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战国策 > 25至33卷 > 信陵君杀晋鄙

战国策

《战国策》25至33卷信陵君杀晋鄙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战国策》章节目录: 《1至8卷》 《9至16卷》 《17至24卷》 《25至33卷

信陵君杀晋鄙

书籍:战国策章节:25至33卷更新时间:2017-03-08
《战国策》卷二十五魏策四(信陵君杀晋鄙)
【提要】引用格言警句,在论辩、游说中会受到很好的效果。尤其那些具有普遍性、对仗工整的格言,宛如烙印一样会铭记在人们心中。
【原文】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且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译文】信陵君杀死晋鄙,拯救邯郸,击破秦兵,保住赵国,赵孝成王准备亲自到郊外迎接他。唐雎对信陵君说:“我听人说:‘事情有不可以让人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记的,有不可以不忘记的。’”信陵君说:“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唐雎回答说:“别人厌恨我,不可不知道;我厌恨人家,又不可以让人知道。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可以忘记;我对人家有恩德,不可以不忘记。如今您杀了晋鄙,救了邯郸,破了秦兵,保住了赵国,这对赵王是很大的恩德啊,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您,我们仓促拜见赵王,我希望您能忘记救赵的事情。”信陵君说:“我敬遵你的教诲。”
【评析】唐雎这种由普遍到个别的说服方法在战国说客中比较少见,先由一般的公理、原理、原则作大前提,再最后推出结论,这种方法就是演绎法。演绎法在西方比较流行,西方哲学家、论辩家都是运用演绎法的大师。当代人由于西化程度已非常高,受到的西方的理工学科的影响也较大,所以我们在说服受众的时候应该多用演绎法。
唐雎叫信陵君谦虚谨慎,淡忘功劳,这的确是高明的处世哲学。正如《老子》22章中所说的:“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信陵君杀晋鄙相关文章

  • 离婚酷报》原文翻译 - - 《庸庵笔记》下卷 - - 湖南某观察,以盐笑致富,卜居扬州。其长子娶某太守之女,憎其貌寝,纳妓为妾。妾恃宠陵嫡,而其夫常右之。久之,某氏有孕,其母家恐妾之恳之也,迎之以归。观察之子听妾之诉,即令其弟写离婚...
  • 文化复兴运动》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泰伯 - -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这里讲到文化的重整,等于我们现在讲文化的复兴。孔子周游列国以后,回到鲁国,开始整理文化。因为时代的盛衰演变中,文化永远是走在最前面,周代王...
  • 娄公子捐金赎朋友 刘守备冒姓打船家》原文翻译 - - 《儒林外史》上卷 - - 话说两位公子在岸上闲步,忽见屋角头走过一个人来,纳头便拜。两公子慌忙扶起,说道:“足下是谁?我不认得。”那人道:“两位少老爷认不得小人了么?”两公子道:&ldq...
  • 辛十四娘》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200篇 - - 广平冯生,少轻脱,纵酒。昧爽偶行,遇一少女,着红帔,容色娟好。从小奚奴,蹑露奔波,履袜沾濡。心窃好之。薄暮醉归,道侧故有兰若,久芜废,有女子自内出,则向丽人也,忽见生来,即转身入。阴思:丽...
  • 告子章句下·第六节》原文翻译 - - 《孟子》告子章句 - - 淳于髡曰:“先名实者,为人也;后名实者,自为也。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实未加于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  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
  • 狼跋》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 隰有苌楚》原文翻译 - - 《诗经》风 - -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 第十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原文翻译 - - 《水浒传》前60回 - - 豹子头林冲当夜醉倒在雪里地上,挣扎不起,被众庄客向前绑缚了,解送来一个庄院。只见一个庄客从院里出来,说道:“大官人未起,众人且把这厮高吊起在门楼下!”看看天色晓来,林...
  • 名实》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外篇 - - 门人问曰:“闻汉末之世, 灵献之时, 品藻乖滥, 英逸穷滞, 饕餮得志, 名不准实, 贾不本物, 以其通者为贤, 寒者为愚. 其故何哉? ”抱朴子答曰:“夫雷霆车訇磕,...
  • 胠箧》原文翻译 - - 《庄子》外篇 - -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藤,固扃鐍,此世俗之 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藤扃鐍之不 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   故尝试...
  • 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原文翻译 - - 《增广贤文》第二卷 - - 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解释】出门在外,天没黑就应找旅店投宿,天明鸡叫了就要抓紧时间赶路。 将相顶头堪走马,公侯肚里好撑船。 【解释】将相的头顶能跑马,公侯的肚里可行...
  • 里仁》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50章 - -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孟子论函矢巫匠之术,而引此以质之,说者多以里为居,居以亲仁为美。予尝记一说云,函矢巫匠皆里中之仁也。然于仁之中有不仁存焉,则仁亦在夫择...
  • 高遵裕传》原文翻译 - - 《宋史》500章 - - 高遵裕,字公绰,是忠武军节度使高琼的孙子。因父亲的恩荫历迁供备库副使、镇戎军驻泊都监。夏人入侵大顺城,李谅祚中箭逃走。恰好英宗去世,派高遵裕向西夏告哀,到达宥州祖庙,夏人派...
  • 李琪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00章 - - 李琪,字台秀。五代祖李忄登,天宝末年任礼部尚书、东都留守。安禄山攻陷东都时遇害,赠太尉,谥号称忠懿。李忄登的孙子李肕,在元和朝官至给事中。李肕的儿子李敬方在文宗朝任谏议大...
  • 列传第七十五》原文翻译 - - 《旧唐书》150章 - - 张镒,苏州人,朔方节度使齐丘之子也。以门荫授左卫兵曹参军。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以尝伏事齐丘,辟镒为判官。授大理评事,迁殿中侍御史。乾元初,华原令卢枞以公事呵责邑人内侍齐令诜...
  • 列传第十 王罴 子庆远》原文翻译 - - 《周书》50章 - - 王思政王罴字熊罴,京兆霸城人,汉河南尹王遵之后,世 为州郡着姓。罴刚直木强,处物平当,州郡敬惮之。魏太和中, 除殿中将军。先是南岐、东益氐羌反叛,王师战不利,乃令罴 领羽林五千镇...
  • 王建传》原文翻译 - - 《魏书》50章 - - 王建,广宁人。他的祖姑母是平文皇后,生下昭成皇帝。他的伯祖父王丰,凭皇帝舅父的身份而尊贵。王丰之子王支,娶了昭成皇帝之女为妻,受到非常优厚的待遇。王建年轻时也娶了一位公主...
  • 吴王濞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00章 - - 吴王刘濞是汉高祖之兄刘仲的儿子。 高祖平定天下七年后,封刘仲为代王。 后来匈奴围攻代。 刘仲不能坚守,丢弃封国抄小路逃至洛阳,向天子自首。 天子不忍依法制裁骨肉兄弟,只废黜...
  • 张泌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四十二 卷742_1 《惜花》张泌 蝶散莺啼尚数枝,日斜风定更离披。 看多记得伤心事,金谷楼前委地时。 卷742_2 《寄人》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
  • 白居易古诗词名句》原文翻译 - - 《全唐诗》500章 - - 卷四百三十九 卷439_1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窦七校书》白居易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 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 地远穷江界,天低极海隅。 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