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消夏录(二)托梦称疾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在时间上,《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的流传的乡野怪谭,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其涵盖的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

《阅微草堂笔记》章节目录: 《卷一滦阳消夏录(一)》 《卷二滦阳消夏录(二)》 《卷三滦阳消夏录(三)》 《卷四滦阳消夏录(四)》 《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卷六滦阳消夏录(六)》 《卷七如是我闻(一)》 《卷八如是我闻(二)》 《卷九如是我闻(三)》 《卷十如是我闻(四)

托梦称疾

书籍:阅微草堂笔记章节:卷二滦阳消夏录(二)更新时间:2019-12-26
于氏,肃宁旧族也。魏忠贤窃柄时,视王侯将相如土苴,顾以生长肃宁,耳濡目染,望于氏如王谢。为侄求婚,非得于氏女不可。适于氏少子赴乡试,乃置酒强邀至家,面与议。于生念:许之则祸在后日;不许则祸在目前,猝不能决,言父在难自专。忠贤曰:此易耳。君速作礼,我能即致太翁也。是夕,于翁梦其亡父,督课如平日,命以二题:一为孔子曰诺,一为归洁其身而已矣。方构思,忽叩门惊醒,得子书,恍然顿悟。因复书许姻,而附言病颇棘,促子速归。肃宁去京四百余里,比信返,天甫微明,演剧犹未散。于生匆匆束装,途中官吏迎候者已供帐相属。抵家后,父子俱称疾不出。是岁为天启甲子。越三载而忠贤败,竟免于难。事定后,于翁坐小车,遍游郊外曰:吾三载杜门,仅博得此日看花饮酒。岌乎危哉!于生濒行时,忠贤授以小像,曰:先使新妇识我面。于氏于余家为表戚,余儿时尚见此轴。貌修伟而秀削,面白,色隐赤,两颧微露,颊微狭,目光如醉,卧蚕以上,赭石薄晕,如微肿,衣绯红,座旁几上,露列金印九。

托梦称疾相关文章

  • 烈妇英灵》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太原折生遇兰言,其乡有扶乩者,降坛大书一诗曰:一代英雄付逝波,壮怀空握鲁阳戈,庙堂有策军书急,天地无情战骨多,故垒春滋新草木,游魂夜览旧山河,陈涛十郡良家子,杜老酸吟意若何。署名曰...
  • 二 萧》原文翻译 - - 《声律启蒙》下卷 - - 恭对慢,吝对骄,水远对山遥。松轩对竹槛,雪赋对风谣。乘五马,贯双雕,烛灭对香消。明蟾常彻夜,骤雨不终朝。楼阁天凉风飒飒,关河地隔雨潇潇。几点鹭鸶,日暮常飞红蓼岸;一双鸂鶒,春朝频泛...
  • 张忠武公逸事》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上卷 - - 张忠武公(国梁)谋勇兼优,战无不胜,保障苏浙郡县垂七八年,吴越之人至今尸祝。其后以兵饷大权为共事者所掣肘,功败垂成,卒以身殉。其奇勋伟节,彪炳史册,无待余之赘述。若其年少时逸事,有...
  • 八齐》原文翻译 - - 《笠翁对韵》上卷 - - 鸾对凤,犬对鸡。塞北对关西。长生对益智,老幼对旄倪。颁竹策,剪桐圭。剥枣对蒸梨。绵腰如弱柳,嫩手似柔荑。狡兔能穿三穴隐,鹪鹩权借一枝栖。甪里先生生,策杖垂绅扶少主;于陵仲子,辟...
  • 尽心章句上·第十九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尽心章句 - -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 德行》原文翻译 - - 《世说新语》一卷 - -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曰:“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
  • 志第三十六·礼十四》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谒祭陵庙 忌辰 受蕃国王讣奏仪 为王公大臣举哀仪 临王公大臣丧仪中宫为父祖丧仪 遣使临吊仪 遣使册赠王公大臣仪 赐祭葬 丧葬之制碑碣 赐谥 品官丧礼 士庶人丧礼 服纪  ...
  • 志第三十七·百官三》原文翻译 - - 《元史》100章 - - 大宗正府,秩从一品。国初未有官制,首置断事官,曰札鲁忽赤,会决庶务。凡诸王驸马投下蒙古、色目人等,应犯一切公事,及汉人奸盗诈伪、蛊毒厌魅、诱掠逃驱、轻重罪囚,及边远出征官吏、...
  • 卷六十八·列传第六》原文翻译 - - 《金史》100章 - - 欢都(子谋演) 冶诃(子阿鲁补) 骨赧 讹古乃 蒲查   欢都,完颜部人。祖石鲁,与昭祖同时同部同名,交相得,誓曰:“生则同川居,死则同谷葬。”土人呼昭祖为勇石鲁,呼石鲁...
  • 李庭芝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00章 - - 李庭芝,字祥甫。他的祖先是汴京人,十二代祖孙同堂而居,叫作“义门李氏”。后来迁徙到随州应山县。金国灭亡,襄江、汉水流域地区兵火战乱频仍,又迁徙到随州。特别以武艺...
  • 列传第六十四》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50章 - - 鲁炅,范陽人也。身长七尺余,涉猎书史。天宝六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引为别奏。颜真卿为监察御史,使至陇右,翰尝设宴,真卿谓翰曰:"中丞自郎将授将军,便登节制,后生可畏,得无人乎?"炅时立在...
  • 礼仪三》原文翻译 - - 《旧唐书》50章 - - 封禅之礼,自汉光武之后,旷世不修。隋开皇十四年,晋王广率百官抗表,固请封禅。文帝令牛弘、辛彦之、许善心等创定仪注。至十五年,行幸兖州,遂于太山之下,为坛设祭,如南郊之礼,竟不升山...
  • 萧正则传》原文翻译 - - 《南史》200章 - - 萧正则,字公衡,天监初年,因是王子被封为乐山侯。他多次升迁,任太子洗马、舍人。他经常在家私自拘留百姓,让他们养马,又偷偷地铸钱币。大通二年(528),因藏匿抢劫盗窃犯人而获罪,被削...
  • 王昙首传》原文翻译 - - 《南史》50章 - - 王昙首,是太保王弘的弟弟。幼年就有自己平素的好尚,兄弟分财物,王昙首只要图书。后来被任用为琅笽王大司马的下属官员,跟随府公修复了洛陽陵园。和堂弟王球一齐到了宋武帝那里,武...
  • 明帝本纪下》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高宗明皇帝萧鸾,字景栖,是始安贞王萧道生的儿子。小名玄南齐书度。他从小就没了父亲,太祖萧道成抚育了他,对他的慈爱恩惠往往超过亲生儿子。宋泰豫元年(472),任安吉县令,以严能而...
  • 嵇康传》原文翻译 - - 《晋书》50章 - - 嵇康字叔夜,谯国钅至地人。他的祖先姓奚,本是会稽上虞的人,因躲避仇家,迁到钅至地。钅至地有个稽山,在山边安家,便姓嵇氏。哥哥嵇喜,有当世之才,历任太仆、宗正。 嵇康早年丧父,有...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原文翻译 - - 《战国策》1至8卷 - - 《战国策》卷三 秦策一(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提要】这是一段在战国史上著名的辩论,张仪虽然贵为连横派的领袖,这次却败在同样滔滔雄辩、有理有力的司马错口下。张仪...
  •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木部 - - 接骨木 释名 续骨木、木蒴。 气味 甘、苦、平、无毒。 主治 1、折上伤筋骨。用接骨木半两、乳香半钱,芍药、当归、芎,自然铜各一两,共研为末,化黄蜡四两,投药末搅匀,做成丸子,如...
  • 石胡荽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石胡荽 释名 天胡荽、野园荽、鹅不食草、鸡肠草。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1、痰喘。用石胡荽左杨汁,和酒服。 2、目疾,翳障(目赤肿胀,羞明昏暗,隐涩疼痛,眵泪风痒,鼻塞头痛...
  • 青蛙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虫部 - - 蛙 释名 长股、田鸡、青鸡、坐鱼、蛤鱼。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1、水肿。用活蛙三个,每个口内放一铜钱,钱上涂黄连末少许;另取猪肚一个,以茶油洗净后,包蛙在其中,扎好,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