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论语别裁 > 颜渊 > 相对的人为政治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颜渊相对的人为政治

《论语别裁》是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作者南怀瑾。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成的《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

《论语别裁》章节目录: 《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先进》 《颜渊》 《子路》 《宪问》 《卫灵公》 《季氏》 《阳货》 《微子》 《子张》 《尧曰

相对的人为政治

书籍:论语别裁章节:颜渊更新时间:2018-07-23
下面跟着是齐景公问的: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这就是中国政治哲学了,从古中国的政治哲学是建立在伦常文化的基础上。就是孔子所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四点。现代的青年看起来,会认为这种书落后到极点,实在应该烧掉。如果我们真了解了,就觉得非常深刻,非常有味道。这八个字上面的君臣父子四字是名词,下面的君臣父子四字是借用来作动词。“君君”就是说领导人作到自己真正是一个领导人,领导人有领导人的道德。(就这“君君”两个字,就可以写一部叫“领导人的道德修养及其哲学”的大书,或者作为政治系或哲学系同学写博士论文的题目。)君是君,领导人就是一个领导人。臣是臣,作干部的有干部的立场,规规矩矩是个好干部,好的宰相,好的辅助人。这个话连起来讲,如果君不君,领导人不是一个领导人,违反了领导人应有的道德,这时臣也不臣了。“父父、子子。”做父亲的是一个父亲,如果父亲作得不合一个父亲的标准,但是却要儿女孝顺,尽儿女的本分,怎么可能呢?所以父母是父母,子女就是子女,这才是所谓的父慈子孝。也就是《易经》上回复的道理。古代的文字很简略,但包括的意义很多。孔子答复了这一点,齐景公非常聪明,他说,好,我懂了。一个领导人自己不站在领导人的本位,越出范围,那么臣也不臣;一个家庭中,父母不像父母,儿女就不像儿女。如果一个国家,政治、社会的风气到了这个程度的话,国家的财富虽充足,我也用不到了,一定要失败的。这一点就是中国政治哲学的中心思想。

有人说,民主社会没有这个“君”,我们研究过三民主义——国父思想,关于这个问题都讲过,不用再讲了,是一样的道理。过去是一人领导万人,现在是万人领导所有的人。“民主”政体下每个人都是“君”。所以我对一个美国朋友,谈到美国的情形,我说中国的民主思想和美国的两样。中国过去是帝王制度,没有民主自由的口号。而美国坏就坏在“民主”上,现在“美国式”的民主政治很成问题。国际上美国到处去帮忙,而没有一个受到帮忙的国家感谢美国,问题就在“美国式”的民主。我们过去的政治思想,尽管是君主制度,据我的研究,中国历史政治的精神,是以民主为基础,君主是一个执行的型态。现在“美国式”的民主,老实说是以君主独裁为基础,而以民主为型态。美国是什么民主?所有的领导人,乃至于总统,后面都有老板的。他们被操纵于资本家手中,说穿了,美国的民主就是这样。我们过去的君主,是真正的民主精神。譬如在明末崇祯时期,骆养性任大金吾之职。所谓大金吾是沿用汉朝的官名,近似于现代的首都卫戍司令,清朝的九门提督,权很大。当时熊鱼山、姜如农两位言官——近似现代的监察委员,在历史上称作言官。皇帝在政治上的错误,言官都要提出来指摘的,这是中国过去监察御史的精神。纵然是皇帝错了,他照样提出来,错了就是错了。这两位御史很了不起,当时对皇帝有所批评。朝中的太监权臣,因为党派的关系,把他们关在刑部大牢——清朝所谓天牢里。到了半夜里,皇帝亲笔下了一个条子,命令大金吾连夜把这两个监察御史提出去杀掉。这位大金吾接到了皇帝这个条子,并不执行,坐下来写一篇奏章。大意说天下言官犯了罪,如果要杀他,因为他是代表全国老百姓讲话的,所以应该明告天下,公布他的罪状,使全国老百姓都知道,然后再规定时间杀他。现在凭你这张条子,而且偷偷摸摸地半夜里叫小太监送来,要我夜里去杀他,我是不敢执行的。换言之,无形中是说皇帝没有经过行政程序,是错误的,不可以这样做的。第二天他就把皇帝下的条子同奏本,一并送给皇帝,结果皇帝看了他的奏本反而笑了,这件事也就算了,这两个人命也保住了。(至于骆养性的晚节好不好,是另处一回事,在此不加讨论。)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并不止这一件事,类似的事件很多。不过现在我们读的历史太少了,只靠学校的历史课本、中国史大纲,就认为懂了中国历史。我觉得很好玩。中国历史中有很多宝贵的东西,可惜一般人都没有好好注意它。尤其说到政治哲学,还是我们中国文化中儒家、道家的这许多原则是对的。为政到底在人,并不一定在法。立法、制度固然重要,但执法的还是在人,立法的也是人,所以还是人政重要。

相对的人为政治相关文章

  • 金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100章 - - 姓氏:金姓氏祖宗:少昊姓氏起源:1、出自少昊金天氏。相传少昊是上古五帝之一,是黄帝的己姓子孙,少昊死后被尊为西方大帝;按照古人的五行学说,西方属金,所以少昊又有金天氏的称号。他...
  • 王半仙友狐》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 - 献县令明晨,应山人,尝欲申雪一冤狱,而虑上官不允,疑惑未决。儒学门斗有五半仙者,与一狐友,言小休咎多有验,遣往问之,狐正色曰:明公为民父母,但当论其冤不冤,不当问其允不允,独不记制府李...
  • 当皇帝的能受气》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我们讲两个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国的名宰相俾斯麦与国王威廉一世是对有名的搭挡。德国当时会强盛,不但是俾斯麦这个首相行,同时也因为有这个宽容大度的好皇帝。威廉一世回...
  • 钱卜巫》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400篇 - - 夏商,河间人。其父东陵,豪富侈汰,每食包子,辄弃其角,狼藉满地。人以其肥重,呼之“丢角太尉”。暮年家甚贫,日不给餐,两肢瘦垂革如囊,人又呼“募庄僧”,谓其挂袋也...
  • 离娄章句上·第十二节》原文翻译 - - 《孟子》离娄章句 - -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
  • 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公孙丑章句 - -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
  • 采菽》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旂。其旂淠淠,鸾声嘒嘒。载骖载驷,君子所届。赤芾在股,邪幅在下。...
  • 萚兮》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萚兮萚兮,风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 葛覃》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 苏小小、李秀兰、胡夫人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800章 - - 苏小小 减字木兰花 别离情绪。万里关山如底数。遣妾伤悲。未心郎家知不知。 自从君去。数尽残冬春又暮。音信全乖。等到花开不见来。 李秀兰 减字木兰花 自从君去。晓夜萦...
  • 赵文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赵文 乌夜啼(秋兴) 院静槐阴似水,雨余蝉语先秋。熟残梅子无人打,金弹满红沟。 又送行人归去,谁怜倦客淹留。画船旗鼓江南岸,人倚夕阳楼。 阮郎归(梨花) 冰肌玉骨淡裳衣。素云翠枝。...
  • 志第三十·舆服三》原文翻译 - - 《元史》100章 - - 殿上执事   挈壶郎二人,掌直漏刻,冠学士帽,服紫罗窄袖衫,涂金束带,乌靴。漏刻直御榻南。   司香二人,掌侍香,以主服御者摄之,冠服同挈壶。香案二,在漏刻东西稍南。司香侍案侧...
  • 杂传第四十二》原文翻译 - - 《新五代史》100章 - - 《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
  • 魏本纪第二》原文翻译 - - 《北史》50章 - - 世祖太武皇帝讳焘,明元皇帝之长子也。母曰杜贵嫔。天赐五年,生于东宫。体貌瑰异,道武奇之,曰:"成吾业者必此儿也。"泰常七年四月,封太平王。五月,立为皇太子。及明元帝疾,命帝总摄百...
  • 李讠斤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00章 - - 李讠斤,字元盛,小名真奴,范陽人,曾祖李产,产子绩,二代在慕容氏政权中都很出名。父李崇,冯跋政权的吏部尚书、石城太守。延和初年,魏帝车驾到了和龙,李崇率领十余郡归降。魏世祖对待他...
  • 钟嵘传》原文翻译 - - 《梁书》100章 - - 钟嵘字仲伟,颍川郡长社县人。钟嵘同他的哥哥钟山元、弟弟钟屿都很好学,有见识和思想。钟嵘,齐朝永明年间为国子监生,通晓《周易》,卫军王俭当时任国子监祭酒,很欣赏他。后为本州推...
  • 慕容垂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50章 - - 慕容垂,字道明,是慕容皇光的第五个儿子。他年幼时聪慧有气度,身高七尺七寸,手垂过膝。慕容皇光非常宠 爱他,常常看着他而对几位弟弟说:“这个孩子豁达不拘小节,终究能毁家,也能...
  • 何充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00章 - - 何充,字次道,庐江 郡..县人,为曹魏光禄大夫何祯的曾孙。祖父何恽,做过豫州刺史。父何睿,做过安丰太守。何充风韵深沉高雅,以文章德行著称。最初任大将军王敦的属官,转任主簿。王敦...
  • 邪客》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邪客第七十一 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
  • 神针火》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火部 - - 神针火 释名 把桃树枝削成针状,如鸡蛋大,长五、六寸,放干待用。用时以棉纸三、五层衬于患处,将针蘸麻油点着,即刻吹。 气味 主治 心腹冷痛,风寒湿痹,附骨阻疽等。凡在筋骨隐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