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论语别裁 > 宪问 > 不学谓之贫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宪问不学谓之贫

《论语别裁》是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作者南怀瑾。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成的《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

《论语别裁》章节目录: 《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先进》 《颜渊》 《子路》 《宪问》 《卫灵公》 《季氏》 《阳货》 《微子》 《子张》 《尧曰

不学谓之贫

书籍:论语别裁章节:宪问更新时间:2018-07-23
现在开始讨论的,可以说是中国旧文化中所讲的“知人论世”的道理。从这里可以看到历史上的人物,也可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站在人文哲学的立场来说,一个人要认识别人困难,认识自己更难,尤其年龄大了,经验多了,接触的人广了,就感觉到认识自己太难了。下面就是孔子“知人论世”的一番话: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富而无骄”,有地位、有财富,成功了不骄傲。本来这个修养很难,并不是很容易,但是比较起来还是容易。古今中外有些人因为地位高了,风度蛮好;风度好是外形的,外形过得去,看不出骄傲来,已经了不起,但是内心到底还有一点觉得自己了不起。

刚才与几个国外回来的学生闲谈,他们说到,过去有一部分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相差太远,做父母的,尊严得不得了,非要摆成那副样子不可。也有的说,自己的父母并不如此,与子女相处像朋友一样。有的以地域来说,指本省有些家庭,父母对子女还是摆一副尊严的模样,我就问他们在国外有没有注意,华侨社会里,多数父母对子女的态度,也是保持着尊严。这是广东、福建的风气,他们还保持了老一辈子的父母的威严。而父母子女相处比较开明一点,多半是在上海生长的人。父母保持他们的尊严,只是过分或不过分,并没有错。有的又说,父母保持那股威严,就是一种傲慢心理,觉得我有儿女,儿女就要听我的。我说这可不能列入骄傲的范围,更不要错用了骄傲这个形容词。

由我个人的观察和体会,有许多人想不骄傲,很难做到。富贵了,地位高了会骄傲;有钱会骄傲;年龄大了也会骄傲,认为自己多吃了几十年饭,年轻小伙子就不行,其实多吃了几十年饭,不一定吃得对;学问高了也会骄傲。所以要修养到“无骄”,实在不容易。不过在比较上,富而无骄和贫而无怨,两者之间,还是无骄容易一点。

“贫而无怨”的贫并不一定是经济环境的穷;不得志也是贫;没有知识的人看到有知识的人,就觉得有知识的人富有;“才”也是财产,有很多人是知识的贫穷。庄子就曾经提到,眼睛看不见的瞎子,耳朵听不见的聋子,只是外在生理的;知识上的瞎子,知识上的聋子,就不可救药。所以贫并不一定指没有钱,各种贫乏都包括在内。人贫了就会有怨,所谓怨天尤人,就牢骚多,人穷气大,所以教人作到“安贫乐道”。这是中国文化中,一个知识分子的基本大原则。但是真正的贫而能安,太不容易。

现在有人,拿“安贫乐道,知足常乐”这两句话,批评中国文化,说中国的不进步,就受了这种思想的影响。这种批评不一定对,“安贫乐道”与“知足常乐”,是个人的修养,而且也少有人真正修养到。我们当然更不能说中国这个民族,因为这两项修养,就不图进取。事实上没这个意思,中国文化还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鼓舞的名言,我们不可只抓到一点,就犯以偏概全的错误。这两句话,是对自己作人做事的一个尺码,一个考验。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先解释原文文字:孟公绰是鲁国的大夫,后世朱熹的注解,说他很清廉,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的人。赵、魏是大国,对下面滕、薛两个国家而言,赵、魏比较大,滕、薛比较小。

不学谓之贫相关文章

  • 凌姓氏起源》原文翻译 - - 《百家姓》200章 - - 姓氏:凌姓氏祖宗:姬昌姓氏起源:凌姓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裔。文王的第九个儿子康叔被封在卫,建立了卫国。康叔的儿子有的在周朝做官,官职为凌人,是周礼天官之属,为掌冰室之官,是...
  • 铁布衫法》原文翻译 - - 《聊斋志异》300篇 - - 沙回子得铁布衫大力法,骈其指力斫之,可断牛项;横搠之,可洞牛腹。曾在仇公子彭三家,悬木于空,遣两健仆极力撑去,猛反之,沙裸腹受木,砰然一声,木去远矣。又出其势即石上,以木椎力击之,无少...
  • 叶景山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叶景山 感皇恩(寿赵总管) 十月小春时,蓂舒六翠。天佑皇家诞贤裔。熊罴协梦,疑是麒麟分瑞。世间无限事,都如意。 粉阵香围,香娇玉媚。春酒争持泛琼蚁,笙歌缭绕,同祝我公千岁。他年陪...
  • 吴叔虎、张伯寿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600章 - - 吴叔虎 水调歌头(寿钱太尉) 清澈黄河底,乙未政和年。坤珍阐瑞,运符五百间生贤。日暖曲江花柳,鼎沸韶春弦管,尺五是青天。殊宠逢熙载,吉梦送真仙。 承盛德,公故国,庆双全。行看旌钺紫...
  • 卷二百四十八·列传第一百三十六》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梅之焕,字彬父,麻城人,侍郎国桢从子也。年十四为诸生。御史行部阅武,之焕骑马突教场。御史怒,命与材官角射,九发九中,长揖上马而去。   万历三十二年举进士,改庶吉士。居七年,授...
  • 卷二百三十九·列传第一百二十七》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张臣,榆林卫人。起行伍,为队长。蹻捷精悍,搏战好陷坚。从千总刘朋守黄甫川。朋遇寇丧马被围,臣单骑驰救,射中其魁,夺马载朋归,由此知名。旋代朋职,屡战跨马梁、李家沟、高家堡、田家...
  • 本纪第十七·世宗一》原文翻译 - - 《明史》50章 - - 世宗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讳厚,宪宗孙也。父兴献王祐杬,国安陆,正德十四年薨。帝年十有三,以世子理国事。   十六年三月辛酉,未除服,特命袭封。丙寅,武宗...
  • 本纪第十二·世祖九》原文翻译 - - 《元史》50章 - - 十九年春正月壬戌朔,高丽国王王睶遣其大将军金子廷来贺。丙寅,罢征东行中书省。丁卯,诸王札剌忽至自军中。时皇子北平王以军镇阿里麻里之地,以御海都。诸王昔里吉与脱脱木儿、棨...
  • 志第十七下百官志四》原文翻译 - - 《辽史》50章 - - ◎百官志四   ○南面下   ◇南面京官   辽有五京。上京为皇都,凡朝官、京官皆有之;余四京随宜设官,为制不一。大抵西京多边防官,南京、中京多财赋官。五京并置者,列...
  • 孙谔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50章 - - 孙谔字元忠,睢阳人。父亲孙文用,以信用厚道著称于乡里,死后谥慈静居士。孙谔年轻时特立出众,被张方平所器重。登进士第,调任哲信县主簿,选为国子直讲。陷于虞蕃狱案,被免职。  ...
  • 孙何传》原文翻译 - - 《宋史》150章 - - 孙何字汉公,蔡州汝阳人。祖父孙镒,唐末秦宗权占据蔡州,强迫以宾佐起用他。孙镒假装有病不应召,回到家中,以传授学业为职。父亲孙庸,字鼎臣,显德(954~959)年间,敬献《赞圣策》九篇,引用...
  • 契丹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200章 - - 契丹,是古代匈奴人的后代。世代居住在辽泽之中,潢水南岸,南距榆关一千一百里,榆关南距幽州七百里,契丹所居之地本是鲜卑人的故地。那里的风土人物,世代君长,前代的史籍中已记载得很...
  • 范延光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150章 - - 范延光,字子环,邺郡临漳人。小时候在郡府干事,后唐明宗任相州长官时,收容为亲校。同光年间,明宗攻下郓州,后梁军队驻扎在杨刘口以扼制明宗,梁军先锋将康延孝暗地派人与明宗讲和。明...
  • 贺瑰传》原文翻译 - - 《旧五代史》50章 - - 贺瑰,字光远,濮陽人。曾祖贺延,因贺瑰而尊贵,追赠为左监门上将军。祖父贺华,追赠为左散骑常侍。父亲贺仲元,追赠为刑部尚书。贺瑰小时洒脱不羁,有英雄勇敢的气概,遇上乱世而从军。朱...
  • 李密传》原文翻译 - - 《隋书》150章 - - 李密字法主,是真乡公李衍的侄孙。 祖父李耀,是北周的邢国公。 父亲李宽,骁勇善战,谋略过人,从北周到隋朝,多次任将领,位至柱国、蒲山郡公,号称名将。 李密擅长谋划,文武双全,志...
  • 顺帝本纪》原文翻译 - - 《宋书》50章 - - 顺帝号准,字仲谋,小字智观,明帝的第三个儿子。泰始五年(469)七月三日出生。七年(471),封为安成王,食邑三千户。又拜为抚军将军,配给佐史。废帝即位后,任扬州刺史。元徽二年(474),晋...
  • 顾荣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00章 - - 顾荣字彦先,吴国吴县人,为江 南显族。祖父顾雍,在吴时任丞相。父顾穆,官宜都太守。顾荣精明开朗,弱冠之年便出仕为官,在孙吴朝任黄门侍郎、太子辅义都尉。吴国灭亡后,和陆机、陆云...
  • 伍子胥列传》原文翻译 - - 《史记》100章 - - 伍子胥是楚国人,名员。 伍员的父亲名伍奢。 伍员的哥哥名伍尚。 他的先祖名伍举,侍奉楚庄王以直谏著称,权势显赫,因此,他的后代在楚国很有名气。 楚平王立的太子名建。 楚平王委...
  • 元稹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400章 - - 卷三百九十七 卷397_1 《青云驿》元稹 岧峣青云岭,下有千仞溪.裴回不可上,人倦马亦嘶。 愿登青云路,若望丹霞梯。 谓言青云驿,绣户芙蓉闺。 谓言青云骑,玉勒黄金蹄。 谓言青云具,...
  • 萱草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萱草 释名 亦名忘居、疗愁、丹棘、鹿葱、鹿剑、宜男。 气味 (苗、花)甘、凉、无毒。 主治 1、通身水肿。用萱草根、叶晒干研细,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2、小便不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