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晋书 > 150章 > 吴隐之传

晋书

《晋书》150章吴隐之传

《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晋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唐朝时期编写,晚于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宋书》等,但唐朝之前已经存在几部不同版本的晋书了。唐修《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纪三十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原有一百三十二卷。《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

《晋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吴隐之传

书籍:晋书章节:150章更新时间:2017-04-08
吴隐之字处默,濮陽郡鄄城人,曹魏侍中吴质六世孙。吴隐之仪容丰美,善于谈论,博览文史,因是博学的儒者而著名。刚成年时便与众不同,具有崇尚廉洁的情操,即使每天进餐仅食豆羹,决不享用非分之粮,粮食没有一点储备,也不谋求不当的来路。十多岁时,遭遇了父丧的痛苦,常常号啕哭泣,行人也受感动流泪。奉养母亲极为尊重,后主持母亲丧事,因悲极伤身超出一般丧礼。家里贫寒,没人伴奏哀乐,每当哭丧的时候,总有一对鹤伴随惊叫,在周年祭祀之际,又有一群大雁聚在一起,当时人们都认为是孝心所感才有的现象。曾经吃咸酸菜,因菜的味道美,便捧起抛掉了。
居家与太常韩康伯为邻,韩康伯的母亲是殷浩的姐姐,是一位贤良明理的妇人,每听到吴隐之的哭声,停止吃饭放下筷子,为他悲哀落泪。既而告诉韩康伯说:“你如处在选拔官吏地位,应举荐像这样的人。”当韩康伯作了吏部尚书,吴隐之便沿着清除的台阶,脱去民服任辅国功曹,转任征虏将军参军。哥哥吴坦之是袁真的功曹,袁真失败,将受牵连遭祸,吴隐之拜见桓温,请求代兄领罪,桓温怜悯释放了吴坦之。于是被桓温赏识,授任奉朝请、尚书郎,接着调升为晋陵郡太守。在州郡廉洁守贫,妻室自担柴草。进入朝廷历任中书侍郎、国子博士、太子右卫率,转任散骑常侍,兼著作郎。孝武帝曾想用他作黄门郎,因吴隐之貌似简文帝,便作罢。随即任守廷尉、秘书监、御史中丞,兼著作郎如故,调任为左卫将军。虽然处于清贫为人皆知,所得俸禄赏赐都分发给亲族,冬月没有被子,曾经换洗衣服,只得披着棉絮,勤劳清苦与贫穷庶民无别。
广州环围山海,出产珍品异物,一匣宝物,足够几代费用,但这里瘴疫流行,一般人视为畏途。只有家境贫寒在内地无法登上官阶的人,才求补此地长官,所以前后刺史皆多贪财。朝廷打算革除岭南弊端,隆安年间(397~401),任用吴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兼任平越中郎将。距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称为贪泉,饮了它就贪得无厌。吴隐之既到了这里,告诉他的亲人说:“不见可贪的东西,使寸心不乱。越过五岭丧失廉洁,我知道其中原因了。”即往泉水所在处,舀取泉水喝了,并赋诗道:“古人有言称此水,举杯一尝思千金。试让伯夷叔齐饮,始终不变廉洁心。”待到广州以后,崇尚廉洁的品行有加无减,日常吃饭不过是蔬菜和干鱼罢了,官备的帏帐器用服装皆交给外库,当时有人认为他是故意做作,然而他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做法。帐下人给他送鱼,总是剔去鱼骨留下肉,吴隐之察觉了他们的用意,便加以责罚除名。元兴初年(402),皇帝下诏书说:“在家孝敬父母严谨不怠,在官清廉之操凛如风霜,这确实是一个人立身处世难于做到的,而这正是君子的美德。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吴隐之孝友胜于他人,俸禄均给九族,衣食菲薄廉洁纯贞,俭约限于食鱼,置身于可满足私欲之地,却不更改他的情操,享有取财致富的权力,而举家不换旧服,革除奢望追求节俭,南疆旧貌改观,朕有嘉奖。可晋升为前将军,赏钱五十万、谷一千斛。”
当卢循侵入南海时,吴隐之督率勉励将士,坚守很久,长子吴旷之战死,卢循攻击达一百余天,越城放火,焚烧了三千多家房屋,死一万多人,城于是被攻陷。吴隐之携带家小逃出,打算奔还京都,被卢循截获。卢循上表给朝廷,指出吴隐之结党依附桓玄,应判决死刑,皇帝下诏不准。刘裕给卢循去信,命送吴隐之还都,过了许久才返回。归途之中,船上装载没有多余资财。到家后,数亩小宅地,篱笆墙垣倾斜败坏,内外茅屋六间,容纳不下妻室子女。刘裕赏赐车牛,又给建造住宅,坚辞不受。不久被授任度支尚书、太常,室内以苇席作屏风,座位无衬垫。后调任为中领军,清苦节约未改常习,每月初领取俸禄,取部分留作自身吃粮用,其余的全分散救济亲族,家里搓麻纺纱供日用。有时困难到极点,两日合吃一天的粮,自身常穿布衣且不完整,妻室子女不沾一点俸禄。
义熙八年(412),奏请辞退朝事,皇帝从优下诏允许,授予光禄大夫,加给金印和紫色系印丝带,赏赐钱十万,米三百斛。义熙九年去世,追赠左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吴隐之的廉洁品德始终不变,多次被褒奖赞美,从辞退到身死,经常承蒙优厚赏赐显贵赠封,廉洁之士均以为荣。
开始,吴隐之任奉朝请,谢石请求为卫将军主簿。吴隐之将要出嫁女儿,谢石知道他家贫如洗,便使人转送厨柜帏帐,帮他经办。使者到他家,正见下人牵着狗去卖,除此而外是冷冷清清毫无备办。后来从番禺回来,他的妻子刘氏携带沉香一斤,吴隐之发现了,便投到湖亭所临的水中。
儿子吴延之又继其廉洁情操,任鄱陽郡太守。吴延之的弟弟及其儿子任郡县官职者,经常以廉洁谨慎为家法,虽然才学不及吴隐之,但孝悌洁敬等美德仍未被废弃。

吴隐之传相关文章

  • 滇游日记三十五》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初八日大雨,不成行,坐李君家作田署州《期政四谣》,以李君命也。  初九日大雨,复不成行,坐李君家录《腾志》。  初十日雨不止。既午稍霁,遂同李君联骑,由村西半里,横陟半个山、南...
  • 物性相制》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
  • 金陵女子》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100篇 - - 沂水居民赵某,以故自城中归,见女子白衣哭路侧,甚哀。睨之,美;悦之,凝注不去,女垂涕曰:“夫夫也,路不行而顾我!”赵曰:“我以旷野无人,而子哭之恸,实怆于心。”女曰:&l...
  • 第十章》原文翻译 - - 《中庸》目录 - - 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
  • 潘希白、文及翁、李珏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700章 - - 潘希白 大有(九日)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问岁华、还是重九。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红萸佩、空对酒。砧杆动微寒,暗...
  • 曹豳、周文璞、王武子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500章 - - 曹豳 西河(和王潜齐韵) 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谩哀痛,无及矣。无情莫问江水。西风落日惨新亭,几人坠泪。战和何者是良...
  • 成公·成公十六年》原文翻译 - - 《左传》150章 - - 【经】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夏四月辛未,滕子卒。郑公子喜帅师侵宋。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晋侯使栾□来乞师。甲午晦,晋侯及楚子、郑伯战于鄢陵。楚子、郑师败绩。楚杀其...
  • 后周纪三后周太祖显德元年(甲寅,公元954>)》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350章 - - [1]五月,甲戌朔,王逵自潭州迁于朗州,以周行逢知潭州事,以潘叔嗣为岳州团 练使。   [1]>五月,甲戌朔(初一),王逵从潭州迁居朗州,任命周行逢为知潭州事,任命潘叔嗣为岳州团 练使。 ...
  • 志第六十一·河渠三》原文翻译 - - 《明史》100章 - - 明成祖肇建北京,转漕东南,水陆兼輓,仍元人之旧,参用海运。逮会通河开,海陆并罢。南极江口,北尽大通桥,运道三千馀里。综而计之,自昌平神山泉诸水,汇贯都城,过大通桥,东至通州入白河者,大...
  • 志第二十五·礼三》原文翻译 - - 《明史》50章 - - 社稷 朝日夕月 先农 先蚕 高禖 祭告 祈报 神祇 星辰灵星寿星 太岁月将风云雷雨 岳镇海渎山川 城隍   社稷   社稷之祀,自京师以及王国府州县皆有之。其坛在宫城西南...
  • 卷六十八·列传第六》原文翻译 - - 《金史》100章 - - 欢都(子谋演) 冶诃(子阿鲁补) 骨赧 讹古乃 蒲查   欢都,完颜部人。祖石鲁,与昭祖同时同部同名,交相得,誓曰:“生则同川居,死则同谷葬。”土人呼昭祖为勇石鲁,呼石鲁...
  • 石延年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石延年字曼卿,他的祖先是幽州人。后晋把幽州送给契丹,他的祖父就率领全族人向南方转移,留居在宋城。石延年的为人放纵不拘,崇尚气节,读书通大义,做文章劲健有力。对诗最擅长而且还...
  • 志第二十九 地理三》原文翻译 - - 《新唐书》50章 - - 河东道,盖古冀州之域,汉河东、太原、上党 、西河、雁门、代郡及钜鹿、常山、赵国、广平国之地。河中、绛、晋、慈、隰、石、太原、汾、忻、潞、泽、沁、辽为实沈分,代、云、朔...
  • 韦庄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700章 - - 全唐诗卷六百九十五 卷695_1 《章台夜思》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卷695_2 《延兴门外作》韦...
  • 白居易经典好诗句》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四十七 卷447_1 《除苏州刺史,别洛城东花》白居易 乱雪千花落,新丝两鬓生。 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 江上今重去,城东更一行。 别花何用伴,劝酒有残莺。 卷447_2 《奉和汴...
  • 萧德言、郑世翼孔绍安的古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100章 - - 卷三十八   卷38_1 「咏舞」萧德言   低身锵玉珮,举袖拂罗衣。对檐疑燕起,映雪似花飞。   卷38_2 「过严君平古井」郑世翼   严平本高尚,远蹈古人风。卖卜...
  • 螺旋草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螺旋草 释名 镜面草。 气味 辛。 主治 1、吐血、鼻血。用镜面草,洗净。捣烂,泡酒服。 2、小儿头疮。用镜面草晒干为末,加轻粉、麻油敷搽,有效。 3、手指肿痛。用镜面草捣烂...
  • 石胡荽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石胡荽 释名 天胡荽、野园荽、鹅不食草、鸡肠草。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1、痰喘。用石胡荽左杨汁,和酒服。 2、目疾,翳障(目赤肿胀,羞明昏暗,隐涩疼痛,眵泪风痒,鼻塞头痛...
  • 蒺藜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蒺藜 释名 名茨、旁通、屈人、止行、休羽、升推。 气味 (子)苦、温、无毒。(白蒺藜:甘、温、无毒)。 主治 1、腰脊痛。用蒺藜子捣成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胡豆大,每服二丸, 酒送下。...
  • 蓑荷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蓑荷 释名 亦名覆菹、草、苴、苴、嘉草。 气味 (根)辛、温、有小毒。(叶)苦、甘、寒、无毒。 主治 1、喉舌疮烂。用荷根泡酒半日,取汁含漱。 2、吐血、痔血。用荷根一把,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