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十四史 > 后汉书 > 100章 > 周黄徐姜申屠列传

后汉书

《后汉书》100章周黄徐姜申屠列传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后汉书》章节目录: 《50章》 《100章》 《150章

周黄徐姜申屠列传

书籍:后汉书章节:100章更新时间:2017-04-07
(周燮、黄宪、徐稺、姜肱、申屠蟠)
◆周燮传,周燮字彦祖,汝南安城人。法曹掾燕之后代。杨震燮生而曲颔折额,丑状使人害怕。他的母亲想抛弃他,父亲不同意,说道“:我听说贤圣多有异貌。兴我宗族的,便是这个儿子。”于是养了下来。
开始在几个月,便知道谦让;十岁上学,能通晓《诗经》、《论语》;到了长大时,专门精研《礼记》、《易经》。不读非圣之书,不修贺问之好。有前人盖的草房在山冈之上,下有陂田,周燮常在这里劳动以养活自己。不是亲自种的稻、捕的鱼就不吃。乡党宗族希望见到他。后来被举为孝廉、贤良方正,特征召他,都用病辞。
延光二年(123),安帝用玄纟熏羊羔等物聘请他,以及南陽冯良二郡各派丞掾送礼来。宗族更劝他说“:人们修德立行,是为了国家。自先代以来,勋宠不断,你为什么独自守东冈之陂田呢?”周燮道:“我既不能隐居巢穴,追绮季等贤人之踪迹,还显然不离父母之国,这本来就是滑泥扬波,同其流了。修道的人,度其时而动。动而不得时,怎么能通呢!”于是自己到颍川陽城,遣门生道谢,便辞疾而归。良也载病到近县,致谢而回,诏书通知二郡,每年羊酒送他们养病。良字君郎。出于孤微之家,少时作过县吏。年三十,替县尉帮忙。奉檄迎督邮,在路上很有感慨,以在贱役为耻,于是把车子弄坏,把马杀掉,毁裂衣冠,逃到犍为,从杜抚学习。妻子到处找他,踪迹断绝。后来看到草中有败车死马,衣裳腐朽,以为是虎狼盗贼所害,便发丧制服。过了十多年,才回到乡里,志行高整,非礼不动,对待妻子如君臣一般严肃,乡党以他为榜样。周燮与良都是七十多岁才死。
◆黄宪传,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陽人。世代贫贱,父亲是牛医。颍川荀淑到了慎陽,在旅社遇见黄宪,当时宪仅十四岁,荀淑竦然觉得奇异,作揖和他谈话,一整天不能离去。便对宪道:“你是我的老师。”不久,到了袁阆的住所,没有问候,便说“:你国有位颜子,你认识吗?”阆说:“看到我们的叔度吗?”这时,同郡戴良才高倨傲,可是见到黄宪不曾不严肃对待,等到回家,好象失掉了什么似的。
母亲问道“:你又从牛医儿那里来吧?”答道:“良不见叔度,不觉得不如人,看到了这个人,就有‘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很难捉摸似的。”同郡陈蕃、周举常彼此谈道:“个把月不见到黄生,就觉得鄙吝又萌芽在心了。”等到陈蕃做了三公,临朝叹道:“叔度如在这里,我不敢先佩印绶了。”太守王龚在郡,礼待贤达之人,这些人多所降致,但始终不能使黄宪屈服。
郭林宗少游汝南,先到袁阆那里,不宿就退出,到了黄宪那里,几天才回。有人问林宗。林宗说“:奉高(即袁阆)的器量,好比泉水,虽清而易接到手中。叔度像汪汪的千顷波,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哩。”黄宪初举为孝廉,又召公府,友人劝他做官,黄宪也不拒绝,暂到京师就回来,竟无所就。年四十八岁而死,天下叫他“征君”。
◆徐稺传,徐稺字孺子,豫章南昌人。家贫,常自己种田,不是自己劳动所得不吃。为人恭俭义让,周围的邻居都佩服他的品德。屡次召进公府,不出去。当时陈蕃做太守,用礼物请徐去做功曹,徐稺不免前往,既谒见就退出来。陈蕃在郡里从不接待宾客,只有徐稺来特设一个榻,徐稺走了就悬挂起来。后来选有道之士,到他家拜他做太原太守,都不就职。
延熹二年(159),尚书令陈蕃、仆射胡广等上疏荐徐稺等人道“:臣听说善人是天地之纪,政治便是由他们搞好的。《诗经》说:‘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义之士,为陛下所生,当辅弼明时,有助大业。处士豫章徐稺、彭城姜肱、汝南袁闳、京兆韦著、颍川李昙,德行纯备,大家公认。如果让他们提拔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发扬美德,使日月增光了。”桓帝便用安车玄纟熏,备礼召请他们,都不出来。帝于是问陈蕃道“:徐稺,袁闳、韦著哪个在先?”陈蕃答道:“袁闳出生公族,闻道渐训。韦著长于三辅礼义之俗,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不镂自雕。至于徐稺,出生在江南卑薄之域,如角之特立杰出,应当为先。”徐稺曾经被太尉黄琼所召,不去。等到黄琼死后归葬,徐稺才背着粮食步行到江夏,设鸡酒薄祭,哭完就离去,不告姓名。当时来的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听说了,怀疑是徐稺,于是选能言语的茅容轻骑追赶。到了路上,茅容替他安排饭食,共言庄稼之事。临别时,徐对容说“:替我谢谢郭林宗,大树将倒,不是一根绳子能够系住,为什么栖栖不暇宣处呢?”后来林宗的母亲死了,徐稺往吊之,放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人奇怪,不知其中缘故。林宗说:“这一定是南州高士徐孺子哩。《诗》不说过‘: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我没有德行承受啊。”灵帝初年,想用蒲轮聘徐稺,恰逢他已死了,时年七十二岁。
◆姜肱传,姜肱字伯淮,彭城广戚人。家世名族。肱与二弟仲海,季江,都以孝行著名。他们友爱天性,常共同卧起。等到各自娶妻,兄弟相恋,不能别寝,因系嗣当立,才依次往各室去住。姜肱博通《五经》,兼明星纬之学,远来学习的有三千多人。诸公争相请他,都不就职。二弟名声相次,也不应征聘,当时人很仰慕他们。姜肱曾经和弟弟季江一道去谒见郡吏,在路上遇了强盗,想杀他们。姜肱与兄弟争着去死,贼人于是放了他们二人,只抢夺衣服资料罢了。已到了郡中,看到肱没衣服,怪问其故,姜肱托以它辞,始终不说出强盗之事。强盗听到很感动后悔,后来到精舍求见征君。姜肱和他们相见,都叩头谢罪,且退还所掠财物。姜肱不受,用酒食犒劳他们并要他们快走。后来,姜肱与徐稺都被征召,不去。桓帝便下诏给彭城令使画工画出他的形状。姜肱卧在幽暗之处,用被子盖住脸,说是患了头眩的病,不能吹风。画工竟不能见到他。中常侍曹节等专执朝事,刚杀了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想借宠贤德,使众人放心,于是召姜肱做太守。姜肱得到诏书,私告其友道:“我以虚获实,于是声价很高。明明在上,犹当固其本来志向,何况现在政权在阉竖之手,有什么作为呢?”于是隐身逃命,远到海滨。朝廷再用玄纟熏聘任他,不就。即拜为太中大夫,诏书送到家门,肱使家人回答说“久病就医”。于是穿着破衣服走小路,躲在青州界中,卖卜弄饭吃。召命得断,家里也不知他在哪里,过了多年才回来。
年七十七岁,熹平二年(173)死在家中。弟子陈留刘操追慕姜肱之德行,共刊石颂扬他。
◆申屠蟠传,申屠蟠字子龙,陈留外黄人。九岁死了父亲,哀恸过度。丧服既除,不吃酒肉十余年。每逢父亲忌日,常三天不吃饭。同郡缑姓女子名叫玉的替父亲报仇,杀夫姓之党,官吏逮捕玉告到外黄令梁配那里,梁配打算将缑玉处死。申屠蟠当时只十五岁,正在学习,向外黄令梁配进谏道:“缑玉的节义,足够感动无耻之孙,激励忍辱之子。不遭圣明的时代,还应当表旌庐墓,何况在你们的清听之后,反而不加同情么!”梁配认为这话说得好,于是判处徒刑。乡人称赞申屠蟠做得好。申屠蟠家中很穷困,受雇做漆匠。郭林宗看见后很惊奇。同郡蔡邕非常看重蟠,等到自己被州里征召时,便拜让道“:申屠蟠禀气玄妙,性敏心通,死了父亲自己尽礼,差点毁了自身。他的品行美好,是别人很难做到的。安于贫困,修身养性,不因为气候变化而变质,不因穷困而丧失气节。和我蔡邕相比,年龄比我大,德行比我贤。”后来郡里召申屠蟠做主簿,没有。
于是隐居在家,精研学问,博通《五经》,还懂得图纬之学。开始与济陰王子居同在太学学习,子居临死时,把自身委托给蟠,蟠就亲自推着车子,送丧回故里。碰见司隶从事在河巩之间,从事认为申屠蟠很讲义气,替他传符牒,使人护送,蟠不肯接受,把符牒丢在地上走了。事情办完仍回太学。太尉黄琼召他出来做官,他不去。等到黄琼死了,归葬于江夏,四方名士豪杰会集在帐下的有六七千人,互相谈论,没有谁与申屠蟠攀谈的。只有南郡一青年与他应酬对话,分别时,抓住蟠的手道“:你将来不是被聘请就是被征召,如果这样,我们将在上京相见了。”蟠变色道“:开始我认为可以和你谈谈,哪里料到你还是一个势利之徒呀!”于是摆手而去,不再和他说话。后来再举有道,不去。先是京师游士汝南范滂等议论朝政,自公卿以下的官吏都拜服他。太学士争相仰慕他们的风度,认为文学将兴,处士复用。
申屠蟠独自叹道“:从前战国时代,处士横议,列国的君主,甚至替他们拥彗先驱,最后有焚书坑儒之祸,今天也说得上了。”于是自己不再到梁砀之间去了,借树枝之便盖了间房子,自己同佣人一般。过了两年,范滂等果然遭了党锢之祸,有的死了,有的判刑,涉及数百人,而蟠确实免于疑论。后来蟠的朋友陈郡冯雍因事坐牢,豫州牧黄琬想杀掉他。有人劝蟠去救雍,蟠不肯去,说道:“黄子琰是我的老友吗,未必会判冯雍的罪。如果不听我的话,即使去了有何益处!”黄琬听了,便免了冯雍的罪。大将军何进连续召申屠蟠不到,何进一定想把他找来,使蟠的同郡黄忠写信劝道“:从前幕府初开,像先生这等人特加殊礼,优而不名,申以手笔,设几杖的座次。
经过二年,而先生坚持高志,所尚益固。我认为先生高节有余,至于趋时就谈不上了。今颍川荀爽身体有病还在道上应征,北海郑玄也是北面受署。他们难道乐于受羁绊吗?知道时机不可失去哩。古人的隐居者,逢时就放声灭迹,如巢父、伯夷等人。他们不遇之时,就裸身大笑,披发狂歌。现在先生居平地,游人间,吟典籍,袭衣裳,事迹与古人不同,而想远留其迹,不也难吗?孔子可以为师,何必到首陽山去采薇呢?”申屠蟠不作回答。
中平五年(188),申屠蟠又与爽、玄及颍川韩融、陈纪等十四人并召为博士,不到位。第二年,董卓废帝自立,蟠及爽、融、纪等又被公车征召,只有蟠不到。众人都劝他,蟠笑而不应。过了不久,爽等被董卓所胁迫,向西迁都长安,京师扰乱。等到大驾西迁,公卿多遇兵饥,室家流散,融等仅自己脱身。只有蟠处在乱世之末,始终保全高志。年七十四岁,死于家中。

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相关文章

  • 养生第十五》原文翻译 - - 《颜氏家训》下卷 - - 神仙之事,未可全诬;但性命在天,或难钟值。人生居世,触途牵絷:幼少 之日,既有供养之勤,成立之年,便增妻孥之累,衣食资须,公私驱役;而望遁迹山林,超然尘滓,千万不遇一尔。加以金玉之费,炉器...
  • 治家第五》原文翻译 - - 《颜氏家训》上卷 - -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 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
  • 夸饰》原文翻译 - - 《文心雕龙》下部 - - 夫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形器易写,壮辞可得喻其真;才非短长,理自难易耳。故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虽《诗》、《书》雅言,风俗训...
  • 维天之命》原文翻译 - - 《诗经》颂 - -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 何草不黄》原文翻译 - - 《诗经》雅 - -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 酒诫》原文翻译 - - 《抱朴子》外篇 - - 抱朴子曰:目之所好, 不可从也;耳之所乐, 不可顺也;鼻之所喜, 不可任也;口之所嗜, 不可随也;心之所欲, 不可恣也. 故惑目者, 必逸容鲜藻也;惑耳者, 必妍音淫声也;惑鼻者, 必...
  • 车战》原文翻译 - - 《百战奇略》第一卷 - - 【原文】凡与步、骑战于平原旷野,必须用偏箱、鹿角车①为方阵,以战则胜。所谓一则治力, 一则前拒,一则整束部伍也。法曰:“广地则用军车。”②。晋凉州③刺史杨欣失羌...
  • 真宗末年》原文翻译 - - 《容斋随笔》200章 - - 真宗末年属疾,每视朝不多语言,命令间或不能周审,前辈杂传记多以为权臣矫制,而非也。钱文僖在翰林,有天禧四年《笔录》,纪逐日琐细家事,及一时奏对,并他所闻之语,今略载于此。寇莱公罢...
  • 丁几仲、禅峰、刘涧谷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800章 - - 丁几仲 贺新郎(贺人妾生子) 喜溢蟾宫梦。起推衣、平章窦桂,湿鸦飞动。果报佳音传络秀,丹穴雏生彩凤。想孔释、亲来抱送。不羡徐卿秋水澈,试闻声、识破真英种。培杞梓,待时用。 当...
  • 康与之的诗词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宋词》100章 - - 康与之 洞仙歌令 若耶溪路。别岸花无数。欲敛娇红向人语。与绿荷、相倚愄,回首西风,波淼淼、三十六陂烟雨。新妆明照水,汀渚生香,不嫁东风被谁误。 遣踟蹰、骚客意,千里绵绵,仙浪...
  • 定公·定公三年》原文翻译 - - 《左传》250章 - - 【经】三年春王正月,公如晋,至河,乃复。二月辛卯,邾子穿卒。夏四月。秋,葬邾庄公。冬,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拔。   【传】三年春二月辛卯,邾子在门台,临廷。阍以瓶水沃廷。邾子望...
  • 庄公·庄公八年》原文翻译 - - 《左传》50章 - - 【经】八年春王正月,师次于郎,以俟陈人,蔡人。甲午,治兵。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秋,师还。冬十有一月癸未,齐无知弑其君诸儿。   【传】八年春,治兵于庙,礼也。   夏,师...
  • 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十二》原文翻译 - - 《元史》150章 - - 赛典赤赡思丁,一名乌马儿,回回人,别庵伯尔之裔。其国言赛典赤,犹华言贵族也。太祖西征,赡思丁率千骑以文豹白鹘迎降,命入宿卫,从征伐,以赛典赤呼之而不名。太宗即位,授丰净云内三州都...
  • 胡宿传》原文翻译 - - 《宋史》200章 - - 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中举后任扬子县尉。县境水灾,老百姓死了不少,县令不能拯救,胡宿率领公私船只救活了数千人,被推荐任馆阁校勘,升任集贤校理。任宣州通判。囚犯中有个杀人犯...
  • 列传第一百六 陈三李曹刘》原文翻译 - - 《新唐书》200章 - - 陈夷行,字周道,其先江 左诸陈也,世客颍川。由进士第,擢累起居郎、史馆修撰。以劳迁司封员外郎,凡再岁,以吏部郎中为翰林学士。庄恪太子在东宫,夷行兼侍读,五日一谒,为太子讲说。数迁...
  • 长孙平传》原文翻译 - - 《隋书》50章 - - 长孙平字处均,河南洛陽人。 父亲长孙俭,北周柱国。 长孙平容貌仪表很漂亮,有才干,读了不少书。 仕北周,开始当卫王的侍读。 那时周武帝为宇文护所逼,与卫王谋划准备杀了他...
  • 卢渊传》原文翻译 - - 《魏书》100章 - - 卢渊,字伯源,小名陽乌。性情温 雅寡欲,有祖父的风范,笃志学业,家门和睦。袭爵为侯,拜为主客令,典属国。迁任秘书令、始平王师。后按例降爵为伯。任给事黄门侍郎,迁任兼散骑常侍、秘...
  • 齐王司马礒传》原文翻译 - - 《晋书》100章 - - 齐武闵王司马礒字景治,是献王司马攸的儿子。少时以仁惠著称,好赈穷施善,有家父之风范。当初,司马攸有病,武帝不相信,派太医诊断问候,都说没有病。司马攸死后,武帝前来临丧,司马礒号啕...
  • 魏承班、尹鹗、毛熙震的诗全集》原文翻译 - - 《全唐诗》900章 - - 全唐诗卷八百九十五 卷895_1 《诉衷情。魏承班 高歌宴罢月初盈,诗情引恨情。 烟露冷,水流轻, 思想梦难成。 罗帐袅香平,恨频生。 思君无计睡还醒,隔层城。 春深花簇小楼台,风飘锦...
  • 旋夏花的功效与作用》原文翻译 - - 《本草纲目》草部 - - 旋夏花 释名 金沸草、金钱花、滴滴金、盗瘐、夏菊、戴椹。 气味 (花)咸、温、有小毒。 主治 1、中风壅滞。用旋复花洗净,焙过,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夜卧时以茶汤送...