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魏书 > 100章 > 杨椿传

魏书

《魏书》100章杨椿传

《魏书》是199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北齐魏收。该书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共131卷。《魏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也是它的重要性之所在,即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的史书是记载汉族的历史。

《魏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杨椿传

书籍:魏书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09
杨播弟杨椿,字延寿,本字仲考,太和年间与杨播一起都蒙高祖赐改。杨椿性情宽容谨慎,开始被拜授为中散,典掌皇家马匹,因端慎小心,专管医药,迁任内给事,与兄杨播一起侍奉宫室。杨椿又领兰台行职,改授中部曹,杨椿析查诉讼很是公正,高祖赞扬他。等到文明太后逝世,高祖悲痛得五天都没进食。杨椿进谏说:“陛下性情淳笃,孝心超过有虞,居哀五天,水浆不进,臣子们着急惊恐,不知说什么好。陛下您担负祖宗传下的大任,身居君临万国之重,在这件事情上哪可与凡夫俗子一样,居丧以取僵仆晕倒呢。况且圣人的礼制,毁不灭性,纵使陛下想自贤于万代,但这样下去,列祖列宗的庙社将如何是好!”高祖为他的一番话所感动,于是开始进粥。朝廷转授他为宫舆曹少卿,加授给事中。
出任安远将军、豫州刺史。高祖自洛向豫,到他的州馆驿舍下榻,赐给他马十匹、缣帛千匹。又提拔他为冠军将军、济州刺史。魏高祖自钟离到邺城,至。。郂,幸临其州馆,又赐给马二匹,缣帛一千五百匹。因此被平原太守崔敞所讼诉,廷尉论其收取市利、费损官炭,免除了他的官职。后又降为宁朔将军、梁州刺史。
当初,武兴王杨集始被杨灵珍所破,降归萧鸾。到现时,率领敌贼万余人自汉中向北,企图恢复旧土。杨椿率领骑步兵二千人出兵驻守下辨,送了封信给杨集始,向他陈述利害。杨集始拿着信对使者说:“杨使君椿这封信,除却了笼罩在我心头的疑云。”于是领着其部下一千多人前来投降。不久杨椿以母亲年老,解职还家。后来,武都氐人杨会造反,假杨椿持节、冠军将军、都督西征诸军事、行梁州刺史,与军司羊祉一起讨伐破灭了敌人。后来梁州运粮,被一群氐人劫夺而去,帝诏杨椿兼任征虏将军,持节招慰。不久因氐人叛乱,拜授他为光禄大夫,假平西将军,督征讨诸军事讨伐氐人。还朝之后,兼任太仆卿。
秦州羌人吕苟儿、泾州屠各陈瞻等聚众造反,帝诏杨椿为别将,隶属安西将军元丽讨伐叛军。贼进入陇中,形成犄角之势互相守护。讨伐诸军将领有的说在山路上埋伏军马,截断其出入之路,等到敌人粮草完竭之后再攻打他们;有的说斩除山木,放火烧敌,然后进军讨伐。杨椿说:“这都不是好办法。这些人本就是常规的盗贼,没有什么战略计划,我们王家大军一到,无战不摧,敌人之所以深窜,正说明他们怕死。现在我们应勒止三军,不要轻举妄动,敌人必然会说我们见险徘徊不前,心中轻视我军,我们然后掩其不备,就可一举平定了。”于是缓师不进,敌人果然纵出掠抢,我军放出些军中驴马引诱敌人,不加讨逐。像这样持续了多天,暗地里挑选精兵,衔枚夜袭,斩杀陈瞻等人头颅。杨椿入授正太仆卿,加授安东将军。
开始,显祖时有柔然部落万余户降附魏廷,居住在高平、薄骨律两镇,太和末年,叛逃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千多家。太中大夫王通、高平镇将郎育等,请求朝廷把他们迁到淮北居住,防备他们再逃走。帝下诏同意,但担心他们不听安排,便命杨椿持节前往执行。杨椿认为迁移他们是没用的,上书说:“臣因古人有言:边裔不谋华夏,蛮夷不乱华土。荒僻之人,招服而已。所以先朝居之荒服之间的意图,正是为了悦乐近者招来远人,也是为了区别华夏戎夷,别异内外。而今新归附的人很多,如果旧附之人被迁徙,新附的人必然会内心不安。不安必定思归其土,思念故土就会叛逃。狐死首丘,其害甚大。又加上这些人,衣毛食肉,喜欢天寒地冻的天气。而南方潮湿暑热,把他们移居到那必定会全部逃走。我们如那样做,便会进失归服之心,退丢藩卫之益。把他们迁居中夏,必会生出后患,愚心所见,认为不能这样做。”当时众官商议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于是把柔然迁到济州沿黄河居住。冀州元愉劫难,这些人果然渡过黄河奔赴叛贼,所在劫掠,果然像杨椿所说的那样。
永平初年(508~509),徐州城人成景隽在宿豫谋反,帝诏杨椿率领四万兵马讨伐敌人,无功而返。很久以后,朝廷除授他为朔州的抚冥、武川、怀朔三镇三道诸军事、平北将军、朔州刺史。在州,被廷尉奏陈他任太仆卿的时候,招引百姓,盗种牧田三百四十顷,朝廷依律判处他五年徒刑。尚书邢峦,依据《正始别格》奏陈按杨椿的罪行应该把他除名为庶人,注籍盗门,与他同籍的合门不准做官。魏世宗以新刑律既已颁布,不应再杂以旧制,下诏依从廷尉所断,听以赎论。不久加授他为抚军将军,入除都官尚书,监修白沟堤堰。又以本将军除授定州刺史。
自从太祖平定中山之后,多置军府,以谋求相互制摄。共有八军,每军各配置兵卒五千,食禄主帅军各为四十六人。自中原渐定,八军之兵,渐渐割归南境戍府,一军兵力才千余人,但是主帅人数照旧,以致费禄不少。杨椿上表请罢四军,减少其帅一百八十四人。每州有宗子稻田,屯田兵士八百户,每年常发民夫三千、草三百车,修补田畦渠堰。杨椿以屯兵只是务此田课,再无别的徭役,等到了农闲的月份,就应该自修田堰,不能再去劳扰百姓,杨椿也上表请罢除其他劳役。朝廷接受了他的意见。杨椿在州,因治黑山道余功,伐木私造佛寺,役使兵力,被御史所弹劾,除名为庶人。
正光五年(524),除授辅国将军、南秦州刺史。当时南秦州反叛朝廷,赴任的路线又被阻塞,杨椿只好停滞长安。转授岐州,复除授抚军将军、卫尉卿。转任左卫将军,又兼任尚书右仆射,驰驿到并、肆二州,备绢三万匹,募召恒、朔二州流民,挑选他们充当军人。杨椿不去。不久加授左卫将军,出除都督雍南豳二州诸军事、本将军、雍州刺史,又进号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萧宝夤、元恒芝诸军被敌人打败,元恒芝从渭水北面东渡黄河,杨椿派人追赶,不能制止。萧宝夤后到,杨椿把他收留于逍遥园内,自己收集残败将士,还得到万余人马,由此三辅人心,颇得安贴。这时,泾州、岐州以及豳州都已被敌人攻陷,扶风以西,不再属我魏所有。杨椿于是收集内外兵士,得到七千余人,派兄子录事参军杨侃率领他们防御敌寇。帝诏杨椿以本官加授侍中、兼尚书右仆射为行台,节度关西诸将,其统辖之内五品官职以下,郡县必须补用的官员,他任命了朝廷即行拟授。杨椿得了暴病,频频启奏皇上乞求解职。帝下诏答应了,以萧宝夤代替杨椿为刺史、行台。
杨椿还归乡里,遇子杨昱准备还归京城,杨椿对他说:“当今雍州刺史亦不贤于萧宝夤,但其乃是朝廷上佐之州,朝廷应该派遣心腹重人,怎么能够凭一纸文书便加以任命?这是圣朝百虑之一失。况且萧宝夤不借刺史为荣,我观其得州之后,喜悦非常,至于赏罚之类事情,他都不依常宪,我担心他有异心。关中这些事情的发生,实在令人惋惜。你今天赴京,说明我的意思,以之启奏二圣,并面陈宰相,让他们更派长史、司马、防城都督。要想安定关中,正需要这三个人。如不派遣,必会成为朝廷大患。”杨昱还京,面启肃宗及灵太后,二圣都不相信采纳。等到萧宝夤邀害御史中尉郦道元,他还在上表申述,称自己被杨椿父子所诽谤。帝又下诏除授杨椿都督雍、岐、南豳三州诸军事、本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刺史、讨蜀大都督。杨椿以自己年老多病为由,不去就任。
建义元年(528),迁任司徒公。尔朱荣东讨葛荣,帝下诏让杨椿统领兵马为后军,尔朱荣擒葛荣,此事作罢。永安初年(528),进位太保、侍中,赐给后部鼓吹。元颢入洛陽,杨椿儿子杨昱为征东将军出镇荥陽,被元颢所擒。又杨椿弟弟杨顺任冀州刺史,杨顺儿子仲宣任正平太守,兄子杨侃、弟子杨遁都跟从皇驾到河北,被元颢所猜疑。因杨椿家世显重,他担心会失去民心,没有加罪于他们。当时人也担心元颢会加害杨家,有人劝杨椿携家避祸。杨椿说:“我家内外有百口之多,能逃到哪里?只有坐居听凭命运安排罢。”
魏庄帝还归帝宫,杨椿每每辞逊官职,庄帝不答应。杨椿频频上书乞归家养老,帝诏曰:“杨椿是老成之臣,正当尊崇推尚,而他屡以年高,请求退休,朕顾念怀思旧德,没有答应他的要求。但是他上表频繁,辞理坚决,朕以其志趣难夺,不忍相违,今天就答应他的请求。归家之后,他可着侍中朝服,朕赐他朝服一套、衣一套、八尺床帐、桌杖,不必上朝,乘坐安车,驾驭驷马之车,给扶持之人,传诏者二人,跟随他到所在郡县,地方官员要时时给他问候请安。为朕不能时时谘访,内心着实凄凉。”杨椿在华林园奉诏,庄帝走下御座拉着杨椿的手流着泪说:“公,先帝旧臣,实为元老,而今四方未宁,朕按理当时时询访于您。但卿其志高远,决意不留,您的志趣既难相违,朕也只有深深悲凉的份了!”杨椿也。。欷不已,想行拜礼,庄帝亲执其手不让。于是帝赐给他绢布,调拨羽林军护送其还家,群公百僚在城西张方桥与他饯别,行路观看的人,没有不啧啧称叹杨椿的。
杨椿临行时,告诫其子孙说:“我家刚入魏廷时,就是朝中上客,朝廷赐给田宅、奴婢、马牛羊,成为富裕人家。从那至今二十年,二千石爵禄、方伯职位连续不绝,所受禄恤很多。至如姻亲知故,家有吉凶的时候,朝廷必厚加赠予;来往宾僚,我们必以酒肉款待。所以亲姻朋友都没有缺憾。国家之初,丈夫喜好服彩色。我虽不记得上谷翁时的事了,然而还记得清河翁时的服饰,经常见到老者穿着布衣皮带,经常告诫诸父说:‘你们的后代,假如有比今日富贵的话,谨记住不要积金一斤以上,彩帛百匹以上,用为富也。’既不让治生求利,又不让与权势之家结成姻亲。至于我的兄弟,不能遵从。而今你们衣服乘坐,都很华丽,吾由此知道恭俭之德,已渐渐不如上代了。又我们兄弟,如果在家,必定同盘而食,如有人出门不远,没有回来,大家必定等他回来,也有时间过了中午,仍未吃饭的事情,大家忍饥等待。我们兄弟八人,而今健在的有三人,仍然不忍别居而食。又念我们兄弟这一辈子,大家不异居、不异财,你们眼中也见到了,这都不是假话。如我听说你们兄弟,经常有别居而食的情况,这又不如我们这一代了。我今天也说不上贫贱,但我的居宅不搞那些华丽的装饰,正是考虑到如果你们这些后代不贤敏,不能守住这产业,装饰豪华了反而被权势之家夺去了。
“帝都在北边时,朝廷法律严急。太和初年,我们兄弟三人都居内职,兄在高祖左右,我和杨津在文明太后左右。当时皇帝口授,交付内官办理,十日仰密得一事,如不列二圣便大发脾气。诸人多有依敕秘密列位的,也有太后、高祖中间传言离间的。我们兄弟自相告诫说:‘现今我们忝居为二圣近臣,位处母子二圣之间很是困难,宜极为谨慎。又列掌人事,谈何容易,即使为二圣谴责,也不要轻易说什么。’十余年中,不曾说过一个人的罪过,当时大被二圣嫌恶责备。我们回答说:‘为臣并不是不听人们议论,臣担心对其不审慎,会仰误圣德,所以不敢说什么。’以后终于还是以不轻易说什么而蒙受赏赐。二圣之间的话,我们终不敢随便传通。太和二十一年(497),我从济州来到朝廷,在清徽堂参加宴会。高祖对诸王、诸贵说:‘北都之时,太后严明,我每每被太后所杖罚,左右因此有些是非言语。协和我们母子的只有杨椿兄弟。’于是赐给四兄及我酒。你们如果万一蒙受时主知遇,必须深深慎于言语,不可轻易评论别人的坏处。
“我自思文武才艺、门第姻援不如他人,一旦位登侍中、尚书,四历九卿,十任刺史,任过光禄大夫、仪同、开府、司徒、太保等职,杨津今天又任司空,正是由于他忠诚贞正,小心谨慎,口中从来不谈论别人过失,不论他人贵贱,一律以礼相待,由于这个原因他才有今天这个位置。我听说你们学当时一般俗人,于是有坐在那里接待客人的,有奔驰显贵豪门的,有随便议论别人善恶的,见到显贵则敬重他们,看见贫贱的人则怠慢人家,这是为人品行的大过失,立身的极大毛病。我们家仕官皇魏以来,高祖以上乃有七郡太守、三十二州刺史,内外身居显要职位的,世人罕能与比。你们如果能够保存我家良好的礼节,不务奢婬骄慢,即使不比别人强,也足以免于讥诮,足够成为名家。我今年已七十五岁,自思自己气力,还能够朝见天子,之所以孜孜求退,正是为了让你们知道‘满足’二字的含义,以立一门法式耳,这并不是为了苟求千载之名。你们如果能记住我的话,我百年之后,终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杨椿还归华陰过了一年,普泰元年(531)七月,被尔朱天光所害,年七十七岁,当时人无不为之冤痛。太昌初年(532),朝廷赠为都督冀、定、殷、相四州诸军事、太师、丞相、冀州刺史。

杨椿传相关文章

  • 屈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姓氏:屈姓氏祖宗:屈骜姓氏起源:1、夏代时有屈骜,曾经被夏王启讨伐。他是屈氏的祖先。2、以封地命姓,出于芈姓,其始祖是春秋时楚国莫敖。春秋时,楚武王的儿子瑕,官至莫敖,位于令尹之下...
  • 白昼遇鬼》原文翻译 - - 《阅微草堂笔记》卷五滦阳消夏录(五) - - 里人王驴耕于野,倦而枕块以卧,忽见肩舆从西来,仆马甚众,舆中坐者先叔父仪南公也。怪公方卧疾,何以出行,急近前起居,公与语良久,乃向东北去,归而闻公已逝矣。计所见仆马,正符所焚纸器之...
  • 滇游日记十四》原文翻译 - - 《徐霞客游记》下卷 - - 初十日早寒甚。出北门,半里,经南门,转而西南上坡。一里,有桥跨溪上,曰南门桥。  《志》曰承恩。过桥,南上坡,一里,登坡,倚西山南行。三里,其坞自南来,有塔在坞东北山上,乃沿西山南下,半...
  • 不学谓之贫》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宪问 - - 现在开始讨论的,可以说是中国旧文化中所讲的“知人论世”的道理。从这里可以看到历史上的人物,也可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站在人文哲学的立场来说,一个人要认识别人...
  • 论贡赋》原文翻译 - - 《贞观政要》下卷 - - 贞观二年,太宗谓朝集使曰:“任土作贡,布在前典,当州所产,则充庭实。比闻都督、刺史邀射声名,厥土所赋,或嫌其不善,逾意外求,更相仿效,遂以成俗。极为劳扰,宜改此弊,不得更然。&rdqu...
  • 第四章》原文翻译 - - 《大学》目录 - -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
  • 第七十一回·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众》原文翻译 - - 《三国演义》后60回 - - 却说孔明分付黄忠:“你既要去,吾教法正助你。凡事计议而行。吾随后拨人马来接应。”黄忠应允,和法正领本部兵去了。孔明告玄德曰:“此老将不着言语激他,虽去不能...
  • 佛像》原文翻译 - - 《笑林广记》殊禀部 - - 佛像 乡下亲家到城里亲家书房中,将文章揭看,摇首不已。亲家说:“亲翁无有不得意的么?”答云:“正是,看了半日,并没有一张佛像在上面。” 固执 一父子性...
  • 何籀、廖世美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300章 - - 何籀 宴清都 细草沿阶软。迟日薄,蕙风轻蔼微暖。春工靳惜,桃红尚小,柳芽犹短。罗帏绣幕高卷。又早是、歌慵笑懒。凭画楼,那更天远,山远,水远,人远。 堪欢。传粉疏狂,窃香俊雅,无计拘...
  • 仇远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200章 - - 仇远 摸鱼儿(答二隐) 爱青山、去红尘远,清清谁似巢许。白云窗冷灯花小,夜静对床听雨。愁不语。念锦屋瑶筝,却伴闲云住。莲心尚苦。谩自折兰苕,答书蕉叶,都是断肠句。 鸥沙外,还笑失...
  • 唐纪十唐太宗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原文翻译 - - 《资治通鉴》250章 - - [1]春,正月,乙卯朔,日有食之。   [1]春季,正月,乙卯朔(初一),出现日食。   [2]癸酉,静州獠反,将军李子和讨平之。   [2]癸酉(十九日),静州獠民反叛,将军李子和率兵征讨平定。 ...
  • 卷七十七 列传第十五》原文翻译 - - 《辽史》100章 - - 萧挞凛萧观音奴耶律题子耶律谐理耶律奴瓜萧柳高勋奚和朔奴萧塔列葛耶律撒合萧挞凛,字驼宁,思温之再从侄。父术鲁列,善相马,应历间为马群侍中。   挞凛幼敦厚,有才略,通天文。...
  • 陈规传》原文翻译 - - 《宋史》300章 - - 陈规字元则,密州安丘人。考中明法科。靖康末年,金军入侵,杀死镇海军节度使刘延庆,其部下祝进、王在逃散作贼,侵犯随、郢、复等州。陈规任安陆县令,率勤王兵奔赴汴京救援,到蔡州,因道...
  • 安重荣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50章 - - 安重荣,朔州人。祖父安从义,做过利州刺史,父亲安全,做过胜州刺史和振武蕃汉马步军都指挥使。安重荣臂力强劲,善于骑马射箭。后唐长兴年间,担任振武道巡边指挥使,因犯罪下狱。当时,高...
  • 李罕之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50章 - - 李罕之,陈州项城人。父亲李文,一生种田。李罕之勇敢敏捷,力气可抵数人。小时学做儒士,不成,又削发为僧,因他无赖流浪,到哪里都不被收容。曾到酸枣县要饭,从早到晚,没有人给他,于是把瓦...
  • 苟金龙妻刘氏传》原文翻译 - - 《魏书》200章 - - 苟金龙之妻刘氏,平原人。刘氏是廷尉少卿刘叔宗的姐姐。世宗在位时,苟金龙任梓潼太守,兼任郡所辖关城的主帅。当时萧衍派兵围攻关城,不巧苟金龙因病卧床 ,不能率部抵抗,部属们见形...
  • 江谧传》原文翻译 - - 《南齐书》50章 - -   江 谧字令和,是济陽考城人。祖父江 秉之,曾任临海太守,是宋代有名的清正官吏。父亲江 徽,任尚书都官郎,吴县县令,被刘劬所杀。江 谧当时被关押在尚方署,孝武帝平定京城后,才被放...
  • 李洞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800章 - - 卷七百二十一 卷721_1 《赠唐山人》李洞 垂须长似发,七十色如黳.醉眼青天小,吟情太华低。 千年松绕屋,半夜雨连溪。 邛蜀路无限,往来琴独携。 卷721_2 《送云卿上人游安南(一作送...
  • 李白的思乡诗》原文翻译 - - 《全唐诗》200章 - - 卷一百八十四 卷184_1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李白 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 复闻紫阳客,早署丹台名。 喘息餐妙气,步虚吟真声。 道与古仙合,心将元化并。 楼疑出蓬海,鹤似飞玉京。...
  • 石蜜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果部 - - 石蜜 释名 白沙糖(即白糖)。 气味 甘、寒、冷利、无毒。 主治 润心肺燥热,治咳消痰,解酒和中,助脾气,缓肝气。 慈姑 释名 藉姑、水萍、河凫茈、白地栗。苗名剪刀草、箭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