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聊斋志异 > 400篇 > 钱卜巫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400篇钱卜巫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志”是指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聊斋志异》全书中数量最多。

《聊斋志异》章节目录: 《100篇》 《200篇》 《300篇》 《400篇》 《500篇

钱卜巫

书籍:聊斋志异章节:400篇更新时间:2018-07-02
夏商,河间人。其父东陵,豪富侈汰,每食包子,辄弃其角,狼藉满地。人以其肥重,呼之“丢角太尉”。暮年家甚贫,日不给餐,两肢瘦垂革如囊,人又呼“募庄僧”,谓其挂袋也。临终谓商曰:“余生平暴殄天物,上干天怒,遂至冻饿以死。汝当惜福力行,以盖父愆。”
商恪遵治命,诚朴无二,躬耕自给。乡人咸爱敬之。富人某翁哀其贫,假以资使学负贩,辄亏其母。愧无以偿,请为佣,翁不肯。商瞿然不自安,尽货其田宅,往酬翁。翁请得情,益直之。强为赎还旧业;又益贷以重金,俾作贾。商辞曰:“十数金尚不能偿,奈何结来生驴马债耶?”翁乃招他贾与偕。数月而返,仅能不亏;翁不收其息,使复之。年余贷资盈辈,归至江,遭飓,舟几覆,物半丧失。归计所有,略可偿主,遂语贾曰:“天之所贫,谁能救之?此皆我累君也!”乃稽簿付贾,奉身而退。翁再强之,必不可,躬耕如故。每自叹曰:“人生世上,皆有数年之享,何遂落魄如此?”会有外来巫,以钱卜,悉知人运数。敬诣之。巫,老妪也。寓室精洁,中设神座,香气常熏。商人朝拜讫,巫便索资。商授百钱,巫尽纳木筒中,执跪座下,摇响如祈签状。已而起,倾钱入手,而后于案上次第摆之。其法以字为否,幕为亨;数至五十八皆字,以后则尽幕矣。遂问:“庚甲几何?”答:“二十八岁。”巫摇首曰:“早矣!官人现行者先人运,非身运。五十八岁方交本身运,始无盘错也。”问:“何谓先人运?”曰:“先人有善,其福未尽,则后人享之;先人有不善,其祸未尽,则后人亦受之。”商屈指曰:“再三十年,齿已老耆,行就木矣。”巫曰:“五十八以前,便有回国,略可营谋;然仅免饥寒耳。五十八之年,当有巨金自来,不须力求。官人生无过行,再世享之不尽也。”别巫而返,疑信半焉。然安贫自守,不敢妄求。后至五十三岁,留意验之。时方东作,病痁不能耕。既痊,天大旱,早禾尽枯。近秋方雨,家无别种,田数亩悉以种谷。既而又旱,葬菽半死,惟谷无恙;后得雨勃发,其丰倍焉。来春大饥,得以无馁。商以此信巫,从翁贷资,小权子母,辄小获;或劝作大贾,商不肯。迨五十七岁,偶葺墙垣,掘地得铁釜;揭之,白气如絮,惧不敢发。移时气尽,白镪满瓮。夫妻共运之,称计一千三百二十五两。窃议巫术小舛。邻人妻入商家,窥见之,归告夫。夫忌焉,潜告邑宰。宰最贪,拘商索金。妻欲隐其半,商曰:“非所宜得,留之贾祸。”尽献之。宰得金,恐其漏匿,又追贮器,以金实之,满焉,乃释商。居无何,宰迁南昌同知。逾岁,商以懋迁至南昌,则宰已死。妻子将归,货其粗重;有桐油如干篓,商以直贱,买之以归。既抵家,器有渗漏,泻注他器,则内有白金二铤;遍探皆然。兑之,适得前掘镪之数。
商由此暴富,益赡贫穷,慷慨不吝。妻劝积遗子孙,商曰:“此即所以遗子孙也。”邻人赤贫至为丐,欲有所求,而心自愧。商闻而告之曰:“昔日事,乃我时数未至,故鬼神假子手以败之,于汝何尤?”遂周给之。邻人感泣。后商寿八十,子孙承继,数世不衰。
异史氏曰:“汰侈已甚,王侯不免,况庶人乎!生暴天物,死无饭含,可哀矣哉!幸而鸟死鸣哀,子能干盅,穷败七十年,卒以中兴;不然,父孽累子,子复累孙,不至乞丐相传不止矣。何物老巫,遂宣天之秘?鸣呼!怪哉!”

钱卜巫相关文章

  • 滕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50章 - - 一、姓氏源流滕(Téng)姓与腾姓同宗,源出有三:1、出自姬姓,为黄帝后裔十二姓氏之一。根据《万姓统谱》上的记载,相传黄帝的二十五子中,分别得到十二个姓,其中就有滕姓。这是起...
  • 山神》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姜白岩言,有士人行桐柏山中,遇卤簿前导,衣冠形状,似是鬼神。甫避林内,舆中贵官已见之,呼出与语,意殊亲洽。因拜问封秩,曰:吾即此山之神。又拜问神生何代,冀传诸人世,以广见闻。曰:子所问...
  • 如负薪,如挂角①。身虽劳,犹苦卓②。》原文翻译 - - 《三字经》80节 - - [原文]如负薪,如挂角①。身虽劳,犹苦卓②。  [注释]  ①负薪:背柴。西汉朱买臣家贫,好读书,在挑柴回家途中,一边走,一边读书。此处连同以上举的几个人,后来都做了大官。  挂角:指隋...
  • 楚游日记十四》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上卷 - - 初十日 雨虽止而泞甚。自万岁桥北行十里,为新桥铺,有路自东南来合。想桂阳县之支道也。又北十里为郴州之南关。郴水东自山峡,曲至城东南隅,折而北径城之东关外,则苏仙桥横亘其上...
  • 已死七日复生》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苏州西洞庭山陆某,妻家在苏城内。一日入城,暴病而卒。其妻家遣舟至洞庭山,迎其妻来视含敛,阻风中途,越七日然后至。  时天气严寒,尸尚未变。将大敛矣,开棺忽苏,又十余年乃卒。人尝...
  • 邓子久中丞被害》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江宁邓子久中丞(尔恒)以翰林为云南道员,济擢藩司。咸丰十年十月升授贵州巡抚,未及赴任,明年春,调陕西巡抚。  是时,徐之铭抚云南,纲纪废弛,回寇与营将勾通为患。之铭非但不能禁遏,又...
  • 孔子的素描》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学而 - - 讲到这个地方,一直太严肃了,所以下面来个滑稽的事情。在这里,也可窥见孔门弟子写文章的笔法,并不呆板,是活泼生动的。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
  • 评议译文》原文翻译 - - 《菜根谭》翻译 - - 事物没有大过天地日月的,然而杜甫却在诗中说:“日月是笼中的鸟儿,天地是水上的浮萍。”事情没有大过禅让帝位征伐作战的,然而邵雍却说:“唐虞禅让如喝三杯酒,汤武...
  • 美人首》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诸商寓居京舍,舍与邻屋相连,中隔板壁,板有松节脱处穴如盏。忽女子探首入,挽凤髻,绝美;旋伸一臂,洁白如玉。众骇其妖,欲捉,已缩去。少顷,又至,但隔壁不见其身。奔之,则又去之。一商操刀伏...
  • 杜徐》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僧道部 - - 杜徐 一僧赴宴而归。人问坐第几席,答曰:“首席是姓杜的,次席是姓徐的,杜徐之下,就是贫僧了。” 天报 老僧往后园出恭,误被笋尖搠入臀眼,乃唤疼不止。小沙弥见之。...
  • 卷二百二十二·列传第一百十》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谭纶,字子理,宜黄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南京礼部主事。历职方郎中,迁台州知府。纶沉毅知兵。时东南倭患已四年,朝议练乡兵御贼。参将戚继光请期三年而后用之。纶亦练千人。立...
  • 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五十八》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   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
  • 志第四十四·舆服四》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皇帝宝玺 皇后册宝 皇妃以下册印 皇太子册宝 皇太子妃册宝亲王以下册宝册印 铁券 印信 符节 宫室制度 臣庶室屋制度 器用   明初宝玺十七:其大者曰“皇帝奉天之宝&r...
  • 卷七十六·列传第十四》原文翻译 - - 《金史》100章 - - 太宗子十四人:蒲鲁虎、胡鲁、斛鲁补、阿鲁带、阿鲁补、斛沙虎、阿邻、阿鲁、鹘懒、胡里甲、神土门、斛孛束、斡烈、鹘沙。   宗磐本名蒲鲁虎。天辅五年,都统杲取中京,宗磐...
  • 陈规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00章 - - 陈规字元则,密州安丘人。考中明法科。靖康末年,金军入侵,杀死镇海军节度使刘延庆,其部下祝进、王在逃散作贼,侵犯随、郢、复等州。陈规任安陆县令,率勤王兵奔赴汴京救援,到蔡州,因道...
  • 列传第六十一》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50章 - - 崔光远,滑州灵昌人也。本博陵旧族。祖敬嗣,好樗蒱饮酒。则天初,为房州刺史。中宗为庐陵王,安置在州,官吏多无礼度,敬嗣独以亲贤待之,供给丰赡,中宗深德之。及登位,有益州长史崔敬嗣,既...
  • 何点传》原文翻译 - - 《南史》100章 - - 何点字子晰,十一岁时,为父母居丧,几乎到了毁灭身体的地步。等他长大,为家祸而伤感,要断绝婚姻和仕途,祖父何尚之强行为他娶了琅笽的王氏。媒礼结束后,即将亲自迎娶,何点屡次哭泣,请求...
  • 尧雄传》原文翻译 - - 《北齐书》50章 - - 尧雄,字休武,上党 长子人氏。祖父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年时勇猛矫健,长于骑马射箭,轻财重义,被同辈人推崇。永安中,拜宣威将军、给事中、持节慰劳恒燕朔三州大使。仍为...
  • 陆缮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陆缮字士..,吴郡吴县人。祖父陆惠晓,齐太常卿。父陆任,梁御史中丞。 陆缮年幼时即有志向,以高雅正派而闻名。初仕为梁宣惠武陵王法曹参军。承圣年间,授职为中书侍郎,掌东宫管记...
  • 泽漆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泽漆 释名 漆茎、猫儿眼睛草、绿叶绿花草、五凤草。 气味 (茎、叶)苦、微寒、无毒。 主治 1、咳嗽上气、脉沉。用泽漆三斤,加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去渣,汁中再加半夏半升,紫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