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南齐书 > 50章 > 明帝本纪下

南齐书

《南齐书》50章明帝本纪下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南齐书是一部记载南齐历史的书,齐梁皇族萧子显作。全书六十卷,现存五十九卷。南齐是南北朝时期继宋以后在南方割据的封建王朝。公元四七九年,萧道成(南齐高帝)建立南齐,传了三代。四九四年,萧道成的侄子萧鸾(南齐明帝)夺取了帝位,传了两代。五○二年,萧衍(梁武帝)灭了南齐,另建了梁朝。南齐的统治只有二十三年,是南北朝时期最短促的一个朝代。

《南齐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明帝本纪下

书籍:南齐书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高宗明皇帝萧鸾,字景栖,是始安贞王萧道生的儿子。小名玄南齐书度。他从小就没了父亲,太祖萧道成抚育了他,对他的慈爱恩惠往往超过亲生儿子。宋泰豫元年(472),任安吉县令,以严能而闻名朝野。补武陵王左常侍,没有接受。元徽二年(474),任永世县令。升明二年(478),任命他为邵陵王安南记室参军。还没上任,又升任宁朔将军。淮南、宣城二郡太守。不久进号辅国将军。太祖登基为皇帝,升他为侍中,封为西昌侯,食邑千户。建元二年(480),为持节,都督郢州、司州的义陽诸军事、冠军将军、郢州刺史,进号征虏将军。世祖即位,转任度支尚书,领右军将军。永明元年(483),迁任侍中、领骁骑将军。当时王子侯爵们都按惯例乘坐缠帷车,只有高宗乘坐下帷车,仪仗随从像个普通的无职士人。有一回公事忙乱,有个卖饭的担火误烧了高宗的牛鼻子,豫章王把这事说给世祖听,世祖只是笑。后转任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行事清正,很受皇上的欣赏。永明二年,出任征虏将军、吴兴太守。永明四年,迁任中领军,常侍等职仍兼任不变。永明五年,为持节、监豫州、郢州的西陽、司州的汝南二郡军事、右将军、豫州刺史。永明七年,任尚书右仆射。永明八年,加领卫尉。永明十年,转为左仆射。永明十一年,领右卫将军。世祖在遗诏中任命他为侍中、尚书令,不久又加镇军将军,配给班剑仪仗二十人。隆昌元年(494),就在本号上即任大将军,配给鼓吹乐队一部,亲兵五百人。不久又加中书监、开府仪同三司。郁林王被废,海陵王立为皇帝,任命他为使持节、都督扬州和南徐州军事、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开府仍旧,增加班剑仪仗为三十人,封宣城郡公,食邑二千户。镇守东府城。配给兵士五千人,钱二百万,布一千匹。九江发生叛乱时,朝廷任命他为假黄钺,事情平息后,他又上表送还。不久便为加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傅,领大将军、扬州牧,增加班剑仪仗四十人,配给幢络三望车,前后部羽葆鼓吹,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设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掾、属各四人,封宣城王,食邑五千户,持节、侍中、中书监、录尚书事都仍旧不变。他没有接受,太后下令废黜海陵王,让高宗作为太祖的三儿子继承其皇位,群臣再三请求敦促,他才接受。
建武元年(494)冬十月二十二日,高宗萧鸾即皇帝位。下诏说:“我们大齐自从受禅建国,君临天下,既神且武,光明美好,长治久安,固若磐石。不料高层统治中途出现了麻烦,朝廷出现问题,后继的皇上多有失误,各地的祸患时有发生,眼见伟大的事业就要沉没。宣德皇后鉴于历史教训,遵照历来典章,采纳大家意见,制定英明决策,把国家前途放到我一个人肩上。我这个人能力浅薄,要我来继承大业,上对高天,下对万民,想念前辈,我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日夜忧惧,不知该如何是好,我愿意和普天下人开辟新局面。特命大赦天下,改元,身为宿卫者普遍提升一级,其他文武官员,赐位二等。所有建武元年以前拖欠的旧债和折换所欠的官家东西,一概予以免除。所有被抄没的叛乱者家属,也全部释放。犯罪被流放者,也都放还本乡。”任命太尉王敬则为大司马,司空陈显达为太尉,尚书令王晏加骠骑大将军,中领军萧谌为领军将军、南徐州刺史,皇子萧宝义为扬州刺史,中护军王玄邈为南兖州刺史,新任命的右将军张瑰为右光禄大夫,平北将军王广之为江州刺史。二十四日,下诏禁止远近各地上献庆礼。二十六日,诏:“从今以后,所有雕文篆刻,岁时光新,全部停止。地方长官如果搞祭祀,必须是在自己任职的地域里的才行,否则要严加禁绝。”追赠安陆昭侯萧缅为安陆王。二十八日,任命安陆侯的儿子萧宝日至为湘州刺史。下诏说:“近来在职官吏,往往违反规定,谋私害公,这将养成危害人民的蠹虫。从现在起商旅税,石头、后渚的各项征税以及征派征盐借用民工等等摊派,一概停息。各地对凡属公家应该征收的项目,要立刻明文规定。主管部门要详细制定要求内容,有关法律部门要明下监察。”
十一月初三,任命西中郎长史始安王萧遥光为扬州刺史,晋寿太守王洪范为青、冀二州刺史,尚书令王晏领太子少傅。四日,给大司马寻陽公王敬则等十三人各晋封爵位和食邑不一。下诏取消新林苑,土地皆还原主,原欠债务作价抵销。十日,立皇子萧宝义为晋安王,萧宝玄为江夏王,萧宝源为庐陵王,萧宝寅为建安王,萧宝融为随郡王,萧宝攸为南平王。十四日,下诏说:“乡镇负责人俸禄微薄,不够代替种田,虽然当地经常有所供给,也很劳费,从现在起全都取消。”又下诏“宣城国五品以上官员都按优等政绩予以晋升奖励。五品以下,都可随便自寻去处。有愿意做官的,可根据其兴趣作适当安排。”十五日,追尊始安贞王为景皇,妃为懿后。十六日,任命辅国将军闻喜公萧遥欣为荆州刺史,宁朔将军丰城公萧遥昌为豫州刺史。十七日,下诏:“中署、材官、车府等处的精巧工匠,允许分期分批交替放假休息。”十八日,立萧宝卷为皇太子,赐天下为父后的人爵一级,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普遍予以奖励和表彰。住宅贴上光荣榜,并赐给南齐书束帛。”十九日,下诏:“太子初立,各地有的送来庆礼,应该一律停止。”二十二日,任命新上任的征虏将军江夏王萧宝玄为郢州刺史。永明年间,御史中丞沈渊曾上表反映百官年龄一到七十岁,都令他们退休了,他们在家里很穷困。三十日,下诏说:“近日允许各部门老年官员自己提出要求,东西二省的官员,还有些俸禄,一旦退休了,便荣誉和收入都没有了,为了体现爱老的精神和同情的心情,对到达退休年龄的官员,一律按照永明七年以前的晋升奖赏办法办理。”对皇上在辅政期间诛杀的各位宗王,都在这个月里恢复了地位,并封他们的儿子为侯。
十二月十二日,下诏说:“光凭在上层观察政治难免有遗漏,而处在下层的不容易把意见反映上来。所以古人歌颂《甘棠》诗是赞美体察民情,咏赞肺石是希望能允许提意见。以后我每月要看一次有关报告,如有含冤者未予申平的,正直者没被举荐的,有关部门要承担责任。”
建武二年(495)春正月初一,下诏“京师在押囚犯,已判死刑的,降为五年徒刑。三署在押囚徒已判五年以下徒刑的,全都释放。王公以下官员,都要推荐人才。并和王公卿士内外群僚一起,指出我的缺点错误,可以肆无忌惮地提意见。”索虏寇掠司、豫、徐、梁四州。初二,派遣镇南将军王广之督师司州征讨,右卫将军萧坦之督师徐州征讨,尚书右仆射沈文季督师豫州征讨。初九,下诏对京师两县被毁被挖的坟垅进行适当修理。又下诏说:“民以食为天,蚕是生活之本,这是古代圣王极为重视的,前哲的典范便是后王的准则,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我身居皇位,心怀天下,日理万机,不暇休息,早晚考虑,坐卧不忘。各地长官是百姓的主人,负有调理风俗的职责,应该严格对待农桑生产,不要让百姓懈怠懒惰,而应努力生产,发挥地利,加固堤防,考核成绩。如果粮蚕生产上去了,就要把成绩上报,对那些游闲荒怠生产的人,也要揭发检举,有关负责部门要详细核实处理。”二十五日,索虏攻打钟离,被徐州刺史萧惠休击败。二十六日,加太尉陈显达使持节、都督西北征讨诸军事。二十七日,内外戒严。
三月戊申日,下诏“由于南徐州侨旧民丁,很多人都到军队服役去了,特免除今年的各种赋税徭役。”已未日,司州刺史萧谌配合众军,击破敌虏。下诏“雍、豫、司、南兖、徐五州受到寇掠的人家,都免交今年的税调。有与敌虏勾结者,一概免予追究以前的罪过。”丙寅日,免去青州的麦租。敌虏从寿春退去。十五日,撤销戒严。
夏四月初一,下诏“京城三百里境内的官司案件,都集中到京师来,即日听候阅处。此外各地的官司案件由州郡长官审讯处理。三署的囚徒奴隶,适当减刑或释放。”索虏包围汉中,被梁州刺史萧懿打退了。二十一日,任命新上任的黄门郎裴叔业为徐州刺史。
五月二十六日,寝庙落成,下诏“监作长帅人员,赐给职位一等,在役人员放假休息一年,非在役人员放假期间免征租税。”
六月二十五日,诛杀领军将军萧谌、西陽王萧子明、南海王萧子罕、邵陵王萧子贞。二十八日,任命右卫将军萧坦之为领军将军。
秋七月初四,任命右将军晋安王萧宝义为南徐州刺史。初五,任命冠军将军梁王为司州刺史。二十四日,任命氐人杨馥之为北秦州刺史并封他为仇池公。
八月十一日,任命右卫将军庐陵王萧宝源为南兖州刺史。十四日,任命才提拔为辅国将军的申希祖为兖州刺史。
九月二十三日,改封南平王萧宝攸为邵陵王,蜀郡王萧子文为西陽王,广汉王萧子峻为衡陽王,临海王萧昭秀为巴陵王,永嘉王萧昭粲为桂陽王。
冬十月初八,下诏说:“反对浪费,提倡节约,是前代圣王的一贯作风。我的执政恰处于流弊之末,民风浅浮之世,虽然本人严格要求自己,但社会上仍然没能养成礼让的风气,俗间仍然竞相侈比。看到这样的局面,我不免心中生愧,为了使风俗返朴归淳,现要求撤销东田,毁掉兴光楼。”并指示有关计量部门适当节缩车轿等交通工具。二十日,为皇太子娶妃褚氏,大赦天下。对王公以下官员都给予数量不一的赏赐。禁止各地送礼。
十二月初三,下诏说:“旧国城镇看着不免怅然。何况自当皇帝以后,整天身居宫殿里,有的人当年功高济时,德泽当世,而死后坟茔荒芜,封树杂乱,这实足引起悲凉和感叹啊!当初中京沦落,朝廷东迁,晋元帝缔造在前,简文帝中兴于后,他们的功绩深入民心,但他们的陵墓一派荒凉。虽然年代已经久远了,但每想起来心中仍不能平静。晋帝的各个陵墓要好好加以修理,并增加守卫人员。吴、晋陵二郡,要适当减免赋税徭役。”
建武三年(496)春正月初三,任命陰平王杨炅的儿子杨崇祖为沙州刺史,封陰平王。任命北中郎将建安王萧宝寅为江州刺史。初五,下诏申明守长六周之制。二十一日,下诏“去年索虏寇掠边境,边境一带各州郡将士有阵亡或疾病死亡的,都要送还其故乡。”
三月十九日,下诏“住宅和交南齐书通工具上凡用金银作装饰加固的,一律剔除。”
夏四月,敌虏寇掠司州,被守军击败。
五月初七,任命征虏将军萧懿为益州刺史,前军将军陰广宗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前新授职的宁州刺史李庆宗为宁州刺史。
秋九月初一,任命冠军将军徐玄庆为兖州刺史。
闰十二月二十日,为皇太子举行加冠礼,赐王公以下官员帛数量不一,为父后都赐爵一级。禁止各地送礼。又下诏“今年不必光新,可以用现钱发给百官。”
建武四年(497)春正月初六,大赦天下。下诏说:“佳肴祭祀,必须用最甘美的才行,佩戴王圭璋,也必须用最好的玉石制作才行,因此不论制造何物,首先要从根本上做起,治理国家,也要以教育为重。过去国家康宁时,建了不少学校,后来遇到艰难,便暂时省废了,转眼之间,已是多年没听到读书声了。思古虑今,日夜难忘。如今天下安宁,人心思治,正是兴学施教的好时候。应按照已有的规定,广泛招收贵族子弟,入学接受培养,发扬大业,光被后世。”壬寅日,下诏“对那些生了儿子的父母,免除其徭役一年,并赐给米十斛。新婚夫妇,免其服役一年。”丙辰日,诛杀尚书令王晏。
二月初七,任命左仆射徐孝嗣为尚书令,征虏将军萧季敞为广州刺史。
三月初八,任命右仆射沈文季领护军将军。
秋八月,追尊景皇生母为恭太后。索虏寇掠沔北。
冬十月,索虏又寇掠司州,二十日,派遣太子中庶子梁王、右军司马张稷征讨。
十一月丙辰日,任命氐人杨灵珍为北秦州刺史,并封他为仇池公,武都王。初四,下诏:“各地有在愿意让出屋宅种田植桑的,可适当减少旧价。”
十二月十一日,任命冠军将军裴叔业为豫州刺史,冠军将军徐玄庆为徐州刺史,宁朔将军左兴盛为兖州刺史。二十四日,派遣度支尚书崔慧景率众援救雍州。
永泰元年(498)春正月初一,大赦天下。免除建武四年以前所拖欠的租税债务。命中军大将军徐孝嗣在本官之上开府仪同三司。沔北各郡遭索虏侵掠、相继失陷。二十三日,派遣太尉陈显达持节援救雍州。二十五日,诛杀河东王萧铉、临贺王萧子岳、西陽王萧子文、衡陽王萧子峻、南康王萧子琳、永陽王萧子珉、湘东王萧子建、南郡王萧子夏、桂陽王萧昭粲、巴陵王萧昭秀。
二月初一,派遣左卫将军萧惠休假节援救寿陽。十九日,豫州刺史裴叔业在淮北击破索虏。二十九日,任命平西将军萧遥欣领雍州刺史。
三月二十五日,免除雍州受虏侵害各县的租布。二十七日,下诏说:“孔子是光辉伟大的圣贤哲人,他弘扬雅道,教导生民,是帝王们的师表,是千秋万代的轨仪,万众敬仰,忠孝所出,他的功德泽被天下。虽然年代已经久远,但人们对他的敬祭仍然不断。而且他享受的规格,和诸侯一样。近年来对孔子的祭祀制度被破坏了,弄得他的庙堂里经常没有享品,这怎么能光扬道德、兴隆教化呢?应该依照原有制度,恢复祭祀规格,适时举行祭礼。”
夏四月初三,改元,对三署在押囚犯都有不同程度的赦免。文武官员赐位三等。丙戌日,任命镇军将军萧坦之为侍中、中领军。初八,立武陵昭王儿子萧子坦为衡陽王。十五日,任命西中郎长史刘暄为郢州刺史。十六日,大司马会稽太守王敬则举兵反叛。
五月初二,派遣辅国将军刘山陽率军东讨。初五,斩杀王敬则传首示众,权且赦免浙东、吴、晋陵七郡。任命后军长史萧颖胄为南兖州刺史。十七日,任命北中郎将司马元和为兖州刺史。
秋七月,任命辅国将军王珍国为青、冀二州刺史。二十四日,任命太子中庶子梁王为雍州刺史,太尉陈显达为江州刺史。
三十日,皇帝在正福殿逝世,终年四十七岁。遗诏说:“徐令要重申八命,中书监本官皆仍旧,沈文季可任左仆射,常侍、护军仍旧,江纏可任右仆射,江祀可任侍中,刘暄可任卫尉。军政大事交给陈太尉主持。内外事务不论大小都交给徐孝嗣、萧遥光、萧坦之、江纏处理,重大事情要和沈文季、江祀、刘暄商议决定。特别重大而机要的任务,可交给刘悛、萧惠休、崔惠景去完成。”葬在兴安陵。
皇帝为人清醒精明,有办事才能,坚持法律无所谘借,控驭亲戚幸臣,臣下不敢胡作非为。驱使寒人不得用四幅伞,非常注重俭约。拆除世祖所建的新林苑,把土地还给老百姓。废除文帝所起的太子东田,拆除变卖掉。永明年间下令舟车舆辇上的所有金银饰物全都剔除下来,收还主衣库。太官送饭来,有大馅饼,皇帝说:“我吃不完,可以一开四半,剩下的晚上吃。”但对世祖嫔妃居处中的宫殿服饰及用具,一点也没改变。
皇帝生性猜忌多虑,所以大行诛戮。暗中相信道术,用以计数,出门时,要先占卜利害,往南去则说是往西去,往东去则说往北去。很少出入,竟从来不到南郊祭祖。南齐书生病初期,还不放下政务,对外保密。到了病倒很长时间,才命令有关部门行文寻求白鱼治病,外边才知道。喜欢穿深红色衣服,服饰都是赤色,用来诅咒制胜。巫觋说:“后湖水头经过宫内,造成皇帝生病。”皇帝便自己跑到太官处要求开水沟,身边的人对他说:“太官如果没有这水就要关门了。”但皇帝仍决意要填塞后湖,打算南引淮水入京。只是由于去世了,这事才作罢。
本史作者认为:高宗为皇家的庶支当上了皇帝,从他作为犹子说来,弄到后来的局面,也不是他的本意,而他的继承者,恐怕也难免厄运。然而他大行诛戮,动机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出于性格的残忍,有的是由于畏慑。导致同一统治集团的亲族被他抛弃,亲手提拔的心腹,也不能信任使用为自己效力。既深怀疑怯,再加上猜忌,虽然他施行诛杀时往往流泪不忍,但也不能说他的行为合乎仁义,但要他苟且求安,恐怕他又心有不甘。既而大臣们自己培养势力,使得皇室后代孤立虚弱,造成皇权不能巩固,终于覆灭社稷。如果他能信从天命,让皇位给具有这种征兆的人,像盘庚继承其兄陽甲帝位那样,推诚布公处理天下大事,大约便不会招致讥笑了吧!
赞语:高宗虽说是出自旁支,他能接管政权也是很值得庆幸。他向往着俭约德行,也制定过不少法令。执政期间小心谨慎,处理事务透彻严明。可惜自从沔陽失陷,他的美政愿望终于无成。

明帝本纪下相关文章

  • 赏罚》原文翻译 - - 《六韬》文韬 - - 文王问太公曰:“赏所以存劝,罚所以示惩,吾欲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赏信罚必于耳目之所闻见,则所不闻见者莫不...
  • 融四岁,能让梨①。弟于长,宜先知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40节 - - [原文]融四岁,能让梨①。弟于长,宜先知②。  [注释]  ①融:孔融,东汉时鲁国(今山东)人,孔丘的后代,三国时代儒家学派的人物。他四岁时同兄弟一起吃梨,他先拿小的,把大的让给哥哥。后为...
  • 相对的人为政治》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颜渊 - - 下面跟着是齐景公问的: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就是中国政治哲学了,从古中国的政...
  • 富贵不淫贫贱乐》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里仁 - -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一个人如果真正立志于修道,这个“修道”不是出家当和尚、当神仙的道,而是儒家那个“道”,也就是说以出世离尘的精...
  • 蒙卦》原文翻译 - - 《周易·易经》前32卦 - - (山水蒙)艮上坎下《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
  • 张辑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张辑 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沈水。悠悠岁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箫吟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 又何苦、凄凉客里。负...
  • 僖公·僖公二十八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00章 - - 【经】二十有八年春,晋侯侵曹,晋侯伐卫。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楚人救卫。三月丙午,晋侯入曹,执曹伯。畀宋人。夏四月己巳,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师败绩。楚杀...
  • 闵公·闵公元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00章 - - 【经】元年春王正月。齐人救邢。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季子来归。冬,齐仲孙来。   【传】元年春,不书即位,乱故也。   狄人伐邢。管敬仲言于...
  • 隐公·隐公五年》原文翻译 - - 《左传》50章 - - 【经】五年春,公矢鱼于棠。夏四月,葬卫桓公。秋,卫师入郕。九月,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邾人、郑人伐宋。螟。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彄卒。宋人伐郑,围长葛。   【传】五年春,公...
  • 宋纪十一 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三年(己亥、459)》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00章 - - 宋纪十一宋孝武帝大明三年(己亥,公元459年)B/   [1]春,正月,己巳朔,兖州兵与魏皮豹子战于高平,兖州兵不利。   [1]春季,正月,己巳朔(初一),刘宋兖州军队同北魏的征西将军皮豹子...
  • 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九》原文翻译 - - 《明史》300章 - - 李标,字汝立,高邑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泰昌时,累迁少詹事。天启中,擢拜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标师同邑越南星,党人忌之,列名《东林同志录》中。标惧祸,引疾归。...
  • 晋家人传第五》原文翻译 - - 《新五代史》50章 - - ○高祖皇后李氏   高祖皇后李氏,唐明宗皇帝女也。后初号永宁公主,清泰二年封魏国长公主。自废帝立,常疑高祖必反。三年,公主自太原入朝千春节,辞归,留之不得,废帝醉,语公主曰:&ld...
  • 张定和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00章 - - 张定和字处谧,京兆万年人。 年少时贫寒低贱,有志气,守节操。 起初做侍官。 时逢平定陈国的战争,定和理当去打仗,但生活不能自给。 他要把妻子的嫁衣卖掉,妻子坚决不给他。...
  • 崔光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00章 - - 崔光,本名孝伯,字长仁,名为高祖所赐,东清河俞阝人。祖名旷,跟随慕容德南渡黄河,定居青州时水。慕容氏灭亡之后,出仕刘义隆政权,任乐陵太守。父亲灵延,任刘骏的龙骧将军,长广太守,与刘.....
  • 元澄传》原文翻译 - - 《魏书》50章 - - 拓跋云的长子元澄,字道镇,从小爱好学习 。任城王拓跋云死后,元澄在居丧期间以孝闻名。继承王位后,被加封为征北大将军。高祖孝文帝元宏时,柔然国进犯边境,任命元澄为使持节、都督...
  • 刘峻传》原文翻译 - - 《梁书》100章 - - 刘峻字孝标,是平原郡平原县人。父亲名王廷,是宋始兴王内史。 刘峻生下来刚一个月,母亲就把他带回乡下。宋泰始初年,青州落入北魏手中。刘峻八岁时,被人抢到中山去了,中山的有钱...
  • 齐令周最使郑》原文翻译 - - 《战国策》25至33卷 - - 《战国策》卷二十七 韩策二(齐令周最使郑) 【提要】中国人最讲人情和面子,有伤他人情面与和气的事一般都不好干,但由于公务和生意,我们不得不说一些有伤人情的话,只要我们掌握...
  • 杜甫的名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300章 - - 卷二百二十六 卷226_1 《蜀相(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 李適之、李泌、郭子仪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卷一百零九   卷109_1 「朝退」李適之   朱门长不闭,亲友恣相过。年今将半百,不乐复如何。   卷109_2 「罢相作」李適之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
  • 石蜜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石蜜 释名 白沙糖(即白糖)。 气味 甘、寒、冷利、无毒。 主治 润心肺燥热,治咳消痰,解酒和中,助脾气,缓肝气。 慈姑 释名 藉姑、水萍、河凫茈、白地栗。苗名剪刀草、箭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