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史记 > 50章 > 卫康叔世家

史记

《史记》50章卫康叔世家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卫康叔世家

书籍:史记章节:50章更新时间:2017-04-06
卫康叔名封,是周武王同母所生的小弟弟。
他的下面还有冉季,冉季最小。
武王推翻殷朝纣王后,又把殷朝的遗民封给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与诸侯同等地位,以奉持他祖先的祭祀不致断绝。
因为武庚还没有心悦诚服,恐怕他有异心,武王就让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辅佐武庚禄父,以安抚他的人民。
武王驾崩后,成王还年少。
周公旦代替成王执政,主持国务。
管叔、蔡叔怀疑周公,于是与武庚禄父一起作乱,想进攻周朝都城洛阳。
周公旦遵成王命令起兵讨伐殷朝遗民,诛杀武庚禄父、管叔,流放蔡叔,将武庚所统治的殷朝遗民封给康叔,作卫国的君主,住在黄河、淇水间的商朝故墟上。
周公旦担心康叔年纪太小,于是反复告诫康叔说“:一定要访求殷遗民中的贤人君子和年老的人,询问他们以前殷朝所以兴隆和所以灭亡的原因,而且务必要爱护人民。”告诉他纣王亡国的原因是因为沉溺于酒,沉溺于酒就导致听信妇人之言的过失,所以纣的乱亡就从这里开始。
他写了一篇《梓材》,以昭示君子所应效法的准则。
因此将这些文告称为《康诰》、《酒诰》、《梓材》以告诫康叔。
康叔到了封国,就用这些教导安抚训导人民,民心大悦。
成王长大后,亲自治理国家,提拔康叔作周朝司寇,赐给卫国宝器、祭器,以表彰他的德行。
康叔去世,儿子康伯继位。
康伯去史记世,儿子考伯继位。
考伯去世,儿子嗣伯继位。
嗣伯去世,儿子。。伯继位。
。。伯去世,儿子靖伯继位。
靖伯去世,儿子贞伯继位。
贞伯去世,儿子顷侯继位。
顷侯以重金贿赂周夷王,夷王策命卫国为侯爵。
顷侯在位十二年去世,儿子矨侯继位。
卫矨侯十三年(前842),周厉王出奔到彘地。
周朝二相共同代行政事。
二十八年,周宣王继位。
四十二年(前813),卫矨侯去世,太子共伯姬馀继位作卫国君主。
共伯的弟弟姬和受矨侯宠爱,矨侯赐给他许多财货;姬和用这些财货收买武士,在矨侯的墓地上攻袭共伯,共伯躲进墓道里自杀身死。
卫国人就把共伯埋葬在矨侯旁边,封给谥号叫共伯,而拥立姬和作卫侯,这就是武公。
卫武公即位,施行康叔的政令,百姓和睦安定。
四十二年(前771),犬戎杀害周幽王,武公领兵前往帮助周朝平定犬戎,很有功劳,周平王策命武公为公爵。
五十五年,武公去世,儿子庄公姬扬继位。
卫庄公五年(前753),娶了齐国女子作夫人,美丽而不生孩子。
又娶陈国女子作夫人,生了一个儿子,又早死了。
陈国夫人的妹妹也受到庄公的宠幸,而且生下一个儿子叫姬完。
姬完母亲死后,庄公命齐国夫人收养他,立他为太子。
庄公还有宠爱的妾,生下儿子叫姬州吁。
十八年,州吁长大,爱好军事,庄公让他带兵。
石石昔劝谏庄公说:“庶子爱好军事,让他带兵,祸乱将由此产生。”庄公不听。
二十三年,庄公去世,太子姬完继位,这就是桓公。
卫桓公二年(前733),弟弟州吁骄横奢侈,桓公罢免了他的职务,州吁出国逃亡。
十三年,郑伯的弟弟共叔段进攻他的哥哥,没有打胜,逃亡,姬州吁请求与他交朋友。
十六年,州吁和逃亡在外的卫国人,袭击杀害了桓公,州吁自立为卫君。
想替郑伯的弟弟共叔段攻打郑国,请求宋国、陈国、蔡国与他一起行动,三国都答应了州吁。
州吁刚即位,喜欢打仗,又杀害了桓公,卫国人不拥护他。
石石昔就依靠桓公母亲的关系而与陈侯共谋对付州吁的策略。
陈侯假装与州吁友善,当卫国的军队开到郑国都城的城郊时,石石昔与陈侯共同谋划,派右宰丑向州吁进献食物,趁机在濮上杀死了州吁,而到邢国迎回桓公的弟弟姬晋,拥立他,这就是宣公。
卫宣公七年(前712),鲁国人杀害了他们的国君隐公。
九年,宋国华夫督杀害了他的国君殇公和大夫孔父。
十年,晋国曲沃庄伯杀害了他的国君哀侯。
十八年(前701),当初,卫宣公宠爱夫人夷姜,夷姜生下儿子叫亻及,把他立为太子,让右公子教导他。
右公子为太子娶了齐国女子,还没有成婚。
然而卫宣公看到将要作太子媳妇的女子长得美,喜欢她竟自己把她娶过来,再为太子娶另外的女子。
卫宣公得到齐国女子,生下两个儿子叫子寿、子朔,让左公子教导他们。
太子亻及的母亲去世后,宣公的正夫人与子朔一同诽谤太子亻及。
宣公自从夺了太子的媳妇后,心里厌恶太子,想废掉他。
当听到说太子的坏话时,非常生气,就命令太子亻及出使齐国而让强盗拦在国界上杀掉他,交给太子白色的旄节,而告诉边界上的强盗,看见手拿白色旄节的人就杀掉他。
将要动身时,子朔的哥哥子寿,是太子的异母弟弟,知道子朔仇恨太子而国君想杀掉太子,于是对太子说“:边界上的强盗看见太子的白色旄节,就杀太子,太子可不要去。”太子说:“违逆父亲的命令而求生,不行。”于是上路了。
子寿见太子不肯停止,就偷了他的白色旄节而先骑马奔到国界上。
国界上的强盗看见来人果真手持白色旄节,就杀了他。
子寿死了后,太子亻及又来了,对强盗说“:应该杀掉的是我呀。”强盗一并杀掉太子亻及,去报告宣公。
宣公于是以子朔为太子。
十九年,宣公去世,太子朔继位,这就是惠公。
左、右两公子对子朔的继位感到不平,卫惠公四年(前696),左、右公子怨恨惠公诽谤杀害了前太子亻及而取代他继位,于是作乱,进攻惠公,拥立太子亻及的弟弟黔牟作国君,惠公逃往齐国。
卫君黔牟继位八年,齐襄公率领诸侯奉周王命令共同讨伐卫国,送卫惠公回国,诛杀了左、右公子。
卫君黔牟逃奔到周朝京城,惠公再一次登位。
惠公继位三年出国逃亡,逃亡八年又回国,与以前连续计算,总共有十三年。
二十五年(前675),卫惠公怨恨周朝收容安置了黔牟,便与燕国共同讨伐周朝。
周惠王出奔到温邑。
卫国和燕国就拥立周惠王的弟弟姬颓为王。
二十九年,郑国又护送惠王回到周朝京城。
三十一年,卫惠公去世,儿子懿公姬赤继位。
卫懿公即位后,爱养鹤,荒淫逸乐,骄奢侈靡。
九年(前660),翟国进攻卫国,卫懿公想发兵抵抗,士兵有的背叛他。
大臣们说:“国君爱养鹤,可以让鹤去迎击翟人。”翟国军队就攻进了卫都,杀死了懿公。
卫懿公继位时,百姓和大臣都不服气。
从懿公的父亲惠公朔诽谤杀害太子亻及而代立,到懿公,总想推翻他们父子,这时终于消灭了惠公的后代,改立黔牟的弟弟昭伯顽的儿子姬申为国君,这就是戴公。
卫戴公姬申元年(前660)去世。
齐桓公因为卫国多次发生内乱,于是率领诸侯进攻翟国,为卫国修筑楚丘城,拥立戴公的弟弟姬火毁为卫君,这就是文公。
文公因国内动乱逃奔齐国,齐国人送他返回了卫国。
当初,翟人杀死懿公时,卫国人怜悯他,想又拥立宣公从前死去的太子亻及的后代,太子亻及的儿子死了,而代替太子亻及去死的子寿又没有儿子。
太子亻及同母弟弟有二人:一个叫黔牟,黔牟曾经接替惠公作卫君,在位八年又离开君位;另一个叫昭伯。
昭伯、黔牟都已经先死了,所以立昭伯的儿子姬申为戴公。
戴公去世后,又立他的弟弟姬火毁为文公。
卫文公刚继位,即减轻赋税,慎用刑罚,自身勤劳,与百姓共历艰辛,以收揽卫国的民心。
十六年(前644),晋国公子重耳经过卫国,卫国没有以礼相待。
十七年,齐桓公去世。
二十五年,卫文公去世,儿子成公姬郑继位。
卫成公三年(前632),晋国想向卫国借路以援救宋国,成公不答应。
晋军改从南河渡过,援救宋国。
晋国又向卫国征集军队,卫国的大夫们准备应许,而成公不肯。
大夫元口亘攻击成公,成公出国逃亡。
晋文公重耳讨伐卫国,分割卫史记国部分土地给予宋国,惩罚前次晋文公经过卫国而不以礼相待,以及这次不救援宋国的过错。
卫成公于是出逃到陈国。
两年后,成公到周王室去请求让他回国,跟晋文公会面。
晋国派人下毒药想害死卫成公,卫成公私下贿赂周王室主持放毒的人,让他少放点毒,得以不死。
过后周王替卫成公向晋文公请求,终于就让成公回到了卫国,诛杀元口亘,卫君姬瑕出奔。
七年,晋文公去世。
十二年,卫成公朝见晋襄公。
十四年,秦穆公去世。
二十六年,齐国邴蜀欠杀害了他的国君懿公。
三十五年,卫成公去世,儿子穆公姬。。继位。
卫穆公二年(前598),楚庄王攻伐陈国,杀死了夏徵舒。
三年,楚庄王围攻郑国,郑伯投降,楚国又释放了他。
十一年,卫大夫孙良夫救援鲁国,攻伐齐国,收回被侵占的土地。
卫穆公去世,儿子定公姬臧继位。
卫定公在位十二年去世,儿子献公姬。。继位。
卫献公十三年(前564),献公令一位姓曹的乐师教宫中的侍妾弹琴,侍妾学不好,曹乐师笞打了她。
侍妾仗着受献公的宠爱,向献公说曹乐师的坏话,献公也笞打了曹乐师三百下。
十八年,献公交代孙文子、宁惠子不吃早饭,都前去待命。
到日上三竿献公仍不召见,却到园林里去猎大雁。
两人便找到园林里去,献公穿着猎装跟他们说话。
两人发怒,前往孙文子的食邑宿地。
孙文子的儿子多次侍侯献公喝酒,献公让曹乐师演唱《巧言》诗的最后一章。
曹乐师正恼怒献公曾经用鞭子抽了他三百下,于是演唱那章诗,想以此激怒孙文子,去报复卫献公。
孙文子与蘧伯玉商量,伯玉说:“我不知道。”孙文子于是打跑了卫献公。
献公逃奔到齐国,齐国将卫献公安置在聚邑。
孙文子、宁惠子共同拥立定公的弟弟姬秋为卫君,这就是殇公。
卫殇公姬秋即位,把孙文子林父封在宿邑。
十二年(前547),宁喜跟孙林父争宠而互相怨恨,殇公令宁喜攻打孙林父。
林父逃奔到晋国,又请求晋国护送原卫献公回国。
卫献公在齐国,齐景公听到这回事,与卫献公一同前往晋国请求晋国护送卫献公返国。
晋国替卫献公征讨卫国,引诱卫国结盟。
卫殇公前去会见晋平公,平公扣住殇公和宁喜,再护送卫献公回国。
卫献公在外逃亡十二年后回国。
卫献公后元元年(前546),诛杀了宁喜。
三年(前544),吴国延陵季子出使经过卫国,拜见蘧伯玉、史鱼酋,说:“卫国有很多的君子,这个国家不会有大难。”经过宿邑时,孙林父给他击磬,季子说:“声音不快乐,声音太悲伤,将使卫国发生祸乱的就是这里了。”这一年,卫献公去世,儿子襄公姬恶继位。
卫襄公六年(前538),楚灵王会合诸侯,卫襄公推说有病而不赴会。
九年(前535),卫襄公去世。
当初,卫襄公有一个贱妾,卫襄公宠幸她,有身孕,梦见有人对她说:“我是康叔,将让你的儿子一定得到卫国,把你儿子命名为‘元’。”贱妾感到奇怪,就问孔成子。
孔成子说:“康叔是卫国的始祖。”到生产时,是一男孩,告诉襄公。
襄公说“:这是上天安排的。”把儿子取名叫元。
襄公夫人没有孩子,于是就立姬元为继承人,这就是灵公。
卫灵公五年(前530),朝拜晋昭公。
六年,楚国公子弃疾杀害楚灵王自立为王,叫楚平王。
十一年,卫国发生大火灾。
三十八年(前497),孔子到来卫国,灵公给予他同鲁国同样多的俸禄。
后有矛盾,孔子离去,以后又来到卫国。
三十九年(前496),太子蒯聩与卫灵公夫人南子有仇,想杀掉南子。
蒯聩与他的党徒戏阳。。商量,将在朝会时,让戏阳。。杀掉南子。
戏阳。。后来反悔,没有下手。
蒯聩频频用眼睛向戏阳。。示意,被夫人南子觉察到,南子害怕,大声呼叫说:“太子想杀我!”灵公大怒,太子蒯聩逃奔宋国,不久又到晋国赵氏那儿。
四十二年(前493),卫灵公到郊外游玩,让子郢驾车。
子郢是灵公的小儿子,字子南。
灵公怨恨太子出逃,就对子郢说:“我将立你为继承人。”子郢回答说“:我不够格,恐怕污辱了社稷,请父君另外计议。”夏天,灵公去世,夫人命子郢作太子,说:“这是灵公的命令。”子郢说:“还有逃亡在外的太子蒯聩的儿子辄在这里,我不敢即太子位。”于是卫国便立姬辄为国君,这就是卫出公。
六月十七日,赵简子想护送蒯聩回国,于是命令阳虎派十多人穿着丧服,假装从卫国来迎接太子回卫国的,赵简子陪送蒯聩。
卫国人听到后,发兵阻击蒯聩。
蒯聩不能回国,进入宿邑自守,卫国人也罢兵。
卫出公姬辄四年(前489),齐国田乞杀害了他的国君孺子。
八年,齐国鲍子杀害了他的国君悼公。
孔子从陈国进入卫国。
九年,孔文子向仲尼请教行兵打仗的事,仲尼不作答。
那以后鲁国迎接仲尼,仲尼回到鲁国。
十二年(前481),当初,孔圉文子娶了太子蒯聩的姐姐为妻,生下孔忄里。
孔家的臣仆浑良夫长得漂亮,孔圉文子去世后,浑良夫就与孔忄里的母亲私通。
太子在宿邑,孔忄里母亲派良夫到太子那里去。
太子对良夫说“:如果能帮我回国都继位,我将报答您让您乘坐大夫的车,免除您三种死罪:穿紫衣、袒裘、带剑上朝,都不算犯死罪。”同他订立盟约,答应把孔忄里的母亲给他作妻子。
十一年(前482)闰九月,良夫与太子进入卫都,住在孔家的外园。
天刚黑,良夫和太子二人用妇女衣服蒙着头共乘车子,由宦官罗驾车,到孔氏家去。
孔家的家臣栾宁盘问他们,答应是亲戚家的姬妾。
于是进去了,到伯姬的住处。
吃过饭后,孔忄里的母亲拿着戈矛走在前头,太子与另外五人穿着甲胄,抬着公猪走在后面。
伯姬在厕所里胁迫孔忄里,强行与他订立盟约,于是劫持他登上高台。
栾宁正准备饮酒,烤肉还未熟,听到有动乱,派人告诉仲由。
召护卫驾着乘行的便车,边走边喝酒吃肉,保护出公出奔到鲁国。
仲由将进孔家,遇上卫大夫羔柴正准备出门,羔柴说:“孔家的门已关闭了。”子路说“:我还是要去看个究竟。”羔柴说:“来不及了,不要去遭受这场灾难。”子路说:“吃了孔忄里的俸禄,就不能逃避这场灾难。”羔柴就出去了。
子路进去,到门前,公孙敢关上门,说:“不要进来了!”子路说“:你是公孙吗?贪求利禄而逃避灾难,我不能这样,吃了他的禄,一定要救他的祸患。”有一个使者出来,子路才得以进去。
对太子说“:太子捉住史记孔忄里有什么用?即使杀死他,一定有人跟在后面进攻你。”又说:“太子没有勇气。
如果焚烧高台,他一定会放了孔叔。”太子听说后,很害怕,派石乞、孟。。下台抵挡子路,用戈刺杀他,割断了他的帽缨。
子路说:“君子死时,不能掉了帽子。”把帽缨结好后就被杀死了。
孔子听到卫国的祸乱,说:“唉!羔柴会回我这里来的,子路呢恐怕会殉难而死了。”孔忄里终于立太子蒯聩,这就是庄公。
卫庄公蒯聩是出公的父亲,逃亡在外时,怨恨卫国大夫们没有人迎立他。
元年继位后,想杀掉所有大臣,说“:我住在国外那么长时间了,你们也曾听说过吗?”群臣要作乱,庄公才罢休。
二年(前479),鲁国孔丘去世。
三年(前478),卫庄公登上城墙,望见戎州,说:“戎虏怎么就在附近?”戎州人听了很担忧。
十月,戎州人告诉赵简子,简子围攻卫国。
十一月,庄公出国逃奔,卫国人立公子斑师为卫君。
齐国攻伐卫国,俘获了斑师,改立公子起为卫君。
卫君姬起元年(前477),卫国石曼。。赶走了他的国君姬起,姬起逃奔到齐国。
卫出公姬辄从齐国又回来即位。
当初,出公继位十二年后出国逃亡,逃亡在外四年又回国。
出公后元元年(前476),奖赏随从逃亡的人。
在位二十一年去世,出公的叔父姬黔进攻出公的儿子而自立为君,这就是悼公。
卫悼公在位五年去世,儿子敬公姬弗继位。
敬公在位十九年去世,儿子昭公姬纠继位。
这时三晋势力强大,卫国像个小小的诸侯国,附属于晋国。
卫昭公在位六年,公子。。杀害他而自立,这就是怀公。
怀公在位十一年,公子颓杀害怀公而自立。
这就是慎公。
慎公的父亲是公子适,公子适的父亲是敬公。
慎公在位四十二年去世,儿子声公姬训继位。
声公在位十一年去世,儿子成侯姬。。继位。
卫成侯十一年,公孙鞅到秦国。
十六年,卫国被降为侯爵。
二十九年,卫成侯去世,儿子平侯继位。
平侯在位八年去世,儿子嗣君继位。
嗣君五年,再贬降爵号为君,只据有濮阳。
嗣君在位四十五年去世,儿子怀君继位。
怀君三十一年,朝见魏国,魏国人关押并杀害了怀君。
魏国人改立嗣君的弟弟,这就是元君。
元君是魏国的女婿,所以魏国人立他。
元君十四年,秦国攻占了魏国东部地区,秦国在这里设置了东郡,又将卫君迁到野王县,而将濮阳并入东郡。
二十五年,元君去世,儿子君角继位。
君角九年,秦王统一了天下,即位为始皇帝。
二十一年,秦二世废黜君角为平民,卫国绝了祭祀。
太史公说:我读世家的记载,读到卫宣公的太子因为妻子而被诛杀,弟弟子寿争着替哥哥去死,这与晋国太子申生不敢揭发骊姬之过相同,都是惟恐陷父亲于不义,而伤害了父亲的志节,然而最后还是死了,多么可悲啊!有的父子互相杀戮,兄弟互相戕灭,这是什么道理呢?

卫康叔世家相关文章

  • 匡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300章 - - 姓氏:匡姓氏祖宗:句须姓氏起源: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施孝权的家臣句须任匡邑(河南长垣西南)宰,即为匡地的地方长官,其孙以祖父居官地名命姓,遂为匡姓。到北宋初年,为避太祖赵匡胤之讳,改匡...
  • 空中人语》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如是我闻(一) - - 佃户卞晋宝,息耕陇畔,枕块暂眠。朦胧中闻人语曰:昨官中有何事?一人答曰:昨勘某人继妻,予铁杖百,虽是病容,尚眉目如画,肌肉如凝脂,每受一杖,哀呼宛转,如风引洞箫,使人心碎。吾手颤不得下,几...
  • 智察卷一》原文翻译 - - 《权谋残卷》译文 - -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事虽殊,其理一也。惟善察者能见微知着。翻译:月亮出现晕就会刮风,柱石一旦湿润就要下雨,人间事情虽然不一样,但是原理相同。只有善于观察事情本质的人才能够从...
  • 滇游日记四十三》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十二日饭于龙泉。命顾仆入城觅夫,而于殿后静室访讲师。既见,始知其即一苇也。为余瀹茗炙饼,出鸡葼zōng植物名松子相饷。坐间,以黄慎轩翰卷相示,盖其行脚中所物色而得者。下午,不得夫...
  • 第九十九回 武安君含冤死杜邮 吕不韦巧计归异人》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赵孝成王初时接得赵括捷报,心中大喜,已后闻赵军困于长平,正欲商量遣兵救援,忽报:“赵括已死,赵军四十余万尽降于秦,被武安君一夜坑杀,止放二百四十人还赵。”赵王大惊...
  • 不着痕迹的善人》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先进 - - 讲了许多关于孔子学生们的评论,下面又转到另一方面了。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问题来了,这几句话解释起来最讨厌。子张问起,怎样算真正的善人,我们人究竟要做到...
  • 论慎言语》原文翻译 - - 《贞观政要》下卷 - -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一言于百姓有利益否,所以不敢多言。”给事中兼知起居事杜正伦进曰:“君举必书,言存左史。臣职当兼修起居注,不...
  • 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原文翻译 - - 《孟子》滕文公章句 - -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
  • 公孙丑章句下·第四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公孙丑章句 - -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
  • 第一百十二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后60回 - - 却说谯周官居太史,颇明天文;见孔明又欲出师,乃奏后主曰:“臣今职掌司天台,但有祸福,不可不奏:近有群鸟数万,自南飞来,投于汉水而死,此不祥之兆;臣又观天象,见奎星躔于太白之分,盛气...
  • 马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50章 - - 姓氏:马 姓氏祖宗:赵奢 姓氏起源: 1、战国时赵王有子叫赵奢,以善于用兵著称。因功卓著被赵惠文王封在马服,称为马服君,死后便葬于封邑,其子孙最初以“马服”两字为其姓...
  • 刘菊房、杜龙沙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刘菊房 蓦山溪 醉魂离梦,捻合难成片。恶味怕黄昏,更西风,梧桐深院。蝉松翠妩,记那日相逢,情缱绻,语玲珑,人静凌波见。 香云曾约,念阻题红怨。应是绿窗寒,也思郎、云衣谁换。郎今销黯,...
  • 表第五上·三公表》原文翻译 - - 《元史》150章 - - ◎三公表
  • 王僧达传》原文翻译 - - 《南史》50章 - - 王僧达自幼聪敏,父亲王弘为扬州刺史时,王僧达六七岁,遇到有诉讼的人,偷看了他们的讼词,认为有理。等到处理重大案件时,也把它呈递上去,王弘认为案子小,就留在了身边。王僧达替他申辩...
  • 伊..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00章 - - 伊..,代地人。年轻时勇猛刚健,跑起来可以追上奔跑的马,善于骑射,力大无比,能够拖住牛不让它跑动。神..初年(428),伊..擢升为侍郎,转为三郎,被赐予汾陽子的爵位,加授振威将军。 世祖...
  • 卫气失常》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灵枢篇 - - 卫气失常第五十九 黄帝曰:卫气之留于腹中,搐积不行,菀蕴不得常所,使人支胁胃中满,喘呼逆息者,何以去之?伯高曰:其气积于胸中者,上取之,积于腹中者,下取之,上下皆满者,旁取之。 黄帝曰:取之...
  • 痿论篇》原文翻译 - - 《黄帝内经》素问篇 - - 痿论篇第四十四 黄帝问曰:五脏使人痿何也? 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 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躄也。 心气热,则下脉...
  • 王昌龄的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卷一百四十一 卷141_1 《咏史》王昌龄 荷畚至洛阳,杖策游北门。 天下尽兵甲,豺狼满中原。 明夷方遘患,顾我徒崩奔。 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 位重任亦重,时危志弥敦。 西北未及...
  • 人参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人参 释名 亦名黄参、血参、人衔、鬼盖、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皱面还丹。 气味 (根)甘、微寒、无毒。 主治 1、阴亏阳绝之症(昏眩、自汗、痰鸣、脉大)。用人参十两细...
  • 水龟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介部 - - 水龟 释名 玄衣督邮。龟甲:神屋、败龟板、败将、漏天机。 气味 龟甲:甘、平、有毒。 肉:甘、酸、温、无毒。 主治 龟甲: 1、阴虚血弱。用龟甲(炙熟)、地黄(九蒸九晒)、黄蘖(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