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本草纲目 > 草部 > 释名的功效与作用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草部释名的功效与作用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本草纲目》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本草纲目》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本草纲目》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草纲目》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章节目录: 《水部》 《火部》 《土部》 《谷部》 《果部》 《鳞部》 《兽部》 《禽部》 《虫部》 《介部》 《菜部》 《人部》 《草部》 《木部

释名的功效与作用

书籍:本草纲目章节:草部更新时间:2017-02-24
释名亦名荔实、马蔺子、马楝子、马薤、马帚、铁扫帚、剧草、旱蒲、豕首、三坚。
气味(实)甘、平、无毒。
主治
1、寒疝诸疾。用马蔺子一升,每日取一把,拌面煮食,食尽一升见效。
2、喉痹。用蠡实一合,升麻五分,加水一升,煎至三合,再加蜜少许搅匀慢慢饮下。又方:马蔺子八钱、牛蒡子六儿,共研为末,每服一匙,空心服,温水送下。又方:马蔺根叶二两,加水一升半,煮成一碗,慢慢饮下。又方:用马蔺根捣汁三合,蜜一合,慢火合熬,点喉部,一天点五至七次。
3、水痢。用马蔺子和等量的面粉(牛骨灰亦可),空心服一匙,米汤送下。又方:马蔺子、干姜、黄连各等分,研为散,每服二匙,热汤送下。极有效。忌猪肉和冷水。
4、肠风下血。用马蔺子(研破,酒浸数日,晒干)一斤,何首乌半斤,雄黄、雌黄各四两,共研为末,以原业浸泡马蔺子的酒调末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5、小便不通。用马蔺花(炒)、茴香(炒)、葶苈(炒),共研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
6、痈疽。用马蔺花和牛膝一同煎服。

释名的功效与作用相关文章

  • 恩生怨》原文翻译 - - 《反经》上卷 - - 《传》称谚曰:“非所怨,勿怨。寡人怨矣。”是知凡怨者,不怨于所疏,必怨于亲密。何以明之?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孟子曰:“何以言之?”高子...
  • 故家子》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八如是我闻(二) - - 一故家子,以奢纵婴法网,殁后数年,亲串中有召仙者,忽附乩自道姓名,且陈愧悔,既而复书曰:仆家法本严,仆之罹祸,以太夫人过于溺爱,养成骄恣之性,故陷之井而不知耳。虽然仆不怨太夫人,仆于过...
  • 种梨》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
  • 尽心章句上·第三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 第八十七回·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后60回 - - 却说诸葛丞相在于成都,事无大小,皆亲自从公决断。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又幸连年大熟,老幼鼓腹讴歌,凡遇差徭,争先早办。因此军需器械应用之物,无不完备;米满仓廒,财盈...
  • 争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四卷 - - 【原文】凡与敌战,若有形势便利之处,宜争先据之,以战则胜。若敌人先至,我不可攻,候其有变则击之,乃利。法曰:“争地勿攻。”①三国魏青龙二年,蜀将诸葛亮出斜谷②,并田③于...
  • 张嘉贞》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100章 - - 唐张嘉贞为并州长史、天兵军使,明皇欲相之,而忘其名,诏中书侍郎韦抗曰:“朕尝记其风操,今为北方大将,张姓而复名,卿为我思之。”抗曰:“非张齐丘乎?今为朔方节度使。&...
  • 林自然、奚岊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林自然 西江月 二十余年看访道,经游万水千山。明师未遇肯安闲。几度拈香一瓣。 幸遇至人说破,虚无妙用循环。工夫只在片时间。遍体神光灿烂。 酹江月(金丹合潮候图) 凿开混沌,见...
  • 汉纪四十一 孝殇皇帝延平元年(丙午、106)》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100章 - - 汉纪四十一汉殇帝延平元年(丙午,公元106年)   [1]春,正月,辛卯,以太尉张禹为太傅,司徒徐防为太尉,参录尚书事。太后以帝在襁褓,欲令重臣居禁内。乃诏禹舍宫中,五日一归府;每朝见,特...
  • 卷一百五十七·列传第四十五》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金纯,字德修,泗州人。洪武中国子监生。以吏部尚书杜泽荐,授吏部文选司郎中。三十一年出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成祖即位,以蹇义荐,召为刑部右侍郎。时将营北京,命采木湖广。永乐七年...
  • 道宗耶律洪基一》原文翻译 - - 《辽史》50章 - - 道宗孝文皇帝,讳洪基,<一>字涅邻,小字查剌。兴宗皇帝长子,母曰仁懿皇后萧氏。六岁封梁王,重熙十一年进封燕国,总领中丞司事。明年,总北南院枢密使事,加尚书令,进封燕赵国王。二十一年...
  • 林逋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县人。幼年丧失父母,致力求学,不为句读训古之学。性情恬淡好古,不追求荣誉利益,家里贫穷衣食不足,心安理得。起初远出游览长江、淮河流域之间,很长时间才返回杭...
  • 王十朋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50章 - - 王十朋字龟龄,温州乐清人。天资聪颖,理解力强,每天背诵数千言。等到长大后,有文才品行,聚集生徒于梅溪,听他讲课的有一百多人。王十朋进入太学,主考官认为他的文章很独特。   ...
  • 梁鼎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50章 - - 梁鼎字凝正,益州华阳人。祖父梁钺,在蜀地曾任剑门关使。父亲梁文献,乘氏县令。梁鼎,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甲科,解褐大理评事、知秭归县,又升任著作佐郎。端拱初年,向朝廷敬献《圣...
  • 石熙载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00章 - - 石熙载字凝绩,河南洛阳人。后周显德年间,考中进士。为人疏俊有度量,居家严谨,有礼法。宋朝初期,太宗以殿前都虞候兼任泰宁军节制,征召他为掌书记。太宗任开封府尹时,上表推荐他为开...
  • 列传第八十五》原文翻译 - - 《北史》100章 - - 西域 《夏书》称:"西戎即序。"班固云:"就而序之,非盛威武致其贡物也。"汉氏初开西域,有三十六国。其后,分立五十五王,置校尉、都护以抚之。王莽篡位,西域遂绝。至于后汉班超所通...
  • 戚衮传》原文翻译 - - 《陈书》100章 - - 戚衮字公文,吴郡盐官人。祖父戚显,齐给事中。父戚霸,梁临贺王府中兵参军。 戚衮少时聪慧,到京师游学,受《三礼》于国子助教刘文绍,不出一两年,已大致通晓其大义。十九岁时,梁武帝...
  • 刘怀珍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刘怀珍字道玉,是平原人,汉代胶东康王刘寄的后人。祖父刘昶,在宋武帝平齐后,被任命为青州治中,官至员外常侍。伯父刘奉伯,在宋朝曾任陈、南顿二郡太守。刘怀珍幼年时曾跟随父到...
  • 春申君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00章 - - 春申君,是楚国人,姓黄,名歇。 曾周游各地拜师学习,知识渊博,事奉楚顷襄王。 顷襄王认为黄歇口才好,派他出使秦国。 秦昭王派白起攻打韩、魏两国,在华阳大败它们,活捉魏国将领芒卯,韩...
  • 李涉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七十七 卷477_1 《怀古》李涉 尼父未适鲁,屡屡倦迷津。 徒怀教化心,纡郁不能伸。 一遇知己言,万方始喧喧。 至今百王则,孰不挹其源。 卷477_2 《咏古》李涉 大智思济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