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陈书 > 100章 > 鲁广达传

陈书

《陈书》100章鲁广达传

《陈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记南朝陈朝史。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陈书》,二十四史之一,唐代姚思廉所著,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陈书》共三十六卷,其中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无表志。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陈朝封建政权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树,或许与此有关。《陈书》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

《陈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鲁广达传

书籍:陈书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鲁广达字遍览,吴州刺史鲁悉达的弟弟。广达少时气度不凡,立志追求功名,他虚心爱士,宾客自远方来归附他。当时江表将帅,各领私兵,动辄数千人,而以鲁氏最多。初任梁邵陵王国右常侍,迁任平南当陽公府中兵参军。侯景之乱,广达与兄悉达聚众保护新蔡。梁元帝接受陈霸先的指令制,授任他为假节、壮武将军、晋州刺史。王僧辩征讨侯景,广达出新蔡候迎他,并资助军需物品,僧辩对沈炯说:“鲁晋州也是王师东道的主力。”接着率众随僧辩。侯景乱平,加任员外散骑常侍,其他官职不变。
高祖受禅,授任他为征远将军、东海太守。不久调任桂陽太守,广达坚决推辞不受官,入京任员外散骑常侍。任假节、信武将军、北新蔡太守,随吴明彻讨伐周迪于临川,每次战役战功居多。接着代兄悉达为吴州刺史,封为中宿县侯,食邑五百户。
光大元年(567),授任通直散骑常侍、都督南豫州诸军事、南豫州刺史。华皎起兵上游,诏令司空淳于量率众进讨。淳于量军至夏口,华皎水军强大,没有敢前进,广达首先率骁勇之士,直冲贼军。战船相碰,广达大声疾呼,登上楼船,激励士卒英勇作战,由于风疾战船转向,广达跌入水中,沉溺良久,后被救活。华皎乱平,授任为持节、智武将军、都督巴州诸军事、巴州刺史。
太建初年(569),与仪同章昭达入峡口,拓定安抚安蜀等诸州镇。当时周氏企图占有江南,在蜀地大造战船,同时运粮饷到青泥,广达与钱道戢等人率兵偷袭,纵火焚烬。因功增加食邑到二千户,接着回原地镇守。广达治政干练,礼贤下士,吏民都服他。到了服官期满,都上表请示,于是诏令留任二年。五年众军北伐,夺取淮南旧地,广达与北齐军战于大岘,大破之。斩杀敷城王张元范,俘虏不可胜数。又攻下北徐州,接着授任都督北徐州诸军事、北徐州刺史。不久加任散骑常侍,入京任右卫将军。八年出京任北兖州刺史,迁任晋州刺史。十年授任使持节、都督合霍二州诸军事,晋号仁威将军,合州刺史。十一年北周将领梁士彦带兵转攻寿春,诏令遣中领军樊毅、左卫将军任忠等分兵赶赴陽平、秦郡,广达率众入淮,形成夹攻周军之势以击之。周军攻陷豫、霍二州,南、北兖、晋等地不攻自破,诸将全都无功,丧失淮南各地,广达因而免官,以侯爵回居私宅。十二年与豫州刺史樊毅率众北伐,攻下郭默城。不久授任使持节、平西将军、都督郢州以上十州诸军事,率水军四万,驻军江夏。周安州总管元景带兵寇掠江外,广达令部分军击退元景。
后主即位,入京任安左将军。不久授任平南将军、南豫州刺史。至德二年(584),授任安南将军,征辟拜官侍中,又任安左将军,改封为绥越郡公,食邑不变。不久任中领军。到了贺若弼进军钟山,广达率众于白土岗南摆阵,与若弼旗鼓相对。广达身着甲胄,手执战鼓,身先士卒以死相拼,冒着危险冲锋陷阵,隋军畏惧退走,广达往北追至营地,杀伤甚众,像这样有四个回合。到若弼击败诸将,乘胜追击至宫城,焚烧北掖门,广达还指挥陈书余兵,苦战不息,斩杀一百多人。日落西山时,广达才脱下战甲,面朝宫城拜哭,对众人说:“我身不能救国,罪孽深重。”士卒皆痛哭不已,接着被俘。祯明三年(589),依旧例入隋。
广达因陈朝沦覆深感伤痛,患病不治,不久含愤而死,时年五十九岁。尚书令江总挽棺痛哭,便提笔为其棺头作诗,曰:“虽抱恨黄泉,但随着岁月流逝会名垂千古,悲君为义而死,不愿做负恩之人。”江总为广达写墓志铭,曰:“灾祸自淮海而起,天险失去金汤之固难守,时运艰难,命数已尽。贼子背恩弃义,将士无辜,君独标榜忠勇之志,千方百计抗御敌人。诚心可贯白日,气节可傲严霜,思恩图报,感抚往事怎么能够遗忘呢?”

鲁广达传相关文章

  • 曹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50章 - - 姓氏:曹姓氏祖宗:振铎姓氏起源:一、起于黄帝姬姓的后代。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叔振铎被封于曹,建都陶丘,成为始封之君,也就成为曹 氏的始祖。二、由邾姓改姓为曹。...
  • 此狐不俗》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 - - 外祖雪峰张公家,牡丹盛开,家奴李桂,夜见二女凭阑立,其一曰:月色殊佳。其一曰:此间绝少此花,惟佟氏园与此数株耳。桂知是狐,掷片瓦击之,忽不见。俄而砖石乱飞,窗棂皆损,雪峰公自往视之,拱...
  • 十二 侵》原文翻译 - - 《声律启蒙》下卷 - - 眉对目,口对心,锦瑟对瑶琴。晓耕对寒钓,晚笛对秋砧。松郁郁,竹森森,闵损对曾参。秦王亲击缶,虞帝自挥琴。三献卞和尝泣玉,四知杨震固辞金。寂寂秋朝,庭叶因霜摧嫩色;沉沉春夜,砌花随月...
  • 梁惠王章句下·第六节》原文翻译 - - 《孟子》梁惠王章句 - -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ldquo...
  • 王孝严、陈晔、邵元实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王孝严 念奴娇 昨宵灰动,有阶前春草,侵凌春雪。碧玉堂前为寿处,齐祝遐龄千百。夜冷笙箫,庭深灯火,应照梅妆额。容华依旧,向来姑射标格。 独恨绾系日边,东风回首,还有溪山隔。怅望云...
  • 唐纪一唐高祖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50章 - - [1]春,正月,丁未朔,隋恭帝诏唐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   [1]春季,正月丁未朔(初一)。隋恭帝下诏允许唐王佩带宝剑穿鞋上殿朝见,行礼时不必通报姓名。   唐王既克长安,以书谕诸...
  • 卷二百十三·列传第一百一》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生甫周岁,堕眢井,出三日而苏。五岁从父道括苍,堕高岭,衣挂于树不死。人咸异之。嘉靖二年进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予归娶。丁父忧,服除,补故官。阶为人短小...
  • 符存审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50章 - - 符存审,字德祥,陈州宛丘人,原名符存。父亲符楚,任本州牙将。符存审少年时有豪侠气概,多智谋,常谈论兵家战事。乾符末年,黄河以南出现强盗,符存审纠集豪强,保护乡里。此时本郡人李罕之...
  • 秦王李从荣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50章 - - 秦王李从荣是明宗第二个儿子。明宗登上皇位,于天成初年(926),授李从荣为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三年,调任北京留守,兼河东节度使。四年,任河南尹。一天,明宗对安重诲说:“最...
  • 郑鲜之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00章 - - 郑鲜之字道子,荥陽开封人,是魏朝的将作大匠郑浑的玄孙。祖父郑袭,是大司农,曾经做过江 乘县令,所以就住在了境内。父亲郑遵,是尚书郎。 郑鲜之闭门读书,杜绝与人交往。起初做桓伟...
  • 列传第三十七》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自书契之兴,先哲可得而纪者,莫不备乎经传。若乃选君 德于列辟,观遗烈于风声,帝莫高于尧、舜,王莫显于文、武。 是以圣人祖述其道,垂文于六学;宪章其教,作范于百王。自 兹以降,三微骤...
  • 谢尚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00章 - - 谢尚,字仁祖,为豫章太守谢鲲之子。从小就有孝亲之情。七岁丧兄长,其哀恸之态超出礼法,亲戚无不感到奇异。到八岁,显得聪明早熟。谢鲲曾携带谢尚为宾客饯行,有客人说:“这小儿...
  • 五宗世家》原文翻译 - - 《史记》50章 - - 孝景皇帝的儿子一共有十三人被封为王,这十三人分别由五位母亲所生,同一母亲所生的为宗亲。 栗姬所生的儿子有刘荣、刘德、刘阏于。 程姬所生的儿子有刘馀、刘非、刘端。 贾夫...
  • 范睢至秦》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至8卷 - - 《战国策》卷五 秦策三(范睢至秦) 【提要】范睢在秦王前面开始了类似“隆中对”一样的国家大计的决策和游说。他不同于苏秦、张仪的是,在正式开始宣讲他的谋划前,非...
  • 佚句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九十六 都来消帝力,全不用兵防。 (齐己《风骚旨格》) 道远擎空钵,深山踏落花。 (齐己《风骚旨格》) 船中江上景,晚泊早行时。 (齐己《风骚旨格》) 山寺钟楼月,江城鼓角风。 (齐己...
  • 徐夤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零八 卷708_1 《钓台》徐夤 金门谁奉诏,碧岸独垂钩。 旧友只樵叟,新交惟野鸥。 嘉名悬日月,深谷化陵丘。 便可招巢父,长川好饮牛。 卷708_2 《旅次寓题》徐夤 胡为名利役,...
  • 韩偓唐诗大全》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卷六百八十二 卷682_1 《乱后却至近甸有感(乙卯年作)》韩偓 狂童容易犯金门,比屋齐人作旅魂。 夜户不扃生茂草, 春渠自溢浸荒园。 关中忽见屯边卒,塞外翻闻有汉村。 堪恨无情清渭...
  • 裴休、令狐綯、刘绮庄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600章 - - 卷五百六十三 卷563_1 《题泐潭》裴休 泐潭形胜地,祖塔在云湄。 浩劫有穷日,真风无坠时。 岁华空自老,消息竟谁知。 到此轻尘虑,功名自可遗。 卷563_2 《赠黄蘖山僧希运》裴休 ...
  • 石胡荽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石胡荽 释名 天胡荽、野园荽、鹅不食草、鸡肠草。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1、痰喘。用石胡荽左杨汁,和酒服。 2、目疾,翳障(目赤肿胀,羞明昏暗,隐涩疼痛,眵泪风痒,鼻塞头痛...
  • 乌爹泥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土部 - - 乌爹泥 释名 亦名孩儿茶、乌垒泥。制法:用细茶末装入竹筒中,坚塞两头,埋污泥沟中,日久取出,捣出,捣汁熬制,即成乌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1、鼻渊(鼻孔里常流清涕)。用乌爹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