下看。 白云随步起,危径极天盘。 瀑顶桥形小,溪边店影寒。 往来空太息,玄鬓改非难。 卷762_2 《忆天台山》刘昭禹 常...
  • 炭火》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火部 - - 释名 炭能生火,但治病用的是炭或炭灰,并不是直接用炭火。 主治 木炭可治以下诸病: 误吞金、银、铜、铁入腹。用炭烧红,趁热捶成细末,煎汤喝下。如无效,便刮取炭末三钱,井水调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